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南 财 经 大 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
姓 名 骆春艳 专 业 财务管理 研 究 方 向 公司财务 选 题 名 称 高管政治关联对房地产上市公司 绩效的影响研究
指 导 教 师 李卫东 论文起止日期 2014.5—2015.5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1、本表由研究生本人在开题报告评审会结束后填写。 2、本表一式三份,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交学院,一份学生留存。 3、本表连同选题论证报告、《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会记录表》、文献综述在开题报告评审会结束后一周内交学院。 4、本表第一项“选题来源”,是说明选题属于国家、省、市、学校、自选中的哪一类课题,省部级以上课题应注明选题编号。 5、本表第八项“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应包括:研究生是否根据评审专家意见对开题论证报告进行了修改,并明确说明是否同意研究生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一、课题来源: 自选。论文的题目及思路来源于阅读文献得到的启发,这些文献取自于经济研究、会计研究以及硕博论文。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方向,关于政治关联是最近几年的一个研究热点,有的文献说,政治关联能够给企业带来许多好处,比如税收优惠,银行贷款,政府补贴等;但是另一方面,有的文献又表示,政治关联对企业的绩效是负的影响,政治关联可能滋生企业内部的腐败问题,使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浪费社会资源。现在特别是在我国这个司法不够独立和社会腐败问题比较严重的社会背景下,研究政治关联对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加强企业管理、促进国家政策法规的建立与健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房地产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房地产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有效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房地产行业也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首先,我国的土地政策迫使房地产企业不得不将大量的在资金投掷到土地的购置和存储上,现金短时间的大量流出和无形资产(主要是土地使用权)对企业资金的占用都容易造成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周转问题;其次,由于房地产项目从选拍地到房屋竣工,再到出售交房,往往需要长达几年的时间,如此长的开发周期和浩大的工程投入,使得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周转缓慢。
在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具有浓厚的政治关联色彩。政府行为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到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政府监管房地产行业的准入条件和政策限制能够为现有房地产企业提供壁垒保护;限购政策的颁布会遏制市场需求从而阻碍房地产行业营业收入的增长,土地使用权的竞标和拍卖直接影响到地产项目的利润和现金状况,企业贷款利率和贷款额度限制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债务融资规模和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因此,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有动力建立、维持并改善与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稳固现有优势,获取稀缺资源,维持竞争优势,打破准入壁垒,促进企业发展等目标。
由此看出,房地产行业的属性和特征是本文所要研究内容的典型代表,具有理论意义;另一方面,该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以及潜在的巨大需求,同时又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意味着研究该行业又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拟从高管的政治关联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入手,探寻在我国特有政治、经济体制下政治背景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拓展现有关于政治关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专注于房地产行业的特征和中国市场的制度性,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战略选择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简要说明: (一)政治关联的国外研究综述 政治关联对企业影响的研究在国外兴起得时间不长,早起以事件研究的方法为主,以历史上的政治事件(如政府换届、领导人卸任等)为分水岭,对比研究事件发生前后的差异。在Fisman(2001)发现了政治关联现象在全球都是普遍存在之后,研究的中心也开始转移到对企业价值和企业经济效应的影响中。虽然目前的研究成果仍旧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和一致的实证结果,但全球各地丰富的研究成果的涌现正在不断充实和完善政治关联的理论成果。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政治关联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领域:
1.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的正面影响 Fisman(2001)采用时间研究的方法,分析从1995至1997年间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身体健康状况恶化的6次传闻事件对当地79家与总统政治集团相关联的企业的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总统苏哈托健康状况恶化传闻风行的时候,这些关联企业的市值有所下降,并且关联度越高的企业市值下降的幅度越大,这也证明了与强势政治集团的关联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这种收益会因为政治集团实力的削弱而遭受损失。
Johnson和Mitton(2003)也将大背景放在马来西亚。在马来西亚政府实施资本管制后,企业的受影响程度会因政治关联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实证的结果证实,截止到1998年9月,与总统马哈蒂尔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的总市值的增量中,有32%左右均来源于政治关联带给企业的增值。
Roberts(1990)和Goldman et a1(2006)以美国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都证明了有政治背景的董事的任命能够对企业的股价有积极的作用。Goldman et a1(2006)的研究还表明了,在美国,与现任执政党存在关联的公司会有更高的股票回报率。
Li et al(2008)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与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尤其是在法律机制不健全、市场体制欠成熟的转轨经济地区。研究的结果同时证明了政治关联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贷款。
上述的研究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以单一国家为研究背景的。为了增强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一些学者尝试了使用跨国样本的方式,试图寻找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更普遍规律。
Faccio(2006)对47个国家共2020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做研究,发现政治家进入公司董事会并不会带来股价的波动,相反,当企业家取得政治身份之后,企业的股价会有明显的上升。他运用寻租的理论解释前一种现象,即政治家进入董事会只是企业寻租活动的结果;但企业家的政治身份的获得,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稀缺的竞争资源,这种政治资源可以为企业价值做出贡献。 此外,Boubakri et a1(2009)的文章也是基于对多国企业的样本研究。他们采用了时间研究的方法,跟踪调查了总部分布在全球12个发达国家和11个发展中国家的共计234家企业,分析了政治关联是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务业绩。研究的结果表明,建立政治关联之后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企业价值,同时也更能够接受企业整体风险的提高,由于政治关联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强的信贷资源可获得性,为企业价值增加带来额外的好处,故政治关联程度越高的企业,就越能够从中受益。
2.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 Faccio(2006)的另一项全球大样本的研究中,样本包含了21个国家超过7000家企业,她发现,政治关联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显著低于非政治关联企业。虽然在出现财务困境时,政治关联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补助,但即使再接受政府救助后,它们的业绩反倒不如非政治关联企业的表现好。
Fan et a1(2007)在中国市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有政治关联的中国公司的经营绩效往往比不上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
Boubakri et al(2008)与Faccio(2006)的研究一样都采用了全球化的样本,选择在1980-2002年间私有化的245家公司,这些公司的总部分别分布在全球14个发达国家和27个发展中国家。从文章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看出,政治关联公司的总部多集中在大型城市,处于被高度监管的行业领域,而且普遍拥有高财务杠杠率。政治关联度与公司会计盈余(包括了ROS、ROA和ROE等盈利指标)呈负相关,即政治关联会拖累已经私有化企业的业绩表现。
3.政治关联与企业经济效应 除了研究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的直接关系外,学者逐渐开始选择关注企业经济效应的具体层面,包括在债务融资、税收减免、进出口优惠待遇、上市成本、盈余管理等诸多方面。
在税收优惠和银行贷款方面,Adhikari(2006)、Faccio(2006)、Claessens(2008)等的研究结果均得出了一致结论,即政治关联企业在银行贷款和税率问题上都比非政治关联企业更有优势。
Francis et al(2009)在研究中国企业上市过程中政治关联的影响时,选取了三个维度的哑变量来共同衡量政治关联指数,实证的结果证明,在中国企业上市过程中,政治关联的存在可以是企业从上市的过程中攫取更多利益。具体的利益表现形式为:更高的发行价格,更少的成交抑价,和更为优惠的固定发行成本。
Yeh et al(2013)则运用时间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政治关联、公司治理与优惠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他们以台湾国民党和民进党的两次意外政权交替事件为契机,发现与执政党的政治关联度越高的企业,会更加容易获得优惠的银行贷款;而且该执政党的地位越稳定,与执政党的政治关联的正面影响会越大。(二)政治关联的国内研究综述
政治关联的概念被引入中国的时间不长,至今并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研究方向也比较分散,归宗起来主要集中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1.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潘红波、夏新平(2008)用事件研究方法,探讨了政治关联、地方性政府干预对地方国有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干预对对亏损公司样本的并购绩效的影响为正,但对盈利公司的影响为负。这也恰恰说明了,地方政府出于追求自身政治绩效目标的时候,既会掠夺企业的收益,又会帮助企业弥补亏损。
吴文峰、吴冲锋(2008)做的是民营企业的大样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虽然高管的政府背景在总体上并不显著影响民营企业的价值,但是如果将政府背景分层,与中央政府背景相比,地方政府背景更能增加公司价值。也就是说,政府背景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提高企业价值的。
邓建平、曾勇(2009)同样也是关注民营企业样本,但是在他们研究272家民营企业IPO上市的时候却发现了政治关联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在控制了企业经营绩效与政治关联的内生性问题后,经营绩效与企业的政治关联呈现负相关关系;实际控制者有政治关联时,企业的经营绩效也越差,同时,实际控制者的政治关联程度越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也就越差。
杜兴强、周泽将(2009)则根据企业拥有政治关联的高管的职位做了分类,得出“企业关键高管的政治背景可以促进了企业真实业绩的提高,非企业关高管的政治背景反倒会降低企业的真实绩效,而具有政治联系的独立董事对企业的真实业绩没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杜兴强、雷宇等(2009)也是采用了先政治关联做了分类,按照政治背景的差异为政府官员类和代表委员类。他们的实证结果显示,在不区分政治关联的方式时,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降低了其会计稳健性;但在细分后,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会降低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而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