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科学论坛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张艳杰 

(黑龙江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摘 要:为了提高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生产过程中的成品率,相关研究者将该注射液中的可见异物作为其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对其进行 

正交设计实验选择出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通过这一试验发现,在对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生产之前,采用的金属络合剂EDTA.2Na的浓度为 2‰,密闭循环的生产温度为40"C、其密闭循环时间为20min、其灌装温度为40 ̄C、氯化钠浓配加药用炭量为3%,通过这一方法生产出的乳酸左氧氟沙星氯 

化钠注射液可以有效的降低可见异物的含量,提高了药品的成品率与其生产效率。 关键词: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优化措施;成品率 

药品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特殊商品,其生产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安全性 及疗效。在注射剂药物生产过程中,可见异物是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只 

有对可见异物的有效控制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药品的生产质量,才能够保 证用药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目前,人们相当重视注射液生产中可见异 

物,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在实际工作中,生产环境、生产设 备、操作手段、原辅料、包装材料等都会导致注射液中的可见异物无法控制, 影响到其生产质量。 

一、左氧氟沙星及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概述 

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日本相关 专家开发并研制出氧氟沙星的活性左旋体,这种药物的抗菌活性约为氧氟 

沙星的两倍,也就是说,在l临床使用中,医师对活性左旋体的总用量只有左 氧氟沙星用量的1/2。在实际工作中,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由于具 

有使用方便、较好的医疗效果等优点,受到医学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并将其 广泛应用在临床试验中。 制药企业在生产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 

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负责人对生产的药物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可 见异物,无法达到其生产的质量,不仅浪费了时间,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 

失,也对用药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鉴于此,为了提高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的成品率,我们需要对其生产工艺进行 

改进与优化,降低药品中的可见异物从而保证药品生产及成品的安全性,从 而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 

二、仪器及试剂的选择 1、仪器的选择:在本文中为了提高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 

的质量,我们需要对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与优化,可采用的仪器有:Wa— ters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AL204电子天平、PH值测量计等。 

2、试剂的选择:乳酸左氧氟沙星、EDTA-2Na、氯化钠、活性炭和乳酸 等。 三、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1、新旧药物生产工艺的对比与分析 (1)处方:采用左氧氟沙星计称量600g乳酸左氧氟沙星、1800g氯化钠、 

乳酸适量、注射用水200L。 (2)旧的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生产工艺 

首先,采用浓、稀两步配制法将氯化钠直接放置到适量的注射用水当中 溶解,经过测量,其溶液当中氯化钠的含量为15 ̄20%,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 

药用炭,再将其放置在70 ̄80"C的环境中进行保温15分钟,此时溶液中的炭 脱离,将其放置在稀配罐当中;其次,在浓配罐当中掺入适量的注射用水,要 

求将其温度控制在40 ̄(2左右,此时也就需要在其中加入适量的600g- ̄L酸左 氧氟沙星以及适量的药用炭,将其搅拌均匀后需放置在一旁静止15分钟。再 

次,将这一乳酸左氧氟沙星溶液直接放置到稀配罐中,并对其进行脱炭与过 滤,将药物的PH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再在稀配罐中灌满注射用水,并 

用相应的钛棒对其进行搅拌均匀。当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制备完 成之后,我们就需要对其中的可见异物进行严格检查,等到检查合格之后将 

其装在一个容量为100ml的玻璃瓶当中,对其进行灭菌之后也就获得成品。 

(3)新的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 

首先,药物的配制方法与前述的配制方法相同,不同的是配制罐及其管 道在生产前用0.2%o(g/v)的EDTA-2Na溶液进行密闭循环30min。药液采用 

钛棒进行搅拌与过滤。最后获得成品。配制好的药液在配制罐及药液输送管 道内保持在40—50%3内保温循环。 

2、金属络合剂对产品可见异物的影响 药品生产所用配制罐和管道人多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而不锈钢在一 定的温度、酸度等条件下有可能使部分金属离子进入药液,而金属离子对某 

些药物具有催化作用,使药品变质,因此,须控制药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金 属络合剂EDTA--2Na ̄与多种金属进行络合,并且与金属离子络合的稳定 

常数较人,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能避免或者减少金属离子对药物的不良影 响。 

金属络合 ̄EDTA一2Na对可见异物的影响,在这里只考察生产前是否 使用0.2%o(g/v)浓度的EDTA--2Na注射用水溶液对316L不锈钢配制罐和管 

道进行密闭循环对可见异物的影响。在生产环境和工艺条件相同条件下,生 产6批规格为100mL:O,3g的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前三批生产前用 

O.2‰(g/v)的EDTA--2Na溶液对配制罐和管道进行密闭循环20rain,后三批 生产前不进行此操作,对六批产品的可见异物废品统计情况,结果显示,进 行密闭循环三批样品较未进行密闭循环的总废品数和可见异物废品数都有 

所减少,而可见异物占总废品的比例也呈现同样的趋势。由此可见,生产前 是否用0.2%o(g/ ̄EDTA--2Na溶液对配料罐、管道进行密闭循环对产品的废 

品数和可见异物废品影响很人,EDTA一2Na溶液密闭循环可使产品可见异 物明显下降。 

3、灌装温度对可见异物的影响 为了考察灌装温度对产品废品的影响,设计了分别采取400C,500C, 

600C,70%3的灌装温度进行试验,其余生产条件按照改进前生产工艺进行。 对试验产品的可见异物废品统计情况可以看出,采用400C,500C,600C, 

70 ̄(2不同的灌装温度后,每批产品总废品数维持在120瓶,而可见异物废品 数除了700C灌装条件下为102瓶外,其余三个灌装条件生产产品可见异物 

废品数基本维持在90瓶。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生产工艺中的灌装温度区间为 40 ̄(2至600C时,对产品可见异物影响基本保持不变,而灌装温度达 ̄IJ70 ̄C 

时,总废品数和可见异物废品数较灌装温度低于70"C时,都有所升高,故在 实际生产中,配料和灌装温度采用4O一5O℃为宜。 三、讨论 通过上述,简单介绍了乳酸左杨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的优化措 

施,经过时间证明,这一优化方案符合当前国家对可见异物的规定范围,相 对于过去的生产工艺而言,新的生产工艺能够有效的提高药品生产的成品 

率,并且操作比较简便,提高了其生产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生产工艺 必然会被推广,从而保证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的质量,保证用 药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1孔薇.HPLC法测定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含量 安徽医 药.2010(10) f2]RIJ巧宁.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丹参(冻干)粉剂存在配 伍禁忌【玎.吉林医学.2010(1 4) 

『3]何进,顾明业,王冲 学惠.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内控质量标准的制 

定Ⅱ】.中国药师.2009(07) 

253 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