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蛋鸭卵巢炎

产蛋鸭卵巢炎

产蛋鸭卵巢炎、输卵管炎和腹膜炎
本病各品种、各阶段的鸭群都可发生,以前多发生于产蛋老龄鸭群,近年来,发病鸭
群日龄日益年轻化。最近在产蛋群出现一种以产蛋率下降,临床上以卵巢、输卵管、腹膜发
炎为特征,严重时卵泡变形、充血、出血,呈红褐色或灰褐色,甚至破裂,破裂于腹腔中的
蛋黄液味恶臭,有时卵泡皱缩,形状不整齐,呈金黄色或褐色,无光泽,病情稍长时,肠道
粘连,输卵管有黄白色干酪样物。对发病鸭群进行调查了解,经诊断,确诊为卵巢炎、输卵
管炎及腹膜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及腹膜炎是产蛋鸭的一种常见病,病因比较复杂,是威胁
养鸭业健康发展的病症之一
发病情况
2011年9月,宁德市蕉城区某饲养种鸭6000只,43周龄左右有的鸭子出现腹部肿大,
开始发红后变紫,拉黄白色稀粪等症状,其他鸭场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发病率11.8%,死亡
200余只,产蛋率由89%下降到75.5%。发病母鸭呈现精神不佳蹲伏地上,全身发抖,肛门
周围被浅灰色污秽发臭的排泄物黏附,腹部膨胀下垂,30%的病鸭体温升高。发病5天后,
有的病鸭出现食欲废绝、脱水、衰竭死亡等症状,并且病情分布范围广,发病率高。经过诊
断,确认是卵巢炎、输卵管炎及腹膜炎,经治疗后效果良好。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低头垂翅,羽毛松乱,腹部异常肿大,手触有波动感。体
温升高,泄殖腔流水,有少量成企鹅状,排稀便或不样便,呈灰白、黄白、黄绿色,最后衰
竭而死。耐过的少数鸭也食欲不振,消瘦,导致生长缓慢,成为蹲窝鸭。也有的因腹腔有炎
症或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剖开腹腔有腐败自味,并可见一个或多个卵黄沉落于腹腔中,有
的发生坏死,引起整个腹腔器官发生炎症,有的腹腔器官严重粘连,腹腔中积有混浊的脓样
液体。产蛋出现异常,有明显的产蛋率下降,产薄壳蛋、软壳蛋、沙皮蛋、畸形蛋、白皮蛋、
小型蛋等的幅度呈上升趋势,甚至停止产蛋,鸭的繁殖机能明显下降。
剖检变化
剖检病变主要是卵泡变性、变形、充血、出血、坏死或萎缩;有的鸭腹腔内六七个成
熟的卵子,但是没有完整功能的输卵管,无法产蛋。输卵管水肿、变粗,内有大量分泌物,
有的输卵管内有大小不等的水泡,积水是清凉、无色、透明、无味的液体。有些鸭输卵管无
积水,但有盲端或输卵管狭窄或无输卵管口。腹膜炎、充血、浑浊,严重的卵泡掉入腹腔,
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肠道与腹膜发生粘连与腹腔肠道、脏器发生粘连;腹腔积有浑浊液体,
有的混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恶臭,或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心包积液、心包炎,肝肿大、出
血,气囊炎,盲肠扁桃体肿大。当表现卵黄性腹膜炎时,输卵管壁会变薄,内有异形蛋样物,
表面不光滑,切面层呈轮状。
治疗
(1)、以病毒病为主的: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并用中西药物进行适当综合治疗。如:黄
芪多糖+盐酸多西环素饮水,连用3~5天。
(2)、以细菌病为主的:
A、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可溶性粉50克兑水120千克,全天药量集中在上午1次饮水,
连用3~5天;
B、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50克兑水200千克,全天药量集中在上午1次饮水,连用3~
5天;
C、盐酸多西环素50克+泰乐菌素50克兑水200千克,每天2次,饮水3~5天;
D、使用盐酸环丙沙星30克、甲硝唑15克,均可混于100千克清水中饮水,连用5~7
天。
(3)、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则用黄芪多糖+盐酸多西环素饮水,清瘟败毒散拌料喂服,
并用上述治疗方案中的一种或两种饮水。
综合预防
本病要注意早期预测和控制。平时加强饲养管理,给予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通风
条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定时清理粪便和垫料,不喂发霉饲料,根据鸭的生产和体况表现
随时更换鸭料的营养成分;另外饮用清洁、适温的水;加强定期消毒,最好将鸭及其周围环
境中的有害微生物杀灭或抑制到不能发病的程度;有固定的免疫程序,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适当增加产蛋期鸭的运动,禁止猛烈追逐、驱赶、惊吓产蛋家禽,防止受到强烈冲击性
外伤、小动物惊扰母禽。
要注重对大肠杆菌的防治,大肠杆菌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在用药物治疗之前,最好对
分离出的大肠杆菌作药敏试验,选出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严格按照家禽的营养需要配合饲料尤其在产蛋前期,不能喂给过高的蛋白质饲料。在
产蛋期定期补充多种维生素如电解多维,100克加入200千克~400千克水中,自由饮用,
连用3~5天。
小结
卵巢炎、输卵管炎和腹膜炎极易侵袭疾病恢复期的产蛋鸭,因此应格外重视病情的发
生及发展。在本病治疗过程中应找出单一病因,对因治疗,综合防治。如鸭群产蛋率过低,
应全群淘汰。
本病的症因:本病致病因素较多,如鸭舍环境恶劣,潮湿、密闭不严,舍内通风不良,
氨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密度过大,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如病毒
性肝炎、病毒性感冒、肾型传染性支气管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等,以及成年产蛋鸭的大肠杆菌、
鸭白痢、沙门氏病菌等。上述疾病单独发生比较容易查明病因,如果混合型或继发感染,特
别是病毒病与细菌病混合感染时,仅靠临床经验,很难查明多种致病因素。
另外一种原因就是技术员在捕捉母鸭进行免疫注射时,由于动作粗暴,母鸭受到惊吓
后拼命逃跑,使母鸭正常的体位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使母鸭的正常体位反转,以致母鸭卵巢
内已成熟的卵细胞排出。所排出的卵子(卵黄)没能正常地落于漏斗部进入输卵管,而是落
到了腹腔中,从而引起腹膜炎。
本病的流行特点:鸭群开产后产蛋陆续出现输卵管炎、卵巢炎、腹膜炎的病鸭,病鸭出
现的比例大,产蛋率越低,一般高峰产蛋率为30%-80%不等,个别鸭群淘汰病鸭后,产蛋率
可达90%。
本病不垂直传播,即来自同一个鸭场的鸭群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但来自污染种鸭
场的鸭雏长成鸭有多发的倾向。
大量临床调查表明,鸭群在育雏期间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或不明显,产蛋后期的症
状是本病后遗症。雏鸭感染得越早,假母鸭越多。
发现下腹过度肥大下垂而且长期不产蛋的鸭,应及时予以淘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