第三章天然水基本水化学特征
34
水体常见7个反应对pH值的影响:
1.光合作用 6CO2 + 6H2O → C6H12O6 + 6O2 2.呼吸作用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3.硝化作用 NH4+ + 2O2 → NO3- + H2O + 2H+ pH↗ pH↘ pH↘
17
III型 • Ca2+ + Mg2+> HCO3- + SO42• 高矿化度水 • 大洋水和海水 IV型 • HCO3-+CO32- = 0 • 酸性水、酸型沼泽水、硫化矿床水、火山水
18
以单位电荷为基本单元的物质的量浓度
1/2 Ca2+ 长 江 水 黄 河 水 海 水 1/2 Mg2+ Na+ K+ HCO32.12 129.3mg 2.65 161.7mg 2.4 146.4mg 1/2SO420.28 26.9 mg 1.73 166.1 mg 53.4 5126.4mg Cl-
海 水——Ca2+ + Mg2+ = 126,HCO3- = 2.4,
HCO3- + SO42- = 55.8 Ca2+ + Mg2+> HCO3- + SO42-——III型
20天ຫໍສະໝຸດ 然水碳酸盐类(C)
硫酸盐类(S)
氯化物类(Cl)
Ca
Mg
Na
Ca
Mg
Na
Ca
Mg
Na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Ⅱ Ⅲ Ⅳ
Ca2+ HCO3SO42Cl-
Mg2+ Na+ + K+
保安湖——
S
Ca II
型
Ca
Ca
22
丹江口水库—— C III 型~ C II 型
第三节 天然水的pH值和总酸度
一、天然水的pH值及总酸度 (一)pH值 pH值:指水中H+浓度的负对数 pH=-lgaH aH 为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活度) 天然水pH的划分:
28
(二) 水温
表层水:温度升高,CO2溶解度减小,pH则上升 深层水:不能直接发生CO2的交换,有机物的腐解 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产生大量CO2,水 体pH降低
(三)生物活动
光合作用:消耗CO2,使水中OH-积累,pH增高 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消耗O2,积累CO2,pH降低
29
(四)离子总量
19
长江水——Ca2++Mg2+=2.24,HCO3- = 2.12,
HCO3- + SO42- = 2.40 HCO3- < Ca2+ + Mg2+< HCO3- + SO42-—— II型;
黄河水——Ca2++Mg2+=3.44,HCO3- = 2.65,
HCO3- + SO42- = 4.38 HCO3- < Ca2+ + Mg2+< HCO3- + SO42-——II型;
[Fe(H 2 O) 6 ] 3 Cl [Fe(H 2 O) 5 Cl] 2 H 2 O
5
二、水的硬度及钙镁离子
(一)水硬度的概念及表示单位
硬度:指水中二价及多价金属离子含量的总和 特点:含量偏高可使肥皂失去去污能力,使锅炉结垢 种类:Ca2+、Mg2+、Fe2+、Mn2+、Fe3+、Al3+等。 天然水硬度--是Ca2+、Mg2+,以Ca2+、Mg2+计算
15
二、 根据各主要离子相对含量 —O. A. 阿列金分类法: 级(类)组型 (1)据阴离子相对含量大小,分三级(类)
HCO3- + CO32SO42Cl碳酸水 “C” 硫酸水 “S” 氯化水 “Cl”
(2)据阳离子含量每级分三组
Ca组、Mg组、Na组
(3)据阴阳离子含量相互关系分四型
16
I型 • HCO3- + CO32- > Ca2+ + Mg2+ • 弱矿化水,水中含相当数量Na+ 、HCO3• 形成与火成岩有关 II型 • HCO3- < Ca2+ + Mg2+< HCO3- + SO42• 低矿化或中矿化水 • 多数河水、湖水属此型
26
3. 离子交换缓冲系统
特点:粘土胶粒有带电荷的阴、阳离子(多数为阴离子) 带负电的基团可以吸附水中的阳离子(如K+、 Na+、Ca2+、Mg2+、H+等)--离子交换吸附平衡
Mg2+ K+ Na+ Ca2+ 粘土 胶粒 K+ Mg2+ Ca2+ K+ Na+ + H+ 粘土 胶粒 Mg2+ K+ Na+ Ca2+ K+ + Na+ Mg2+ Ca2+ K+ H+
水溶液中的自由离子
3
(二)离子对
水合阳离子和水合阴离子不同程度地通过离子间的静电引力作 用而解合成离子对,这一过程称为离子对的缔合作用
水溶液中的离子对
4
(三)络离子
海水中的某些主要阴离子少量地以络离子的形式存在 络合离子中配位体与中心离子的水合壳层合并在一起, 同时水合壳层内的配位体与金属离子之间依靠静电引力直接相 连共用水合壳层质量小于单独离子存在时水合壳层质量的总和 Fe3+与Cl-生成FeCl2+络离子的示意图,其反应式为:
24
二、影响水体pH的因素 (一)水的缓冲体系
1、CO2— HCO3- — CO32- 缓冲体系
CO2+H2O HCO3HCO3-+ HCO32- + H-
pH取决于--HCO3-/ CO32CO2/ HCO3-
25
2. Ca2+—CaCO3体系
水中平衡式:
Ca2++CO32-
CaCO3(s)
作用:调节水中CO32-浓度(水中Ca2+ CO32限制pH的升高
2. 镁
镁存在于所有天然水中,其含量仅次于Na+ 或Ca2+ 大多数淡水中Mg2+的 含量介于1-40 mg/L
8
3. 天然水的硬度
天然水的硬度:Ca2+、Mg2+形成的,缺氧地下水中含Fe2+ 分类: 根据形成硬度的离子的不同:钙硬度、镁硬度和铁硬度 与水中共存的阴离子的不同,将硬度分为: 碳酸盐硬度—与HCO3-及CO32-形成的硬度 非碳酸盐硬度—由钙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形成的硬度 永久硬度:一般用煮沸的方法不能从水中除去 海水--硬度很大,以Mg2+为主 盐度为35的大洋水,总硬度高达124 mmol/L
Ⅱ Ⅲ Ⅳ
Ⅰ Ⅱ Ⅲ
Ⅱ Ⅲ Ⅳ
Ⅱ Ⅲ Ⅳ
Ⅰ Ⅱ Ⅲ
天然水的阿列金分类系统图
21
★用一定的符号来代表某 种特性的水
C
Ca I
碳酸水,钙组,I型水 阴离子中HCO3-最多,阳离子中以Ca2+最多 HCO3->Ca2+ + Mg2+的含量
——
Ca II
在有些资料中不用上述符号表示,而是用表格形式,如 C 型水可表示如下:
(2)钙离子可降低重金属离子和一价金属离子的毒性
硬头鳟:水的硬度从10mg/L-100mg/L 铜和锌的毒性约降了3/4
12
(3)钙镁离子增加水的缓冲性
一定的硬度 保持pH值 使水具有良好的缓冲
(4)钙镁离子比例影响海水鱼、虾、贝类的存活
罗氏沼虾育苗中: 配制人工海水,不仅要符合盐度的要求 还要注意Ca2+(170-244mg/L)和Mg2+(324-440mg/L) 及Mg2+/ Ca2+(1.8-2.2)
美国(1970)所采用的按离子总量的分类方法:
淡水 微咸水 咸水 盐水 0-1 g/L 1-10 g/L 10-100 g/L >100 g/L
在湖沼学与生态学中还常用下列划分法:
淡水 0.01-0.5 g/L(其中0.01-0.2 g/L称为缺盐水体) 寡混盐水 中混盐水 多混盐水 真盐水 超盐水 0.5-5 g/L 5-18 g/L 18-30 g/L 30-40 g/L (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幅) >40 g/L
32
2. 碱污染 a) 水生动物 pH过高,刺激鳃腺分泌黏液妨碍鳃呼吸 腐蚀鳃组织 b) 水生植物 高pH影响藻类对Fe, C吸收利用
33
(三)、pH对水生生物间接影响
pH改变,影响物质存在形式: NH4+ NH3 S2 H2S CN HCN 对生物危害 Cu2+ 发生络合沉积,对水生生物毒性减弱
第三章 天然水基本水化学特征
第一节 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 第二节 天然水的化学分类 第三节 天然水的pH值和总酸度 第四节 天然水体内的二氧化碳平衡系统 第五节 溶解氧
1
第一节 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
一、天然水中离子的存在形式—3种
简单的自由离子 较为复杂的离子对 络离子
2
(一)自由离子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表观电离度小于100%), 进入水溶液的离子因水合作用而形成水合离子
13
第二节 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
分类:按离子总量和离子相对含量分类 一、按离子总量的分类-原苏联学者O·A·阿列金
淡水离子总量 微咸水 具海水盐度的水 盐水(卤水) 淡水1 g/L是基于人的味觉 离子总量高于1 g/L时,多数人便可感到咸味 海水中尚未见到过离子总量高于50 g/L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