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产品出口现状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解放军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研究
专 业: 经济与行政管理 队 别: 27队 学生姓名: 郑咏诗 指导教师: 曹超 完成时间: 2011年5月24日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研究 目 录
引言·······························································1 一.我国出口农产品自身存在的问题···································1 1. 初级农产品质量差,加工增值程度低,缺乏国际竞争力············1 2.有的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缺乏优势···························2 3. 卫生检疫问题导致出日不畅····································2 二.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外在因素···································2 1. 人民币升值增加农产品企业压力································2 2. 农产品出口遭遇着“绿色壁垒”································2 3.出口体制不顺,国内企业盲目竞争于出口不利·····················3 4. 出口得不到政策性金融支持····································3 三.解决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的对策···································3 1. 加强农业国内支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4 2. 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培育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农业经营主体·······4 3. 继续发挥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积极实施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 ·······························································5 4. 依靠高新科技和规模经营,降低单位农产品成本··················5 结束语·····························································6 参考文献···························································7 致 谢······························································8 摘 要: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但目前尚有一系列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如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问题、政府支持政策不完善,受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及反倾销措施限削等内部和外部问题。尤其是受当前金融风暴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呈继续扩大趋势。本论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如何克服现存问题,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 出口现状 绿色壁垒 出口对策 前言 中国既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农产品的稳定对中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农产品出口贸易在整个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加入WTO之初,曾有不少人士担忧中国农产品将遭受来自国外农产品的强劲冲击,因而动摇中国的国本。加入WTO以来的十年多时间里,中国农产品在挑战中发展了自己,出口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农产品出口可以高枕无忧了,在WTO冲击下,脆弱的中国农产品出口也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开放度的进一步扩大,农产品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复杂,应对工作更艰巨。为此,我们需要全面的理解农产品的出口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我们目前存在的差距,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才能确保农产品稳步健康发展。[1] 一、我国出口农产品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都呈负增长,进出口逆差较大,一方面这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由土地密集型产品向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农产品出口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初级农产品质量差,加工增值程度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受我国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国虽然具有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但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却很低,许多环节都没有与国际接轨,因此许多农产品质量都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例如2001年1-7月我国大米出口比上年同期减少了76万吨,其中对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就减少了68万吨。一方面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政策和供求关系有关,另一方面 也是由于我国大米品质低劣和加工水平较低等原因,导致大米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市场不能保持;棉花也存在同样的劣质和加工程度低的问题。 (二)有的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缺乏优势 由于缺乏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管理以及受种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我国许多农产品生产成本都很高,价格上缺乏比较优势。例如2001年食用油虽然出口量同比增长了50%,但是出口额同比反而下降了4%;大豆由于没有价格优势,己经使我国由世界最大出口国变成最大进口国。 (三)卫生检疫问题导致出日不畅 我国本来在畜产品出口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生产、加工和卫生检疫方面的问题较多,使我国畜产品出口不畅。[2]过去欧盟、俄罗斯等国都曾经发生过禁止从我国进口畜产品的情况,2001年受周边国家(地区)禽流感的影响,我国禽类产品对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的出口也大受打击。另外,我国蔬菜生产也有优势,然而由于农药残留较高,在对欧美、台湾省等地的出口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二、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外在因素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自入世以来出现了转折性变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中国农产品继续保持比较优势、出口潜力较大的同时,目前还存在一些影响农产品出口的突出问题。 (一)人民币升值增加农产品企业压力 自今年6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短短三个多月时间,人民币升值幅度达%。截至10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再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受此影响,水海产品、蔬菜、水果和茶叶等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将有所下降,出口或受影响。目前,由于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处于微利生存状态,利润率仅维持2-3%左右。随着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加快,农产品出口企业处境将更加艰难,同时,以美元结算的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3] (二)农产品出口遭遇着“绿色壁垒”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制订较高的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而我国农产品质量大多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入世后,我国一些农产品就因为农药、化肥残留较高而被一些国家禁止进口, 有的农产品则因为难以得到进口国的质量认证及其包装标签认可而不能出口。在这方面受阻最重的当属畜产品,其主要原因:一是检验检疫标准提高,检验指标范围扩大。如欧盟从2002年初,因在我国出口的兔肉、鸡肉和冻虾等产品中检测出含量为200mg/kg的氯霉素而停止从我国进口该产品,而上述氯霉素含量在国内则无法测出。“绿色壁垒”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4][5] (三)出口体制不顺,国内企业盲目竞争于出口不利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贸易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开放的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农民要适应国内市场经济的变革尚需时日,何况与国际市场接轨。这种生产与贸易相分离的状况,不仅使农民利益受损失,而且也不能使农民了解国外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另外由于出口企业之间盲目竞争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许多问题。例如今年日本 对我国大葱和蘑菇采取了"进口限制"措施,名义是因为我国出口价格太低,冲击其国内市场,有倾销倾向。我国虽然没有倾销的倾向,但是我国对日本出口的上述农产品价格的确存在不断走低的事实,这主要是出口企业相互竞争,自相压价造成的,因此虽然对日本出口量增长较快,但是出口值增速明显落后,使我们的利益也受到影响。
(四)出口得不到政策性金融支持 通过设立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向进出口提供金融支持的做法一向为世界各国所采用。出口信贷虽然日趋商业化,但一般都仍以政支持为后盾,政府作为出口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具有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出口信贷都为扩大本国出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鼓励出口的政策性优惠信贷,除了规模和力度偏小之外,主要是支持范围过于狭窄,重点是支持对机电产品和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而农产品的出口得不到出口信贷的支持
三、解决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的对策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了出口大幅下降,价格低位运行,市场风险加剧,企业利润下滑,贸易摩擦增多,质量信用危机等的不利局面。这需要政府、企业、协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而保持农产品出口增长。我国应该积极主动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发展规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