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沛郡丰邑(现江苏省徐州市所辖的丰县)中阳里人,汉族,字季。
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
其原为地痞无赖,后当上泗水亭长。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后趁关中兵少趁虚入。
数败于项羽,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
血流芒砀白蛇亡,
赤帜纵横游四方。
秦鹿逐翻兴社稷,
楚骓推倒立封疆。
------------《三国演义》
汉惠帝刘盈
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贤人曹参为丞相,政治比较清明,社会也很安定。
但是惠帝优柔寡断,软弱无能,在位后期处处受母亲吕后牵制,以至最后抑郁而终,享年仅24岁,葬在安陵。
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是汉朝的第三位皇帝,公元前180—公元前157年在位。
他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初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
刘恒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他在位的23年成为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
与汉景帝并列为“文景之治”。
仁孝闻天下,
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
汤药必先尝。
------《二十四孝》
汉景帝刘启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
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族,出生于长安,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
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
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
《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
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汉昭帝刘弗陵
汉孝昭皇帝刘弗陵,生于公元前94年,死于公元前74年6月5日,西汉第5代第8任皇帝,刘彻最小的儿子,他的母亲是赵婕妤(即钩弋夫人)。
幼年即位,初由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共辅国政,继续实行刘彻时期政策,曾多次击败匈奴、乌桓等,加强了北方戍防。
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
元凤元年(前80年)专任霍光,进一步更改刘彻时制度。
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与民休息。
汉宣帝刘病已,字次卿。
西汉第7代第10任皇帝,生于公元前91年,死于公元前48年1月10日。
公元前64年改名刘询,改字谋,公元前74年9月10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在位。
他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孙、史皇孙刘进子。
元平元年七月庚申日被立为皇帝,十年后改名刘询,刘病已因少遭不幸(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流落民间,察知民间疾苦,所以即位之后,能躬行节俭,多次下令节省开支。
汉元帝刘奭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75年—公元前33年),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在位,是西汉第八位皇帝。
他属马,是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
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做了皇帝。
两年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
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
黄龙三年(前49年)十月,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谥号为孝元皇帝,庙号高宗。
汉成帝刘骜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2年—公元前7年),是西汉第九位皇帝,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他是汉元帝刘奭与王政君的儿子。
“骜”这个名字是他爷爷汉宣帝给起的,意思是希望他做刘汉王朝的千里马,结果却连猪狗都不如。
由于成帝昏庸失政,“赵氏乱内,外家擅朝”,留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
历史上对他的定评是“湛于酒色”。
他迷恋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
汉哀帝刘欣
汉哀帝刘欣(公元前26--前1年)。
元帝遮孙,定陶王刘康子,袭父封为定陶王。
成帝在位时,被收为养子,并立为太子。
成帝死后,他于同年4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建平。
”在位6年,病死,终年26岁。
汉平帝刘衎
汉平帝(公元前9年-公元5年)刘衎,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孙,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子。
哀帝于公元前1年6月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
于9月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
第二年改年号为“元始。
”在位5年,一说被王莽毒死,一说病死。
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成阳市西25里处)。
汉孺子刘婴
汉孺子刘婴(5年—25年),西汉末代皇帝(第十五代)(6年—8年十一月在位),号孺子,乃楚孝王刘嚣曾孙、广戚侯刘显子、汉宣帝玄孙也。
汉更始帝更始三年(25年)立刘婴为太子,但又旋即被更始帝杀死。
死后不知所葬。
东汉皇帝简介
25年-220年),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共12帝。
东汉王朝中后期,完全被宦官,外戚交替掌握。
亡国。
在位33年(前6-57)25年称帝,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
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
参加绿林起义军后,打败王莽军。
25年刘秀称帝。
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
在位19年(28-75)57年即位,明帝,刘秀的第四子。
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年,时年48岁。
在位14年(58-88)75年即位,章帝,明帝第五子。
章帝“好儒术”,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
章帝还是一书,后世称“章草”。
死于88年,时年31岁。
在位18年(79-105)88年即位,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权。
在位18年,死于105年。
时年27岁。
在位1年(105-106)105年即位,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