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1.累进税率下,固定资产折旧采用( A )法使企业承担的税负最轻。
A.直线摊销 B.年数总和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无所谓2.有时加速折旧反而会加重企业的税收负担,例如( A )A、当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初期恰好可以享受定期免税政策时B、当企业固定资产数额相当巨大时C、当企业固定资产平均折旧年限很长时D、当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净残值过大时3.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筹划错误的是( D )A、一般来说,非居民企业负担有限纳税责任,税负低于居民企业B、在投资初期分支机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比较大,宜采用分公司的组织形式,其亏损额可以和总公司损益合并纳税。
C、当公司经营成熟后,宜采用子公司的组织形式,以便充分享受所在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D、从总体税负角度考虑,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一般要高于公司制企业,因为后者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4.站在节税角度,下列税款筹划说法错误的( D )A、和直接收款相比,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可以起到延迟纳税的效果B、买断方式代销时委托方节约增值税支出,受托代销企业税负增加。
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筹划,实际中可通过调整金额弥补代理企业损失C、销售折扣销售方式缴纳增值税较多,尽量少采用D、收取的押金超过二年以上的计缴增值税,但可得到延缓一年纳税的好处。
5. 下列关于费用筹划方法错误的是( C )A、通过选择存货计价方法而改变销货成本,进而实现递延纳税B、当期亏损或者处于减免所得税期间,延迟确认费用,延缓费用到后期实现。
C、当企业盈利时,推迟确认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减少所得额D、应尽量向金融机构贷款,以免遭税收机关对超额利息的剔除6.下列关于土地增值税筹划手段错误的是( D )A、将可以分开单独计价的部分从整个房地产中分离,减少应税收入。
B、销售精装房分别签订购房合同和装饰装潢合同。
C、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占扣除项目金额达到21%的,可以适当降低价格以减增值额。
D、假设房地产开发企业支付土地出让金成本较高,开发成本也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按项目分摊利息支出,获得大的扣除。
7.某企业通过测算,认为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更合适,其采用税务筹划技术是( C )A、减免税技术B、分割技术C、税率差异技术D、会计政策选择技术8.为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有多种方法,下列方法中合法的是( A )A、向公益事业捐赠一定数额的款项B、多计提费用C、少结转产品成本D、少计收入9. 刘某是北海当地有名的文化人,隔几天就在某报刊上发表文章,篇酬1000元,平均1个月10篇。
假定其月收入10000元既定的情况下,如下4种选择的个人所得税负最轻的是(B )。
A.正式记者B.自由撰稿人,文章分篇发表C.与报社订协议,按报社要求提供文章D.自由撰稿人,文章连载10.纳税筹划最重要的原则是( A )A、守法原则B、时效性原则C、财务利益最大化原则D、风险规避原则11.在税负能够转嫁的情况下,纳税人并不一定是( A )A、实际负税人B、代扣代缴义务人C、代收代缴义务人D、法人12.税负转嫁的筹划通常是借助( A )来实现。
A、价格B、税率C、纳税人D、计税依据13.在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中,常常会发生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业务宣传费超过开支标准不得在税前抵扣的情况。
如果将销售部门设为独立的销售公司,相当于在集团公司销售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最多可以多抵扣( C )的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业务宣传费。
A、2%B、8%C、一倍D、两倍14.在低税率地区设立的分支机构适宜选择( D ),这样可以享受低税负待遇。
A.分公司 B.母公司 C.总公司 D.子公司判断题1.通货膨胀时期,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存货计价方法上优选采用先进先出法。
(×)改:加权平均法2.折扣销售和销售折扣的增值税处理是不一样的,折扣销售符合条件可以扣除,而销售折扣是融资理财费用不可以扣除。
(√)3.企业组织运输的方式可以自由选择,外购其他单位运输劳务按照发票金额的7%抵扣,自有运输工具所耗费的油料、修理费用不能抵扣。
(×)4.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
(√)5.企业可以通过增设机构的方式加大商品流转总额,从而增加企业集团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限额。
(√)6.简述题第一章1.何为税务筹划?试述税务筹划的意义?P2税务筹划是纳税人依据所涉及的税境,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规避涉税风险,控制或减轻税负,以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与安排。
P3意义P7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人在法律允许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所取得的收益应属合法收益。
税务筹划具有合法性、筹划性、目的性、风险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2.纳税人为什么要进行税务筹划?其目标是什么?P8主观动因和客观动因 P9目标3.税务筹划应遵循哪些原理、原则?税务筹划有何特点?P114.简述税务筹划的基本手段与方法。
P14基本手段:节税、避税和税负转嫁计算题第三章P120案例一:某企业有闲置资金500万元。
已知:当期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1.85%,国家发行的三年期国债利率为3%,国家发行的三年期重点建设债券年利率为4%。
要求:分析该企业应该如何运用这笔闲置资金?从税前本息和看,方案四收益最高,但是由于国债利息免税,因此方案三的税后收益最高。
案例二++++从投资收益现值、税后收益现值、净现值、投资回报率来看,项目A都优于项目B,应选择项目A。
案例三:+++++从投资收益现值、税后收益现值、净现值、投资回报率来看,项目甲都优于项目乙,应选择项目甲。
第四章P153案例1、方案1:双方签订的是购销合同,A公司应交增值税=50÷(1+17%)×17%=7.26万元;方案2:双方签订的是代销合同,A公司应交营业税=50×5%=2.5万元。
因此,方案2为A公司更节税。
案例2、方案1:商品八折销售:(1)增值税=100×5÷ (1+17%)×17%-65×5÷ (1+17%)×17%=72.65-47.22=25.43(元);(2)城建税=25.43×7%=1.78(元);(3)教育费附加=25.43×3%=0.76(元)。
三项合计应纳税=25.43+1.78+0.76=27.97(元)(4)企业所得税:利润额=100×5÷ (1+17%)-65×5÷(1+17%)-1.78-0.76=147.03(元)企业所得税=147.03×25%=36.76(元)(5)税后净利润=147.03-36.76=110.27(元)(6)税金合计=27.97+36.76=64.73(元)方案2:附赠赠品(1)销售商品增值税=500÷(1+17%)×17%-65×5÷ (1+17%)×17%=72.65-47.22=25.43(元);赠送40元的商品视同销售,应纳增值税:40÷(1+17%)×17%-26÷(1+17%)×17%=2.03(元);合计增值税=25.43+2.03=27.46(元)(2)城建税、教育费附加=27.46×10%=2.75(元);三项合计应纳税:27.46+2.75=30.21(元)。
(3)企业所得税:会计利润=500÷(1+17%)-65×5÷(1+17%) -26÷(1+17%)-2.75=127.35(元)应税所得额:买一赠一是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但在所得税计算中不属于无偿捐赠,不按非公益救济性捐赠处理。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127.35(元)企业所得税=127.35×25%=31.84元(5)税后净利:127.35-31.84=95.51元(6)税金合计:30.21+31.84=62.05(元)方案3:返还现金,不得抵减应税收入。
(1)销售100元的商品增值税:=500÷(1+17%)×17%-65×5÷ (1+17%)×17%=72.65-47.22=25.43(元) (2)城建税、教育费附加25.43×10%=2.54(元);三项合计应纳税:25.43+1.78+0.76=27.97(元)(3)企业所得税:利润额=500÷ (1+17%)-65×5÷(1+17%)-40-1.78-0.76=107.03(元)企业所得税:[500÷ (1+17%)-65×5÷(1+17%)-1.78-0.76] ×25%=147.03×25%=36.76(元)(4)税后净利:107.03-36.76=70.27元(5)税金合计:27.97+36.76=64.73(元)〖分析〗在上述三种方案中,方案一的税后净利最多,上缴的各种税金最少,所以方案一最优。
但若商场想出尽库存或滞销商品,则可能选择其他方案。
案例3、若保持现状,该制药厂全年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0-80×200÷(200+800[ 假定800万元为不含增值税的销售收入])=64万元,该制药厂该年度应交增值税为800×17%-64=72万元。
若购入货物用于抗菌类药物的进项税额高于64万,那么单独设立一家制造厂对于该制药厂而言也就意味着可以多抵扣进行税额,增值税的税负会降低。
第五章案例1A公司自2009年1月1日开始筹建。
2009年2月从国内供应商购进机器设备585万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款85万元。
A公司2009年3月开始生产时还没有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预计2009年5月可以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分析要求:结合现行税收法规,A公司购进该设备应如何进行税务筹划?案例分析:2009年2月,A公司购买固定资产尽管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但由于当时还没有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
A公司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应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果按照税法不低于10年折旧,通过折旧每年少缴企业所得税2.125万元(85÷10×25%),该企业税收上的损失为:85万—2.125万×10=63.75万元。
节税的筹划方式: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在设立时,一般多会遇到上述问题,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避免税收上的损失。
1.尽快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设备在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之后购买根据国税发[1994]59号文、国税发明电[2004]37号文规定,除新办小型商贸批发企业以外的企业,都可以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