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蕉乳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香蕉乳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89
6
2
3
7 3(24)
1
8
3
2
1
20 44
23
87
1
21 43
19
83
2
22 45
24
91
9
3
3
3
19 43
23
85
K1
255
252
257
K2
261
267
260
K3
259
256
258
K1 85.0
84.0
85.7
K2 87.0
89.0
86.7
K3 86.3
85.3
86.0
R
2
5
1
由表 2 可知: 从感官评分结果来看, 处理 8 得分最 高, 最优水平组合为 A3B2C2。 由 R 值分析可知, 影响香 蕉乳饮料产品质量的因素主次分别为 B>A>C, 即白砂糖 含量>香蕉原汁含量>脱脂奶粉含量。 因此可以确定, 香 蕉乳饮料最佳配方组合为 A2B2C2, 即白砂糖为 6%, 香蕉 为 20%, 脱 脂 乳 粉 为 6%。 此 时 产 品 色 泽 均 匀 , 香 蕉 和 牛奶混合的独特芳香突出, 甜度适中, 口感细腻爽滑, 饮料组织状态好, 液体均匀一致, 无黏稠。 2.2.2 香蕉乳饮料最佳稳定效果的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4] 朱 晓 勤 . 转 基 因 食 品 强 制 标 识 制 度 在 WTO 框 架 内 的 法 律 分 析 [R] .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基地会议, 2005.
[5] 顾加栋, 龚跃. 转基因食品产业化安全风险防范及制度构建 [J]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28 (5): 72~73. [6] 罗春明. 提高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对策 [J] . 安徽科
琼脂 C(%) 3(0.08) 1(0.04) 2(0.06)
2 3 1 1 2 3 17.8 16.0 18.3 5.9 5.3 6.1 0.8
沉淀率 (%) 6.2 7.1 5.9 6.3 5.6 5.8 4.9 3.8 6.5
最佳稳定剂组合为 A1B3C3, 即 CMC 0.09%, 琼脂 0.08%, 海藻酸钠 0.08%。 此时香蕉乳饮料稳定效果最好。
均匀
或较淡,无明显异味
块,无黏稠现象
10~15 分 颜 色 35~40 分 香 蕉 及 鲜 奶 滋 味 和 气 10 ~15 分 液 体 不 55~70 太 淡 或 太 浓 , 味淡,甜度过甜或过淡,有异味 均匀,有凝块存在
色泽不均匀
黏稠现象
1.7 稳定性测定 稳 定 性 测 定 方 法 : 香 蕉 乳 饮 料 10mL 于 4 000r / min
3 结论
通过正交试验得知香蕉乳饮料的最佳配方是香蕉: 白砂糖: 脱脂乳粉为 20%∶6%∶6%, 各因素对香蕉乳饮料 都有较大影响, 影响次序是 B>A>C, 即白砂糖对产品影 响最大。 最佳稳定剂复配比为 CMC 0.09%, 琼脂 0.08%, 0.08%。
参考文献
[1] 赵国建, 鲍金勇, 杨公明. 香蕉营养保健价值及综合利用 [J]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26 (6): 175-178.
பைடு நூலகம்试验号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K1 K2 K3 R
表 3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CMC A(%)
1(0.09) 1 1
2(0.12) 2 2
3(0.15) 3 3
19.2 17.7 15.2 6.4 5.9 5.1 1.3
海藻酸钠 B(%) 1(0.04) 2(0.06) 3(0.08) 1 2 3 1 2 3 17.4 16.5 18.2 5.8 5.5 6.1 0.6
香蕉→筛选→去皮除丝络→护色→热烫→打浆→调配→高 压均质→杀菌→冷却→成品 1.3 操作要点
(1) 护色: 于 0.2%的柠檬酸护色液中护色。 ( 2) 热 烫 : 香 蕉 果 肉 在 92 ~100℃ 的 热 水 中 热 烫 2min。 (3) 打浆: 加入香蕉果肉质量 0.5%的柠檬酸和维生 素 C, 柠檬酸∶维生素 C 为 2∶1, 然后用等量的水打浆。 (4) 调配: 把脱脂奶粉、 白砂糖、 稳定剂、 香蕉汁 和水等按一定的比例调配。
表 1 感官评定标准
等级 色泽(25 分)
滋味和气味(50 分)
组织状态(25 分)
20~25 分 微 黄 45~50 分 具 有 浓 郁 的 香 蕉 及 鲜 20 ~25 分 呈 均 匀 85~100 色,色泽均匀 奶混合清香滋味和气味, 甜度 的液体, 无凝块,
适中,无异味
无黏稠现象
15~20 分 偏 乳 40~45 分 具 有 香 蕉 及 鲜 奶 混 合 15 ~20 分 呈 较 为 70~85 白色, 色 泽 较 的清香滋味和气味, 甜度较甜 均匀的液体,无凝
离 心 20min, 弃 去 上 部 溶 液 , 称 量 底 部 沉 淀 物 质 量 , 利 用下式计算沉淀物含量。
沉淀率=[沉淀物质量(g) / 10mL 料质量(g)]×100%
2 结果和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图 1 原料对感官品质的影响
由图 1 可知: 香蕉原汁的添加量为 20%、 白砂糖的 添加量为 6%、 脱脂奶粉的添加量为 6%时, 感官鉴评得 分最高, 各曲线达到顶点。 因此单因素试验证明香蕉原 汁 、 白 砂 糖 、 脱 脂 奶 粉 的 添 加 量 分 别 为 20%、 6%、 6% 最适合。
为了确定香蕉乳饮料加工工艺的最佳稳定效果, 根 据 CMC、 海藻酸钠和琼脂单因素试验结果, 确定各因素 试验水平, 安排因素、 水平进行正交试验。 按照因素和 水平安排, 采用 L9 (34) 进行正交试验, 结果见表 3。
由表 3 可知: 从沉淀率来看, 处理 8 沉淀率最低, 稳定性最好, 最优水平组合为 A3B2C2。 由 R 值分析可知,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主次分别为 A>C>B, 即 CMC 含量> 琼脂含量>海藻酸钠含量。 因此可以确定, 香蕉乳饮料
表 2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得分
验 香蕉原汁 白砂糖 脱脂奶粉
滋味、 组织
色泽
号 A(%) B(%) C(%)
气味 状态
总分
1 1(16) 1(4)
3(8)
20
42
22
84
2
1
2(6)
1(4)
18
46
23
87
3
1
3(8)
2(6)
18
43
23
84
4 2(20)
1
2
20 42
23
85
5
2
2
3
17 48
24
2011.09 ·
99
技术 Technique·食品工程
2.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香蕉乳饮料最佳工艺配方的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为了确定香蕉乳饮料加工工艺的最佳配方, 根据香 蕉原汁、 白砂糖和脱脂奶粉单因素试验的结果, 确定各 因素试验水平, 安排因素、 水平进行正交试验。 按照因 数和水平安排, 采用 L9 (34) 进行正交试验, 结果见表 2。
98
· 2011.09
食品工程·Technique 技术
(5) 均质: 50~55℃, 25~30MPa 均质。 (6) 杀菌: 95℃、 5min 热处理。 1.4 单因素试验设计 试验以对产品感官品质影响较大的香蕉原汁、 脱脂 奶粉和白砂糖作为试验因素; 稳定剂方面, 结合试验室 条件, 选定 CMC、 海藻酸钠和琼脂作为试验因素。 1.4.1 工艺配方单因素试验设计 称取或量 取 白 砂 糖 、 脱 脂 奶 粉 (2、 4、 6、 8、 10g) 和 香 蕉 原 汁 (8、 12、 16、 20、 24mL) 于 烧 杯 中 混 合 , 用 60~70℃的温水搅拌均 匀 , 定 容 至 100mL 后 均 质 、 杀 菌冷却后进行感官评定。 1.4.2 稳定剂单因素试验设计 确定最佳配方后, 分别量取 100mL 香蕉乳饮料置于 烧 杯 中 , 称 取 CMC ( 0.06、 0.09、 0.12、 0.15、 0.18g) , 海藻酸钠 (0.04、 0.06、 0.08、 0.10、 0.12g, CMC 0.09g), 琼 脂 (0.04、 0.06、 0.08、 0.10、 0.12g, CMC 0.09g), 搅 拌均匀, 经过均质、 杀菌冷却后测定其沉淀率。 1.5 正交试验设计 1.5.1 香蕉乳饮料工艺配方的优化设计 通过单因素试验结果, 确定以 A (香蕉原汁)、 B (白砂糖)、 C (脱脂乳粉) 为条件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 试 验 方 法 [L9 (34)], 进 行 感 官 评 定 , 确 定 最 佳 工 艺 配 方。 1.5.2 香蕉乳饮料稳定性的优化设计 通过单因素试验结果, 确定以 A (CMC)、 B (海 藻 酸钠)、 C (琼脂) 为条件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 [L9 (34)], 测定沉淀率, 确定最佳稳定剂组合。 1.6 感官评定方法 选定 10 人作为感官鉴定小组, 对产品色泽、 滋味和 气味以及组织状态进行品评, 最后根据产品色泽、 滋味和 气味以及组织状态进行综合评分。 感官评分标准见表 1。
范各种风险, 保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泽海. 我国转基因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研究 [J] .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21): 136.
[2] 李建科. 我国转基因食品终端产品市场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 [D] . 杭州: 浙江大学医学院, 2008.
[3] 付文佚. 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比较研究 [J] . 生态文明与环境 资 源 法 — ——2009 年 全 国 环 境 资 源 法 学 研 讨 会 ( 年 会 ) 论 文 集 [C] . 2009: 322~3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