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的珍稀动物》教案

《我国的珍稀动物》教案

1 / 4
第十节 我国的珍稀动物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物,以及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
2.向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
3.关注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增强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自觉性。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挂图——我国珍稀的动物。
学生准备 每人搜集一两种珍稀动物的图片或资料。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搜集的我国珍稀动物的资料或图片,对搜集资料多的同学予以表
扬。
2.讲述:我国动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动物。这节课,我们
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动物。(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物
(1)认识大熊猫
①出示大熊猫的挂图。
②谈话:这是什么动物?
③观察:大熊猫是什么样的?
④谈话:关于大熊猫,你知道哪些事?
⑤讲述:大熊猫又叫猫熊。
它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大熊猫体胖,长约1.5
米,身体像熊,脸像猫,所以人们称它熊猫。大熊猫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
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某些小动物为食。大熊猫生长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
地方,目前只有1000只左右。熊猫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980年,四川卧龙自
然保护区被确定为世界熊猫研究中心,专门对熊猫进行观察和研究。
(2)认识朱鹮
①出示朱鹮的挂图或投影片。
2 / 4

②谈话:你认识这种鸟吗?
③观察:朱鹮是什么样的?
④谈话:关于朱鹮,你知道哪些事?
⑤讲述:朱鹮是目前世界上最稀少的鸟之一。
雄鸟体长80厘米,雌鸟稍小些。全身羽毛白色,飞羽粉红色。头顶、额、
眼周、下嘴、脚部有朱红色,故叫朱鹮。生活在沼泽、山区溪流旁,栖息于树上。
以蟹、蛙、小鱼、田螺为食。在1981年5月以前,全世界仅发现有5只这种鸟,
号称“国际保护鸟”。1981年5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陕西省洋县又发现了7
只朱鹮。后来,又孵出了6只小朱鹮,使朱鹮的总数上升到18只。朱鹮是我国
一类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一级濒危动物。现在我国已在陕西建立了“朱鹮群体
观察站”,观察和记录朱鹮的全部生活情况。
(3)按上述方法,指导学生认识其他几种珍稀的动物——扬子鳄、金丝猴、白头
叶猴、羚牛、白鳍豚、黑颈鹤等。(这几种动物的形态详见参考资料。)
(4)提问:
①现在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的动物?
②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的动物?(有的数量极少,有的仅在我国有。)
2.指导学生认识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
(1)谈话:你知道这些动物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吗?
(2)讲解:这些动物所以这样稀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
变化,例如由于温度、湿度等变化,大片竹林死亡,熊猫的食物没有了,就会造
成熊猫大量的死亡。另一方面是人的乱捕乱杀、胡乱砍伐。由于以上两方面原
因,它们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有的已经濒临灭亡。
(3)讨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3.指导学生认识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1)讨论:怎样保护珍稀动物呢?
(2)讲述:为了保护珍稀的动物,国家颁布了法律,对捕杀珍稀动物,要进行法
律制裁。为了保护珍稀的动物,国家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里,不
准狩猎和采伐,不准破坏自然环境,使珍稀动物能很好地生存、繁殖。通过以上
措施,我国的珍稀动物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有的种类数量有所增加。但
3 / 4

是,破坏珍稀动物的事情还时有发生,我们必须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
使每个人都懂得并认真做到。
(3)讨论:假如我们这个地方飞来一只受伤的珍稀鸟,应该怎么办?
布置作业
调查:
1.当地有哪些珍稀的动植物?
2.当地有没有自然保护区?
3.当地重点保护的是哪些珍稀的动植物?
四、参考资料
1.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例如:
陆栖脊椎动物1800多种,其中爬行类300多种,鸟类1100多种,兽类400多种,
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种类的10%。淡水鱼已见记载的近600种,海产鱼1500多
种,也占世界鱼类种数的10%左右。此外,还有许多世界特有的珍稀动物,如
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由于我们过去对合理利用野生动植
物资源缺乏认识,使我国在这方面的宝贵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滥捕乱杀
而基本绝灭的鸟兽就有野马、高鼻羚羊、白头叶猴、白鹤、黄腹角雉等近10种;
长臂猿、坡鹿、虎、白鳍豚、儒艮、扬子鳄、象等20种野生动物也正处在绝灭
的边缘 野生生物的灭绝也是普遍的国际问题。据近两千年来记录的统计,有110
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已经从地球上消失
了。
2.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1) 大熊猫:亦称猫熊。哺乳动物。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
厘米。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生活在2000米~4000
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动物。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
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一
类保护动物。
(2) 朱鹮:鸟类。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位粉
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头顶、嘴基部、跗
4 / 4

蹠及裸露的下胫为红色。生活于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栖于高大乔木上,以
蟹、蛙、小鱼、田螺、甲虫等为食。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3) 金丝猴:亦称仰鼻猴。哺乳动物。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
些。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生活于2500米~3000
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
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4) 白头叶猴:哺乳动物。体长约50厘米,头小,尾较体长,四肢细长。头白,
有毛冠,体背的毛较腹面长而密。生活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中,群栖树上,
很少下地,以野果、叶、花等为食。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黑叶猴,也是一类保护动物。)
(5) 羚牛:亦称扭角羚。哺乳动物。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米,重
可达350公斤。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全身棕黄色或深棕色,眼周黑色。
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地,夜出觅食,吃青草、树枝、竹笋等。分布
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6) 白鳍豚:又称白暨豚。哺乳动物。体长1.5米~2.5米,头圆,嘴长,约30
厘米。体背面淡蓝灰色,腹面白色,鳍白色。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洞庭
湖、钱塘江中。我国特产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7) 黑颈鹤:鸟类。大型涉禽,体长约1.4米。头、颈及飞羽均黑色,尾羽亦黑
色,体羽灰白色,外观黑白分明,易于识别。主要栖息在生长较高水草的沼
泽地,以鱼、蛙、螺、虾等为食,在青海、四川西部3500米~5000米的高
山沼泽繁殖,迁徙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越冬。鹤类中唯一的高山种,我国
一类保护动物。
(8) 扬子鳄:爬行动物。长2米余,背面角质鳞有六横列。背部暗褐色,有黄斑
和黄条;腹面灰色,有黄色小斑和横条;尾部有灰黑相间的环纹。前肢五指,
无蹼;后肢四指,有蹼。穴居池塘、沼泽底部,以鱼、蛙、小鸟及鼠类为食,
冬季蛰居穴中。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我国特有,一类保护
动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