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华外国游客旅游消费偏好的实证研究马耀峰,梁旺兵,苏红霞,杨瑾(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62)摘要:为了探索旅华外国游客的旅游消费偏好规律,利用国家基金项目组2004年7~8月在全国6座旅游热点城市所做的旅游市场调查资料,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得出:旅华外国游客的旅游决策可控因素和旅游消费偏好行为;提出旅游偏好既和外国旅游者本身特质有关,又和目的地国的国度形象、旅游宣传促销紧密相关;形象导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者的选择偏好。
研究表明,旅华外国游客具有明显旅游消费偏好行为。
关键词:旅华外国游客;旅游热点城市;消费行为;旅游消费偏好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项目研究设计国内外学者对游客旅游行为进行了有效的研究[1-5],但对于旅华外国游客在旅游消费偏好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缺乏综合性、实证性的研究。
1.1研究对象选定项目组在入境游客中选择旅华外国游客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入境旅游客源结构中,港澳台旅游者占80%以上,外国游客还不足20%。
前者和我们同根、同经济区、同文化渊源,加之地理距离小,一直是我国入境旅游的客源主体,但其实质上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国内旅游,且多年来的促销也取得了成功;后者为外国人,是真正意义的国际旅游,但却占我国客源结构的较小比重,应成为研究的重点,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6]。
1.2 样本城市选定样本旅游城市选择了我国东部旅游发达区的3大口岸旅游热点城市:京(北京)、沪(上海)、穗(广州)和西部的3大旅游热点城市:桂(桂林)、昆(昆明)、西(西安)。
6 大旅游城市的选定,一则是由于其基本可代表我国东西部国际旅游的基本状况;二则是2个文物文化类(京、西)、2个自然风光类(桂、昆)、2个都市集聚中转口岸类(沪、穗)的不同旅游热点城市,能较好反映我国国际旅游的概貌。
1.3 问卷内容设计问卷调查内容考虑了外国游客的个人统计因素:国别、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和旅游欲望等;影响旅游决策的可控因素:获取信息途径、景点吸引力、好客程度、旅游价格、所花费时间、时间距离、旅游设施、服务态度、交通方便程度、出入境手续和旅游认知等;旅游消费偏好:来华旅游动机、空间行为、偏好的旅游项目和来华旅游感受等。
由于项目问卷调查内容很多,本文仅把外国游客当作一个整体,讨论其旅游消费偏好。
1.4 市场调查实施本文把项目组2004年7月10日~8月28日实施的6大旅游热点城市外国旅游者市场调查资料作为主要信息源。
市场调查以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信息。
调查地点多选在城市机场、车站、广场、饭店以及旅游景区景点,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600份,收回问卷6145份,剔除一些信息不完全样本后,获得有效问卷5630份,问卷有效率达85%。
这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稿日期:2005-5-00;修订日期:2005-0-0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40271037)作者简介:马耀峰(1949-),男,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与市场、专题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已发表论文80余篇。
效问卷是本文分析的基础信息(表1)。
表1 6大旅游城市外国游客市场调查游客数Table1 The foreign visitor's investigations of the 6 large cities问卷(份)北京上海广州桂林昆明西安合计回收问卷数907 1006 1012 998 1018 1204 6145有效问卷873 936 902 984 988 947 56302 分析结果2.1旅华外国游客结构特征本次调查问卷中涉及到外国游客人数5630人,其中,86.70%的旅游者主要来自我国的15个主体客源国,依次为: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蒙古、泰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印度尼西亚和法国等。
外国游客的总体结构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旅华外国游客客源结构特征Table2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foreign visitors of China数据显示,入境外国游客的性别结构基本平衡;年龄主要以25—44岁、45—64岁两个年龄段为主;职业主要以一般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商务人员、学生为主;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为主;家庭结构主要以已婚无子女和已婚有子女家庭为主;来华人均1次花费主要在1000美元以上;来华人均停留时间在8天以上;第1次来华的约占60%;调查数据表明,78.44%的外国旅游者都渴望来华。
2.2 影响来华旅游的可控因素调查数据表明,入境外国游客获取信息的途径第一主要依靠电视、互联网媒体(占总数的30.16%);第二依靠亲友介绍(占总数的27.10%);第三依靠旅行社(占总数的26.75%);第四通过报刊书籍(占总数的26.39%)获得。
可见,媒体、亲友介绍和旅行社是外国游客影响外国旅游者旅游决策的因素为,消费者心中关于“旅游价格、目的地距离、花费时间、旅游设施、交通、服务水平、当地人好客程度、旅游景区点、出入境手续和目的地天气与气候”等10 大因素对旅游决策的影响程度,采用李克特5点式量表形式,数字5、4、3、2、1分别代表“非常大”、“大”、“一般”、“小”及“非常小”影响程度。
表3的数据显示被访旅游者对于10 大因素答案的平均值。
表3 旅游决策影响因素的选择Table3 Choice of the travel decision influence factors调查表明,影响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因素除文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等不可控因素外,主要的可控因素按李克特量表数值大小划分依次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旅游价格、出入境手续、服务水平等,其中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目的地居民好客程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外国旅游者对中国著名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点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知较好的城市、景区主要集中于我国传统的旅游热点城市和旅游景区点,认知程度从高向低排列为,旅游城市如:北京(占游客总数的87.26%),上海(82.22%),西安(73.07%),广州(59.24%),桂林(52.26%),昆明(46.38%)等;旅游景区如:长城(88.92%),兵马俑(72.45%),故宫(69.08%),桂林山水(41.08%),长江三峡(38.65%),苏州园林(27.37%),杭州西湖(23.46%),安徽黄山(18.92%),西藏布达拉宫(23.06%),甘肃敦煌(17.05%)等。
2.3 旅游选择偏好(1)旅游动机。
外国游客来华旅游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点[7],但主要以观光旅游(占总数的45.10%)、休闲度假旅游(占总数的26.06%)和文化旅游(占总数的14.23%)为主(3项之和占游客总数的85.39%);商务旅游(占总数的9.06%)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之所以比重不太高,是由于西部的3个城市比重偏低,东部的广州、上海和北京3市商务游客数占其调查总数的15%左右。
(2)旅游景区类型偏好。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以神秘的东方文化吸引着不同的各国旅游者,观光旅游就成为外国游客的第一旅游目的[8]。
外国旅游者最偏爱的旅游项目,按被调查者选择的多少顺序排列,依次为,文物古迹游(60.28%),山水风光游(45.22%),民俗风情游(25.81%),饮食烹调游(19.63%),文化艺术游(11.95%),旅游购物游(11.76%),节庆活动游(5.12%)和医疗保健游(3.96%)等。
从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外国旅游者偏爱的旅游项目主要是文物古迹、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3类旅游产品。
(3)娱乐项目偏好。
旅游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消费活动而非物质层面上的消费,旅游者追求旅游过程中的愉悦感、新奇感、美感和刺激感等。
调查显示,旅华外国人不但喜欢中国历史文化、山水风光、民俗风情;而且青睐旅游过程中的娱乐活动。
在旅游中偏爱的娱乐活动依次为,民俗文化类(51.31%的游客选择),刺激惊险类(25.01%选择),现代娱乐类(19.08%选择),体育类(18.53%选择)等。
可以看出,外国游客偏爱的旅游娱乐活动主要是民俗文化、刺激惊险类的旅游娱乐项目。
(4)旅游商品偏好。
旅游购物是旅游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旅华外国人偏爱的旅游商品依次为,工艺品(42.18%的游客选择),服饰品(27.93%选择),文化艺术品(24.05% 选择),丝绸纺织品(17.10%),中药、保健品(16.48%选择),珠宝(16.23%选择)等。
从调查结果不难发现,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商品已经走向世界,本国能买到的购物品旅游者往往不喜欢购买,而偏爱的旅游商品主要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国不易买到的工艺品、服饰品、文化艺术品等。
(4)旅游路线偏好。
对调查所得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入境旅游者的路线偏好。
先计算出某地的外国旅游者前往另一热点旅游城市的概率P ij=P(X j/X i);即由X i前往X j 的概率,X1,X2,…X6分别表示京、沪、穗、桂、昆、西。
故:P ij=前往X j的海外旅游者人数/在X i调查的海外游客总数 (i,j=1,2…6)从而得出,X i前往X j的概率矩阵:P 6×6=(Pij)6×6对转移概率矩阵P采用阈值分析法讨论外国旅游者在各热点城市间的流向问题,分别取阈值20%,10%和5%,会发现北京、上海、广州这3个城市是海外旅游者的主要流向地。
研究得出,改革开放26年来,外国旅游者偏好的旅游路线还是传统的京—沪—穗,京—西—沪,京—桂—沪等旅游金三角,其是来华外国旅游流的主体框架,造就了我国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国际旅游发达区,但旅游流多元化分流趋势明显[9]。
3 结论与讨论3.1旅游偏好既和外国旅游者本身特质有关,又和目的地国的国度形象、旅游宣传促销紧密相关(1)偏好旅华的十数个主体客源国游客主要来自于我国的5大客源国群:东亚客源国群、东南亚客源国群、欧洲客源国群、北美客源国群和澳洲客源国群,构成了我国较稳定的外国旅游客源群体。
26 年来我国接待外国游客人数的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成功的旅游营销宣传,同时,也受益于这些国家和我国较好的国家关系和较紧密的经济往来,当然,也和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形象不断提升密切相关。
(2)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年龄多以30—65岁的年龄段为主;婚姻状态多以已婚家庭为主;学历多以大专以上人员为主;职业多以专业技术人员、职员、商务人员为主,是和我国东方文明古国的国度形象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