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尊重司法规律保障司法公正

尊重司法规律保障司法公正

尊重司法规律保障司法公正
司法机关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办理案件的方式来维护司法权威和
司法公正。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
会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坏作用。故遵循司法规律,保障司法权依法独立
公正地行使,我们就必须要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运行机制,规范
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
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律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纸空文,公正也不是抽象的、挂在墙
上的东西。司法公正,这一司法规律的外化表现,在公众眼中不是一个
空泛的理论概念,而是切身感受到身边每一起具体案件的处理。个案
不仅关涉到案件当事人的权益,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不同社会群体对
司法的期待和信心。个案对于我们法官、检察官来讲可能就是在例行
公事地完成一件工作,或者是在完成一个办案考核指标数,但是,个案
对于一个老百姓来讲,却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极有可能是他这一辈
子唯一一次甚至搭上自己身家性命的大事。个案处理的公正,当事人
及其身边的老百姓会从内心信任法官、信服法官、尊敬法官。可如果
办了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个案处理不公,不仅给当事人会带来巨
大伤害,还将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和公愤,摧毁司法的信心,贬损司法
权威。所以说,只有个案公正,才能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
只有个案公正,才能牵动人们对于司法正义的期盼;只有个案公正,才
能守护住社会的整体公正。司法如何才能做到个案公正?我认为最起
码应该如此:
一是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由“侦查中心”转变为“庭审中心”,即发挥庭审对查明事实、认定
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公开审判、举证质证、
法庭辩论等诉讼制度,以严格司法保障公正司法。
二是要切实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落实罪行法定、疑罪从
无、证据裁判规则、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
依据有关的证据做出裁定;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杜绝刑讯逼供
和所谓“留有余地”的判决;全面实施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全程
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行辩护权的充分
行使,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律师的
帮助。
三是切实保障律师依法履职。不得对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设置障碍,保护辩护律师独立会见权的实现;不得阻扰辩
护律师、代理律师依法取证;不得拖延或拒绝律师查阅、摘抄、复制
案卷和诉讼文书,在庭审中法官应当尽到倾听的义务,不得随意打断或
限制律师发表辩护意见或代理意见,做到控辩平等,充分发挥律师在化
解矛盾纠纷和依法维权中的作用。
四是要努力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和精英化的司法官队伍。完
善法官、检察官的招录、遴选机制,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高层次法律人
才、优化队伍结构,加大对现职司法官素质和能力的培训力度,确保司
法官既有司法为民的情怀,又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理性的判
断力、廉洁的品行;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官、检察官办案质量评估体系,
废止违反司法规律的考评指标和措施,取消任何形式的排名排序做
法;加大对司法官的职业保障条件与水平,使其有职业的尊荣观,愿意
为此恪守司法职业道德,强化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成为社会公正公
平的守护者,而不至于出现“外逃”现象。
五是要扼住权力伸向司法的任性之手,也即保障审判权检察权依
法独立行使。为此,应当着力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首先是依法独
立行使司法权与各种“潜规则”的关系。其次是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
应处理好的几个外部关系,即司法机关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司法机
关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关系、司法机关与其他机
关和团体的关系;再次是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应处理好的几个内部关
系,即在法院内部方面: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院庭长、审判委员会
与法官的关系;在检察院内部方面:由于检察院的独特之处在于“检
察一体化”,这使得其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都不同于法院。检察院内
部的指令权、“上命下从”等内容构成了检察权运行的行政化色彩明
显地强于法院,所以在检察院内部保障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除了要合
理定位司法业务与行政事务的关系外,关键是要法定化“检察一体
化”的内涵与外延。
最后,应当围绕遵循司法规律这一核心要求加快对司法体制和工
作机制深化改革的步伐,破解司法地方化的干扰问题,革除法院、检察
院内部权力运行行政化的弊端,明确法院、检察院内部各层级权限,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