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波北斗公共位置服务平台建设建议书草稿

宁波北斗公共位置服务平台建设建议书草稿

宁波北斗公共位置服务平台建设 建议书(简版/草稿) 浙江众华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 1.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 1.1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简介 现今,经过国际认可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总共有四套:美国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中国北斗系统(Beidou/BD)和欧盟伽利略系统(Galileo)。其中,美国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已经完成全系统组网与全球覆盖,伽利略系统由于欧盟预算等原因并未正式组网运营。 北斗系统是我国军方发起的战略性项目,系统现由总参谋部与总装备部进行管理,并向数个企业发放了北斗民用相关资质,鼓励北斗系统在全社会的民用化发展。 我国北斗系统现已发射并组网16颗卫星,服务范围已覆盖到我国全境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是全球第三个已经运营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系统计划发射35颗并覆盖全球,其设计定位精度10米,与GPS和格洛纳斯系统同等,但由于使用了最新的卫星制造技术与元器件,其信号质量及寻星时间都优于国外系统。同时,北斗系统作为全球唯一具有主动式定位能力(RDSS)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支持其它系统不具有的卫星短报文通讯功能,能够弥补我国在卫星通讯能力上的不足,保障我国国防、社会及各行业的安全。 1.2 北斗卫星应用产业 目前北斗国际推广主要通过政府间的合作与援助,最终达到以商业合作的方式来使用北斗系统。大多数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是针对公用车辆、智能旅游、军事和测绘等领域的政府主导应用。但是,自2012年12月底北斗二代定位服务正式试运行以来,引领激活了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对基于位置服务的信息化的刚性需求,中国民用市场与行业应用市场无限广大的市场逐步展现出巨大的商业魅力。 北斗卫星应用产业作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广泛应用于测绘、通信、航空、水利、渔业、交通、物流、森林防火、军事、减灾救灾、公共安全和车联网等诸多领域。《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办发〔2013〕97号)规划到2020年,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1.3北斗公共位置服务平台 基于北斗的公共位置服务系统是通过建设跨部门、跨行业的基于北斗的公共位置数据的采集、汇集、存贮、交换、同步、共享和分发的开放性平台,有利于实现与其它位置信息相关属性数据的融合,为政府部门、行业机构、企业等提供各类基于北斗的位置数据服务。这使得各部门、机构与企业可以通过整合本平台资源,更加快捷与便利的使用开放的位置数据,并整合进各自的系统、产品与服务中,避免社会各界的重复开发问题,节省社会资源,降低行业下游的进入门槛。 平台通过建立数据接口标准,实现与各行业基于北斗应用系统建立互联互通,共享基于北斗的位置数据资源,将大大提高北斗位置数据服务能力与效率,并规范宁波市及浙江省各位置、导航与卫星应用服务相关行业的信息化。 平台的主要作用有: 1) 系统化加强政府部门对各行业位置信息的监管 平台集中收集与管理社会内各行业、各领域的位置相关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为政府部门的行业监管任务提供决策支持,节省行政开支,降低工作量,提高监管水平与效率,协助电子政务的智能化发展。 另外,平台具有专业的数据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对北斗位置与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安全保护和管理。为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提供统一的数据和信息保密服务。

2) 解决宁波市及浙江区域内各位置服务数据孤岛问题 如今,我国各行业、产业与领域均面临着基于位置服务的信息化改革、升级与转型。由于各行业拥有不同的信息平台、信息化水平与信息化标准,造成了跨行业、跨领域的位置信息共享困难,各行业、产业与领域面临位置信息与服务的孤岛问题。公共位置服务平台(平台)的建设,将集中解决这一问题,统一各行业、产业与领域的位置服务信息标准,并协助跨行业、跨产业、跨地域、跨领域的位置信息共享与分享。以求加快各行业、产业与领域基于位置服务的升级与转型,杜绝社会资源的重复投资,以专业的位置服务能力与技术协助各行各业的稳定发展。

3) 降低中小型行业和企业使用位置服务的门槛,加速行业转型 公共位置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专业的位置信息服务与相关增值服务,为资源不足的中小型行业和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位置信息支持,降低位置信息服务的使用门槛与成本,加速中小型行业和企业的转型与发展,提高中小型行业与企业的竞争力,节省社会资源与位置信息服务成本。

4) 加速区域智能化发展 作为各行业、产业、区域和领域信息化与智慧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服务,公共位置服务平台的运营将加速区域内各重要行业和领域的智能化发展,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能物流、高级供应链、智能国土资源监测。

5) 为政府及社会提供大众位置服务支持 公共位置服务平台的位置信息服务将为政府及社会内的大众性领域提供保障与支持。配合多种穿戴传感设备,支持老人、儿童、病人等特殊人群的监控,为特殊群体的紧急救助提供支持。

6) 为消费类电子产品提供位置服务 消费者可以通过各类设备访问本公共位置服务平台(中心)公布的第三方位置信息数据,同时享受智能商务、个人资产管理、乘用车管理等各类位置信息增值服务。 1.4 承接企业 经过对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的深入理解与拓展,北京众华原创科技有限公司在宁波市设立浙江众华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动宁波和浙江省北斗卫星应用领域发展,为省、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母公司北京众华原创科技有限公司是具有国军标质量体系认证资质、安全保密资质、武器装备承研单位资质、军工生产许可资质的军工企业,同时也具有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和北斗民用分理服务试验资质。 公司承担了军队北斗一号、二号终端项目的研制任务,是全军边防导航装备、全军野战通信网北斗定位授时系统的唯一承制、供应和运营服务的单位,在北斗产品的研制工作的进度和技术水平居同业领先。同时,北京众华原创科技有限公司还承担超短波接收机装备、野战通信电源系统、北斗位置运营服务中心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供应保障任务。 近三年来,公司遵照中央领导关于军民融合的产业要求,在国家北斗重大专项办公室的支持下,承接了广西省北斗重大专项,在广西省积极开展广西省北斗产业园区、广西公共位置服务平台、广西终端质量检测平台和一系列北斗行业应用项目建设。同时,公司还在北斗专项办公室与工信部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公安部、海关总署、民航总局、国家电网等行业的重大项目。 2. 实现国家战略的要求 2.1 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要求,涉及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卫星导航领域如果过分依赖国外机构提供的卫星导航服务,一旦对方出于政治、军事目的,有意在一个区域内关闭或者降低导航定位精度,造成的混乱和损失将难以估量。因此,中国必须自主研发卫星导航体系。 2.2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既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又能带动计算机、通信、汽车电子、微电子制造、软件、地理信息等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新的信息产业链,具有很强的产业辐射和拉动作用。 2.3 国家对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要求 《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办发〔2013〕97号)指出:加强卫星导航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具有极强产业联动性,能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带动消费电子产业升级,推动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发展。 3. 项目建设的意义、优势和目标 3.1项目建设的意义 3.1.1 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宁波市是我国第一批列入智慧城市试点的城市。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项目,北斗公共位置服务平台和相关应用对推动城市的智慧化,和智慧型行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该平台是《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的构建智慧物流体系、智慧制造体系、智慧贸易体系、智慧公共服务体系、智慧社会管理体系、智慧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应用与智慧物流、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港口、智慧文化、智慧通关转关等一系列行业应用中。 3.1.2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北斗卫星应用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将大幅度提升宁波市及周边地区信息产业的层次和规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将给本地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估算,本项目提供的芯片、模块、终端、应用系统及公共位置服务产品,在平台和两至三个行业应用投入运营后,将直接带来年产值2亿元以上,简介带动年产值6亿元以上。把宁波市场资源整合为产业资源,通过本地化设计、制造和服务,解决青岛2000人的就业。在平台与行业应用覆盖浙江省后,年产值达到5亿元,带动产值15亿元。 作为中国沿海大城,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前沿领域,建设宁波北斗公共位置服务平台,发展北斗卫星应用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维护地区的贸易稳定,并能够为解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跨国犯罪等多种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1.3公共安全需要 宁波市通过建设北斗公共位置服务平台和相关应用,能够继续增强对“两客一危”、出租车、公交车等交通运输安全重点对象监管力度,能够完善对企业物流、集装箱运输、海关及保税区货物的监测与管理手段,能够提升各种地质和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预测水平和对对矿区、公路、铁路、水利工程、桥梁、浅滩等一系列地质灾害易发工程的检测水平,并辐射到浙江省相关矿区、。 3.1.4促进北斗卫星应用的区域发展 2013年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提出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加快北斗导航定位服务民用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发展北斗产业在行业与消费领域的发展。宁波市发展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即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又可以带动各行业的发展。 3.2项目建设的优势 3.2.1海港区位优势 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宁波市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引领工程第一项为发展海洋高技术。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和已经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发展港口高技术化、海洋装备、现代海洋渔业、现代海洋服务等领域技术海洋高技术产业部分领域。初步形成了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为主导,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为引领,以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为基础,以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等为支撑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3.2.2平台建设时机优势 截至2012年底,覆盖全国和亚太部分地区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国务院最新规划和国家发改委最新文件同时要求加快推进北斗公共位置服务平台的建设。本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以该平台为基础的行业应用推广蓄势待发,目前是通过发展北斗卫星应用产业达到区域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最佳时机。 3.3项目建设的目标 宁波市北斗公共位置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充分利用宁波市及周边区域现有网络通信环境,认真吸取现有北斗应用平台开发经验,积极引用“国家位置网”和“基于北斗的位置服务核心支撑系统”研究成果和基于“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建设区域一体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北斗卫星导航位置服务体系,从而为各行业、区域的北斗应用提供关键技术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