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苦参提取生物碱

苦参提取生物碱


四、苦参碱的提取和纯化
• • • • 溶剂提取法 离子交换法 树脂吸附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
溶剂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苦参碱的溶剂提取法,常用水、酸水及乙醇等作为提取溶媒,提取方法多 为浸渍、渗漉、煎煮、回流等经典方法。孔令明等从酸水回流提取、乙醇回 流提取两大苦参总碱方法的对比中发现,乙醇回流法在保证较高的苦参碱得 率的情况下,出膏率相对较低,综合比较发现,乙醇回流法对苦参总碱的提取 效果较好,是一种目前较为合适的苦参总碱溶剂提取方法。其最佳工艺参数 为:采用筛分目数20~60目的苦参粉,以60%的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2 , 回流提取2次。谭桂莲分别对水煎法、乙醇回流法和渗滤法提取氧化苦参碱工 艺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渗滤法所得浸提物中,氧化苦参碱含量明显高 于水煎法和乙醇回流法,故认为渗滤法为氧化苦参碱的最佳提取方法。选择 浸泡时间、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流速4个因素,每因素3水平,用L9(34)正 交表进行实验设计,以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为考核指标。 结果分析:根据各因素的影响来看,其影响大小顺序是乙醇浓度>溶剂用量 >浸泡时间>流速。 因此,可推断最佳工艺为加10倍量65%乙醇,浸泡24 h渗 滤,流速为5 ml/min。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提取 分离技术,目前在中药有效成分方面的应用日益扩大。 尽管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对生物碱类成分较难提取,或 提取率较低,但通过优选适宜的夹带剂,即可解决难提 取及提取率低的问题。葛发欢等对采用超临界CO2流体 提取苦参碱进行大量的研究,探讨了超临界CO2流体提 取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司盘80的多元醇混合 体系对萃取苦参碱的影响。采用一次加料,一级萃取, 二级分离,超临界CO2连续流动,萃取过程按一定速率 注入夹带剂的方式。
六、总生物碱的测定
取该品粗粉约2g(同时另取该品粗粉测定水分,精密称定,置具塞锥 形瓶中,精密加氯仿50ml、浓氨试液1ml,密塞,称定重量,时时振摇,放 置24小时后,再称定重量,用氯仿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 取续滤液25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使溶解,转移至5ml量 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 燥至恒重的苦参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 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3~10μl、对照品 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本一丙酮一醋酸乙酯 一浓氨试液(2:3:4: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试 液,再喷以少量5%亚硝酸钠溶液至斑点显色清晰,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 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放置2小时后进行扫描,波长:λs干 480nm,λR=65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 算,即得.该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C15H24N2O)不得少于 0.080%。
苦参还有利尿、镇静、镇痛解热的作用,而 且苦参中的其他一些成分,如金雀碱有兴奋呼吸 的作用。苦参具有平喘作用,临床上已用来治疗 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气管炎。
三、苦参的化学成分
苦参所含生物碱主要是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此外还含有羟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N-甲基金雀 花碱、安那吉碱、巴普叶碱和去氢苦参碱等。这些 生物碱都属于喹诺里西啶类衍生物,除N-甲基金雀 花碱外,均由两个喹诺里西啶环骈合而成。其分子 均有两个氮原子,一个是叔胺氮,另一个是酰胺氮。 其分子式为C15H24N2O,分子量为245. 37 。 苦参碱有4 种形态: A- 苦参碱为针状或柱状结晶, 熔 点为76 e ;B- 苦参碱为斜方晶状, 熔点为87 e ;C- 苦 参碱为液体, 沸点为223e ; D- 苦参碱是柱状结晶, 熔点为84e . 常用的是A- 苦参碱。 苦参碱能溶于水、 苯、氯仿、甲醇、乙醇, 微溶于石油醚。
抗炎抑菌作用
苦参有抗炎抑菌作用,对痢疾杆菌、金色葡萄球菌、 维白痢沙门氏杆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瑾色毛癣 菌等十多种皮肤真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苦参 还具有抗原虫活性,对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可 用于治疗黄鳝皮肤打印病和鲤鱼竖鳞病,与百部合用 可治甲鱼疥癞、毛霉病等。
抗病毒活性
苦参生物碱能进入细胞发挥抗病毒作用,它 不影响病毒吸附、穿入等环节,而是影响病毒侵 入细胞后的某个环节,最后表现为对病毒蛋白质 合成的抑制。现己有临床应用苦参碱治疗心肌炎 的报道。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利用生物碱盐通过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使生物碱盐阳离子交换在树脂上,而非生物碱化合物则流出 柱外,将交换后的树脂晾干,用氨水碱化,氯仿提取的原理。 高拴平等研究了离子交换法提取分离苦参碱的工艺过程,技 术路线是:苦参粉→甲醇回流提取→回收溶剂→粗提物→稀 硫酸溶解→脱脂→水层→ 除鞣→上201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碱化树脂→氯仿提取→回收溶剂→脱水→丙酮 →苦参碱结晶。采用上述提取分离方 法,苦参碱的产率高,结晶质量好。 张存莉等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和阳离 子交换树脂对苦参碱进行提取和纯化 ,并对不同的苦参碱纯化工艺进行比 较和研究。结果表明,用60%的乙醇 进行提取和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纯 化的工艺过程,生物碱收率较高,生 产成本较低,工序较为简单,适宜工 业化生产。
根据研究结果推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多元醇混 合体系在超临界流体中可能形成类似微乳体系,此微 乳体系的形成与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多元醇、CO2比 例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刘喆等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苦豆子中氧化苦参 碱进行验证实验。选择氨水作为碱化剂,选择42MPa 为 CO2的萃取压力,以乙醇为夹带剂,选取4种浓度 的乙醇溶液作为夹带剂分别进行实验,以67%浓度的 乙醇作为夹带剂的提取率均高于以其他3种浓度碱提 取率。 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在选定条件下,氧化苦参碱 的提取率为4%~5%,其各项数值均优于传统的回流 萃取法,充分显示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先进性。
抗心律失常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苦参碱类多种生物碱在对 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苦参碱、氧化 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以及槐胺碱均能对抗 乌头碱、哇巴因、肾上腺素、氯化钡及冠状动 脉结扎等所诱发的多种室性性心律失常。
对治疗慢性肝炎、肝损伤及康肝纤 维化的作用
苦参素的主要成分为氧化苦参碱,在临床上具有免疫 调节、保护肝细胞及抗病毒的作用。对慢性肝炎病人,用 苦参素治疗3个月,其HbeAg、HBVDNA转阴率达到42.9% 和46.4%,其作用机制是苦参素能够抑制HBVDNA的复制 及表达。苦参素对CCl4引起的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 的防护作用。苦参素还能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细胞浸 润及肝细胞坏死,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氧化苦参碱的分离
• 制备性薄层色谱法 • 闪柱色谱法
制备性薄层色谱法
玻璃板:20×20cm2 硅胶HF25:20g 、 调合剂:同粗品检识项下,用量为60ml左右。 样品:氧化苦参碱粗品300mg 展开剂:自选,用量250ml/4人 显色方法:改良碘化铋钾试剂喷雾。 洗脱:将氧化苦参碱色带刮下,装入洗脱柱,以氯仿—甲醇 (7:3)混合溶剂洗脱至无生物碱为止,回收溶剂。残留物用丙酮 溶解,过滤,回收丙酮至少量,放置,待析晶完全,滤集结晶、 干燥。
表面活性剂有降低表面张力及增溶作用。在提取剂中 加入表面活性剂,一方面相互聚集形成胶束,从而增加了 提取剂对药材的浸提能力;另一方面可降低提取剂与药材 间的界面张力,促进润湿,在胶束作用下有效成分易被解 吸、提取。应用表面活性剂于苦参碱的提取,一般选用毒 性相对较小,对皮肤刺激性较低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 温类。鲁传华等以多种浓度的乙醇、稀盐酸溶液、胶束分 散系及水为提取溶剂,常温浸渍法提取苦参中苦参碱,考 察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水及醇溶液正向胶束体系提取苦参 碱的效 率。结果表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提取剂能更快地 达到最大提取量,提高生产率。李晓梅在提取溶剂(水或乙 醇)中分别加入0.2%吐温20或吐温80提 取苦参碱,以苦参 碱含量为考核指标,考察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苦参碱提 取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结果表明,在苦参碱提取中应用吐温20和吐温80,可 以降低药 材与溶剂之间的表面张力,增加药材中细胞渗透 性,使溶剂最大限度地溶解或增溶药材中有效成分,显著 增加苦参碱提取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闪柱色谱法
色谱柱规格:2×50cm 吸附剂:230-400目闪柱硅胶35g 压力:0.3~0.5kg/cm2 样品:120mg氧化苦参碱 精品溶于1ml氯仿中,湿法上样。 洗脱剂:氯仿—甲醇—氢氧化铵(5:0.6:0.3)(充分 振摇后,静置,用下层)。 洗脱:每5ml一流份,用硅胶碱性薄层检识,合并 单一色点流份,回收溶剂,得氧化苦参碱纯品。
一、简介
苦参又名苦骨、川参、凤凰爪、牛参、地槐、野槐 等, 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舌参的根, 采挖后去芦 头及须根晒干切片入药,全国各地都产。 苦参具有清热燥湿,利尿祛风,杀虫等功效。主要 的生理活性物质为苦参生物碱。苦参生物碱是以苦参碱 为代表的一类化学结构相似的生物碱, 人们已从苦参中分 离得到了9 个生物碱, 其中包括槐果碱, 苦参碱, 异苦参碱, 槐醇等。药理实验和临床用药均已证明了苦参生物碱有 多种生理活性, 尤其对肝炎, 病毒性心肌炎, 肿瘤均有抑制 作用, 特别是对癌细胞有直接的杀伤作用, 苦参碱还可用 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等
树脂吸附法
树脂吸附法吸附树脂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高分子 聚合物,它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吸附选择性独特、不受无机物 存在的影响、再生简便、解吸条件温和、使用周期长、宜于构成闭 路循环、节省费用等诸多优点。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有效 成分的提取分离。田成旺等以大孔吸附树脂对苦参碱溶液的吸附行 为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苦参碱浓度的测定,并由此用 来研究苦参碱在01树脂上吸附平衡与吸附动力学规律,为利用01大 孔树脂吸附苦参碱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和操作经验,从而为大孔 吸附树脂应用于苦参碱的提取分离奠定了基础。高红宁等考察微滤大孔树脂法精制苦参中氧化苦参碱、苦参总黄 酮的效果,并与水提 醇沉法进行了比较,应用微滤膜进行处理后,再上AB-8大孔吸附树 脂柱。结果显示微滤和大孔树脂吸附联用处理的氧化苦参碱、苦参 总黄酮 的保留率优于醇沉法;微滤-大孔树脂法处理的固形物去除杂 质效果优于醇沉法。可见微滤-大孔树脂法较醇沉法能更有效地保留 有效成分、去除杂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