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井液润滑剂润滑性能及影响因素

钻井液润滑剂润滑性能及影响因素

钻井液润滑剂润滑性能及影响因素 国内外研究者对钻井液的润滑性能进行了评价,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与油处于润滑性的两个极端位置,而水基钻井液的润滑性处于其间。用Baroid公司生产的钻井液极压润滑仪测定了三种基础流体的摩阻系数(钻井液摩阻系数相当于物理学中的摩擦系数),空气为0.5,清水为0.35,柴油为0.07。在配制的三类钻井液中,大部分油基钻井液的摩阻系数在o.08~o.09之间,各种水基钻井液的摩阻系数在0.20~0.35之间,如加有油晶或各类润滑剂,则可降到0.10以下。 对大多数水基钻井液来说,摩阻系数维持在o.20左右时可认为是合格的。但这个标准并不能满足水平井的要求,对水平井则要求钻井液的摩阻系数应尽可能保持在0.08~0.10范围内,以保持较好的摩阻控制。因此,除油基钻井液外,其它类型钻井液的润滑性能很难满足水平井钻井的需要,但可以选用有效的润滑剂改善其润滑性能,以满足实际需要。近年来开发出的一些新型水基仿油性钻井液,其摩阻系数可小于0.10,很接近油基钻井液,其润滑性能可满足水平井钻井的需要。 从提高钻井经济技术指标来讲,润滑性能良好的钻井液具有以下优点: (1)减小钻具的扭矩、磨损和疲劳,延长钻头轴承的寿命; (2)减小钻柱的摩擦阻力,缩短起下钻时间; (3)能用较小的动力来转动钻具; (4)能防粘卡,防止钻头泥包。 钻井液润滑性好,可以减少钻头、钻具及其它配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防止粘附卡钻、减少泥包钻头,易于处理井下事故等。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动力设备有固定功率,钻柱的抗拉、抗扭能力以及井壁稳定性都有极限。若钻井液的润滑性能不好,会造成钻具回转阻力增大,起下钻困难,甚至发生粘附卡钻和日钻具事故;当钻具回转阻力过大时,会导致钻具振动,从而有可能引起钻具断裂和井壁失稳。

1.钻井作业中摩擦现象的特点 随着密封轴承的出现,改善钻井液润滑性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钻井过程中钻柱的扭矩和阻力。在钻井过程中,按摩擦副表面润滑情况,摩擦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见图4-11):

(1)边界摩擦:两接触面间有一层极薄的润滑膜,摩擦和磨损不取决润滑剂的粘度,而是与两表面和润滑剂的特性有关,如润滑膜的厚度和强度、粗糙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液体中固相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有钻井液的情况下,钻铤在井眼中的运动等属边界摩擦。 (2)干摩擦(无润滑摩擦):又称为障碍摩擦,如空气钻井中钻具与岩石的摩擦,或井壁极不规则情况下,钻具直接与部分井壁岩石接触时的摩擦。 (3)流体摩擦:由两接触面间流体的粘滞性引起的摩擦。可以认为,钻进过程中的摩擦是混合摩擦,即部分接触面为边界摩擦,另一部分为流体摩擦。在高负荷边界面上,塑性表面的边界摩擦更为突出。在钻井作业中,摩擦系数是两个滑动或静止表面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润滑剂所起作用的综合体现。 钻井作业中的摩擦现象较为复杂,摩阻力的大小不仅与钻井液的润滑性能有关,其影响因素还涉及到钻柱、套管、地层、井壁泥饼表面的粗糙度;接触表面的塑性,接触表面所承受的负荷;流体粘度与润滑性;流体内固相颗粒的含量和大小,井壁表面泥饼润滑性;井斜角;钻柱重量;静态与动态滤失效应等。在这些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钻井液的润滑性能是主要的可调节因素。

2.钻井液润滑性的主要影D向因素 影响钻井液润滑性的主要因素有:钻井液的粘度、密度、钻井液中的固相类型及含量、钻井液的滤失情况、岩石条件、地下水的矿化度以及溶液pH值、润滑剂和其它处理剂的使用情况等。 (1)粘度、密度和固相的影响 随着钻井液固相含量、密度增加,通常其粘度、切力等也会相应增大。这种情况下,钻井液的润滑性能也会相应变差。这时其润滑性能主要取决于固相的类型及含量。砂岩和各种加重剂的颗粒具有特别高的研磨性能。 钻井液中固相含量对其润滑性影响很大。随着钻井液固相含量增加,·除使泥饼粘附性增大外,还会使泥饼增厚,易产生压差粘附卡钻。另外,固相颗粒尺寸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研究结果表明,钻井液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不断剪切循环,其固相颗粒尺寸随剪切时间增加而减小,其结果是双重性的:钻井液滤失有所减小,从而钻柱摩阻力也有所降低;颗粒分散得更细微,使比表面积增大,从而造成摩阻力增大。可见,严格控制钻井液粘土含量,搞好固相控制和净化,尽量用低固相钻井液,是改善和提高钻井液润滑性能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2)滤失性、岩石条件、地下水和滤液pH值的影响 致密、表面光滑、薄的泥饼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降滤失剂和其它改进泥饼质量的处理剂(比如磺化沥青)主要是通过改善泥饼质量来改善钻井液的防磨损和润滑性能。 在钻井液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岩石的条件是通过影响所形成泥饼的质量以及井壁与钻柱之间接触表面粗糙度而起作用的。底温度、压差、地下水和滤液的pH值等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润滑剂和其它处理剂的作用效能,从而影响泥饼的质量,对钻井液的润滑性能产生影响。 (3)有机高分子处理剂的影响 许多高分子处理剂都有良好的降滤失、改善泥饼质量、减少钻柱摩阻力的作用。有机高分子处理剂能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能,还与其在钻柱和井壁上的吸附能力有关。吸附膜的形成,有利于降低井壁与钻柱之间的摩阻力。某些处理剂,如聚阴离子纤维素、磺化酚醛树脂等具有提高钻井液润滑性的作用。不少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复配、共聚等处理,可成为具有良好润滑性能的润滑材料。 (4)润滑剂 试验表明,使用清水作钻井液,摩擦阻力是较大的。而往清水中加入千分之一至干分之几的润滑剂(主要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后,润滑性能会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钻具回转工作电流下降很多。因此,使用润滑剂是改善钻井液润滑性能、降低摩擦阻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正确地使用润滑剂可以大幅度提高钻井液的防磨损和润滑性能。钻井液润滑剂品种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液体类和固体类。前者如矿物油、植物油、表面活性剂等;后者如石墨、塑料小球、玻璃小球等,近年来钻井液润滑剂品种发展最快的是惰性固体类润滑剂,液体润滑剂中主要发展了高负荷下起作用的极压润滑剂及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无毒润滑剂;由于环境保护的原因,沥青类润滑剂的用量正逐年减少。 目前,常用的改善钻井液润滑性能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合理使用润滑剂降低摩阻系数,以及通过改善泥饼质量来增强泥饼的润滑性。

三、用于钻井液的润滑剂 1.对钻井液润滑剂的要求 国内外对润滑剂的研究范围较广,其中有各种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等。 钻井液润滑剂的选择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润滑剂必须能润滑金属表面,并在其表面形成边界膜和次生结构。 (2)应与基浆有良好的配伍性,对钻井液的流变性和滤失性不产生不良影响。 (3)不降低岩石破碎的效率。 (4)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寒稳定性。 (5)不腐蚀金属,不损坏密封材料。 (6)不污染环境,易于生物降解,价格合理,且来源充足。 钻井液润滑剂除了主要提高钻具的寿命及其工作指标外,还应不影响对地层资料的分析和评价,即润滑剂应具有低荧光或无荧光性质。因此,润滑剂基础材料的选择应注意尽量不用含苯环,特别是多芳香烃的有机物质,而原油,尤其是重馏分、釜残物、沥青等因含荧光物质较多,也应尽量少用。 基于以上要求,一般植物油类,既无荧光和毒性,又易于生物降解,且来源较 广,较适合作润滑材料。可选用的植物油有蓖麻油、亚麻油、棉子油等。植物油的 主要成分是脂肪酸,而脂肪酸则是润滑剂所需要的表面活性物质。经化学改性 后,其表面活性可进一步提高。如磺化棉子油就可以作为抗温抗挤压的极压润滑 剂使用。磺化棉子油还可增加矿物油的活性,使其润滑效果得以提高。 2.钻井液中常用的润滑剂 (1)惰性固体润滑剂 该类产品主要有塑料小球、石墨、碳黑、玻璃微珠及坚果圆粒等。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塑料小球用做润滑剂效果很好,其组成为二乙烯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该产品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是一种无毒、无臭、无荧光显示、耐酸、耐碱、抗温、抗压的透明球体,在钻井液中呈惰性,不溶于水和油类,密度为1.03~1.05kg/m3,可耐温205℃以上。小球粒度分布为:10~30目的占45%~50%,30~120目的占50%~55%。该润滑剂一般可降低扭矩35%左右,降低起下钻阻力20%左右。它可与水基和油基的各种类型钻井液匹配,是一种较好的润滑剂,近年来发展很快。塑料小球虽然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所以近期又发展了用玻璃小球代替塑料小球,也达到了类似的效果。目前已证明玻璃小球能降低扭矩与阻力。在现场试验中,钻井液中含量为1.14 kg/m3,直径44~88μm的玻璃小球能使阻力从16 761kg降至11 325kg。玻璃小球由于可能起到了类似球轴承作用或可能因埋人泥饼,从而降低了泥饼的摩擦系数。塑料小球和玻璃小球这类固体润滑剂由于受固体尺寸的限制,在钻井过程中很容易被固控设备清除,而且在钻杆的挤压或拍打下,有破坏、变形的可能,因此在使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石墨粉作为润滑剂具有抗高温、无荧光、降摩阻效果明显、加量小、对钻井液性能无不良影响等特点。最近一种新的适用于钻井液和水泥浆的多功能固体润滑剂--弹性石墨已在路易斯安那州、得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墨西哥湾和北海等地区的200多口井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弹性石墨(ResilientGraphitic Carbon,简称RGC)无毒、无腐蚀性,在高浓度下不会阻塞泥浆马达;即使在高剪切速率下,它也不会在钻井液中发生明显的分散。此外,它不会影响钻井液的动切力和静切力,与各种纤维质和矿物混合物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弹性石墨的独特结构使其能够用于各种钻井液中,具有降低扭矩、摩阻和减少磨损的作用。弹性石墨作为固体润滑剂,尤其适用于使用常规液体润滑剂效果不大的石灰基钻井液。 石墨粉能牢固地吸附(包括物理和化学吸附)在钻具和井壁岩石表面,从而改善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状态,起到降低摩阻的作用;同时当石墨粉吸附在井壁上,可以封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