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
【课 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的第二框,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从而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本节课的相关历史知识,在了解史诗的基础上,政治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不仅是识记基础知识,还有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指导,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事例要有代表性,过程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理论基石和创立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进一步理解社会形态更迭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使明白工人阶级取得胜利必须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剥削和压迫的命运,从而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制度终将战胜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2 / 9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趋势。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工人阶级自我解放的途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法治意识: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政治诉求。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教学重点】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创立者、理论基石、标志
;马克思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课前准备】 工人阶级斗争的图片;共产党宣言的相关资料;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 学习环节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预设) 媒体运用
课
堂
预
习 列出预习问题 提出预习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已有知识,找出预习问题的答案。
根据PPT展示的问题,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会速读课本的同时找准课本关键信息。
多
媒
体
基
础
知 1.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历史前提)
2.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根据课前分组情况,依次邀请每组的发言人,展示该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检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为发言人,展示本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电
子
展 3 / 9 识 (创立者、理论基础、标志)
3. 马克思主义的特征(科学、人民、实践、开放)
4. 社会主义实践(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验预习效果。
每组的发言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
其他组同学的补充或者异议在该组发言结束后进行,时间控制在1分半,特例依具体情况延长时间,总时长要调控好。
其他未展示的同学认真观看,待发言人结束发言后,对发言同学的发言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 台
合
作
探
究 探究一:
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探究二: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空想社会主义:理性和正义角度出发探讨社会发生变迁的原因;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道路;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特别提示:
分析此问题时结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升华,答案组织要用上学科专业术语。
提示:
进一步检测自主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对大段文字进行关键信息提取,从中提取答案要点。
根据探究问题,和本组内的同学展开讨论,然后自己组织好答案,将答案草稿或者逻辑线罗列在草稿纸上,根据提问顺序,展示自己的答案。 多
媒
体 4 / 9 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找到了现实道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探究三: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未来
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一定实现的信念不可动摇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与发展
提示:
此题要注意答案言之有物,不可空泛单调,喊口号,答案要逻辑清晰,善用学科术语。
体
系
形
成
多
媒
体
课 1.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多 5 / 9 堂
实
战 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②资本主义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③社会主义思想的完善与发展 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不断扩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故①②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社会主义思想的完善与发展是在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之后,排除③;空想社会主义者否认阶级斗争,排除④。选A。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开辟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就是发生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三大工人运动( )
①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②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③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理想社会的思想是错误的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源泉
A.①③ B. ①② C.③④ D. ②④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解题分析】 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①正确;工人运动的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宝媒
体 6 / 9 贵的材料,②正确;工人运动不是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验证,排除③;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排除④。故选B项。
3.《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距今已有171年的历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①为资本主义的覆灭奠定了阶级基础 ②明确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时间界限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想由空想变为科学 ④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故③正确;《共产党宣言》明确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故④正确;《共产党宣言》提供的是理论支撑,排除①;《共产党宣言》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但没有划定时间界限,排除②。选D。
4.东欧剧变是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在1989年开始剧变,最先在波兰人民共和国出现,后来不断蔓延,最终以苏联解体告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告诉我们( )
①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彻底失败
②社会主义革命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③社会主义革命展现出远大的发展前途 7 / 9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长期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通过社会主义的阶段遇挫,可见社会主义革命必将经历曲折的过程,故②正确;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被颠覆,说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将长期存在,故④正确;阶段的挫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失败,排除①;材料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排除③。选C。
5.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密不可分。这充分表明( )
①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保证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超过资本主义
④社会主义社会模式多种多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前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有强大的生命力,故①正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可见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故②正确;当前社会主义力量还没有超过资本主义,排除③;④与题意无关,排除。选A。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一场主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诗文诵读演唱会在中央党校礼堂举行。这是一堂用艺术讲政治的特殊党课,《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燕妮书信节选》《共产党宣言》等经典名篇以艺术的方式重新呈现。 8 / 9 伦敦一家公司组织了名为“马克思在伦敦的生活和思想”的苏赫区主题游,研究马克思主义多年的专家学者负责讲解。在共产主义学说的诞生地曼彻斯特,也特设了马克思主题漫步的观光活动。
世界各地的纪念活动还掀起了马克思书籍出版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图画指南》《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马克思归来》等中外一大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文学作品相继出版。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时隔一百多年为何在世界范围内热度不减?
答案 ①马克思主义学说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具有指导意义;②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有关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学说,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具有指导意义;③马克思主义学说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明确了资本主义阶级剥削的实质,让广大无产阶级认清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本质;④马克思主义学说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明确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⑤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不同国家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受到普遍欢迎,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性,阐述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通过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明确了资产阶级统治的本质,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导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板
书
设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板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