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共4页
小学科学教育中要注重生活化教学
一、教育意义
小学科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基础性学科,它是通过各
个领域中不同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从生
活中发现科学知识的存在。由于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正处
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想象力与思维非常活跃,生活
科学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将学生的
学习轨迹与生活轨迹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
的科学知识。生活科学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利用
生活中的规律和常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其中的科学成分。
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
识与探索精神。
二、存在问题
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仍然充当主角,占据主体
地位,教学内容枯燥、抽象,教学气氛沉闷、乏味,学生
上课打盹、搞小动作的现象普遍。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存
在照本宣科的问题,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按照教材和教学大
纲的要求进行,缺乏知识的有效延伸,与生活联系不够紧
密,脱离了实际生活。造成学生听课兴趣不高,难以实现
培养探索能力的教学任务。导致这种教学现象的原因包括
以下几点:首先,教师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准确判断,
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不相适应,纯理论性的知识让学生理
解起来晦涩难懂。其次,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导
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与现代
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面对这种教学问
第2页 共4页
题,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方法,创新和完
善教学模式,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策略
1、对生活中的科学进行了解。围绕生活、了解生活是
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基础,首先要对学生身边的科学现象加
以思考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1)鼓励学生多问“为
什么”和积极思考。小学生的一个行为特点是喜欢问“为什
么”,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现
象加以思考。例如,为什么有时候冰棍会冒出白色气体?
为什么澡堂的天花板上会挂满水珠?在北方,为什么夏天
下雨,而冬天会下雪?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
生们自主思考,提高学生们对生活现象的探究意识。(2)
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实践探索。探究活动是观察、分析、
思考与总结的过程,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很多
学生并不是不喜欢动脑,而是缺少正确的引导与指导。教
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时间与空间,关注学生们
提出的科学现象,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现象背后的科学知
识。例如,一些孩子会问:为什么家里的铁锅会生锈?还
有的孩子问:为什么通过电话能够听到对方声音?这些问
题的提出,说明学生有探究的欲望,教师要正确引导学
生,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2、将科学教育生活化。小学科学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
相关,要实现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应树立生活
化的教学理念,认真贯彻执行教学实践任务,为学生营造
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应加强对教材的
有效性延伸,使小学生拓宽思维与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提
升科学意识,掌握科学知识。(1)将教育环境科学化。学
校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学生在学校学习和成长,校园
第3页 共4页
环境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科学
探究意识,教师应改变严肃的教育环境,设计一些具有丰
富意义的文化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并体验科学知识带来
的乐趣。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将学生
分为几个兴趣小组,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在一起
共同探索与分享学习经验,促进科学知识的学习。(2)教
学与活动服务于科学教育需求。小学生个性活泼好动,很
多教师苦恼于怎么让小学生端端正正坐在课堂中学习,与
其这样,不如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天性,通过开展各种各样
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与思考中自主探索知识,这种
方式所得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会更加有效。同时,教
学活动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科学教育更多的应该是走
进自然,走出课堂,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神奇。
另外,教师应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不仅仅局限于
班级活动,可以通过联谊或开展科普活动等形式,拉近班
级与班级的距离,普及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让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更好的完成知识的学习。
3、在生活中让学习成果得到巩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
入贯彻,新课标在小学教学中的施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
作者意识到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的必要性。小学科学教育的
目的是让孩子们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与兴趣,增强科
学意识,探索科学奥秘,用知识解释周围的科学现象。因
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巩固学习成果,并将知识运
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对于孩子好奇的问题,例如:下雨打
雷不要站在树下,冬天湿衣服晾在室外结冰后仍然可以晾
干,从冰箱拿出的汽水冒白气等等,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
背后隐藏着无数的科学知识。师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交流对
于知识的巩固与记忆有很好的效果,教师应注重日常与学
第4页 共4页
生的交流,鼓励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教师就可以利
用这些生活现象与常识,鼓励与引导孩子们深入探索,巩
固课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