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平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四平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 四平地区 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r .岳眷光刘晓东 。。 ‘四平市气象台,四平 3∽60 00、 《吉林气象》201

3年 近50年来,四平地区年降水量呈稍有减少的 趋势(gLInt 4),其气候变化的倾向率为一0.074/ 10 ,其气候趋势系数为一0.107,并没有通过显著 性检验,说明降水减少的趋势并不明显。 1960年代,四平地区平均年降水量 526.7mm。 3.2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四平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30年(1971— 2000年)夏季平均降水量为382.0ram,占全年总 降水量的66%。全区30年春季平均降水量为 图3 四平地区年平均气温距平序列MK检验 《吉林气 ̄k}2013年第4期 图4 1961—2010年四平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标准化序列图 一21一 匀E 槌腓 到 降水b 手%洚一一一~非平 加年帆 增 帅 每~ ~一衅一一一咖 旭~平 油征惴徘 靴 张{}。量;的~~ 一、 .__..一 酐酐糨一~图5 四平地区平均年降水量标准化序列MK检验图 表3 1961—2010年四平地区各县降水量标准化序列线性变化趋势(/10a) 注: } 代表0.001显著性水平; 代表0.01显著性水平; 代表0.05显著性水平。 91.1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6%,最多出现在 2010年,157.7mm,最少出现在1963年,31.8mm。 夏季降水量最多出现在1985年,558.1mm,最少 出现在1982年,224.1mm。秋季平均降水量为 81.3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4%,最多出现在 1974年,202.5mm,最少出现在1999年,29.5mm。 冬季平均降水量为24.1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4%,最多出现在2010年,61.5mm,最少出现在 1966年,5.5mm。 从变化趋势上看(图略),四平地区春季和冬 季降水量略有增加,其气候变化倾向率分别为 0.072/10a和0.144/10a。但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 验。夏、秋季降水呈略有减少的趋势,其气候变化 倾向率分别为一0.048/10a和一0.202/10a。只有秋季 的气候趋势系数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 秋季降水的减少还是比较显著的。 3.3降水量分布的地域性 四平地区所辖各县年降水量除伊通外均呈减 少的趋势,减少最明显的地方在梨树。春季,各县 降水量均呈增加的趋势,增加最明显的地方在伊 一22 通。夏季,除伊通外,各县降水量均呈减小的趋势, 减少最明显的地方在梨树。秋季,各县降水量均呈 减少的趋势,减少最明显的地方在梨树,并且通过 了0.01的显著性检验。冬季,各县降水量均呈增 加的趋势,增加最明显的地方在公主岭,并且还通 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 3.4降水量的突变分析 从图5可以看出,四平地区降水量开始发生 突变的时间在2000年,但降水减少并不显著。 4四平地区蒸发量变化的基本特征 4.1蒸发量年和季节变化特征 对全区5个气象站1961—2010年20cm口径 蒸发皿资料分析得出: 四平地区近50年(1961—2010年)年平均蒸 发量为1534.7mm。最大年蒸发量出现在2001年, 为1837.1mm,最小年蒸发量出现在2010年,为 1 148.1mm。年平均蒸发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见 图6),减少的速率为39.2mm/10a。 四季蒸发量除冬季有所增加以外,其余各季 蒸发量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以春季减少最为明 《吉林气象))

2013年第4期 图6 1961—2OlO年四平地区年平均蒸发量 表4四兰丝垦蓥垄兰兰鱼 堡墨壅塑 至垫墨_ —— 亘 二 墨 墼— 二—_————— — ——一一n s 4 ¥ 一0.41 1 21 0.494 一0. : 兰二二—— —二一 气温 一0.017 蒸发 显,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 4.2影响蒸发量变化的气候因子 蒸发量受到多种气候因子的综合影响。平均 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水和气温都会对蒸 发量造成影响,下面对影响四平地区蒸发量变化 的气候因子进行分析和讨论。蒸发量与五个要素 的相关系数见表4。 蒸发量与日照时数相关系数最大,呈显著正 相关,相关系数达0.554,通过了0.001的显著性 检验,说明日照时数增加,蒸发量增大。蒸发量与 平均风速也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4,通 过了0.001的显著性检验,平均风速越大,蒸发量 也越大。蒸发量与相对湿度、降水和气温都呈负相 关的关系。说明影响四平地区蒸发量变化的主要 气候因子是平均风速、日照和降水。 5.1 四平l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波动增加的趋势,其 中以冬季增暖最为明显,年平均气温增暖最明显 的地方在四平和梨树,年平均气温开始发生突变 的时间在1987年。 5.2四平地区年降水量呈稍有减少的趋势。春季 和冬季降水量略有增加。夏、秋季降水量呈略有减 少的趋势。四平地区所辖各县年降水量除伊通外 均呈减少的趋势,减少最明显的地方在梨树。 5.3四平地区年平均蒸发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吉林气 ̄}2013年第4期 四季蒸发量除冬季有所增加以外,其余各季蒸发 量均呈减少的趋势。 5.4影响四平地区蒸发量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 是平均风速、日照和降水。 参考文献 [11凌红波,徐海量等.1956—2007年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气候 变化趋势分析.冰川冻土,2011,33(1):64—7l_ [21王胜.王亚明.近10a来祁连山地区气候及水资源研究 现状.干旱气象,2007,25(3):82—87. [31魏风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 社.1993:69—70. [41方文松,陈怀亮,李树岩等.南阳市土壤湿度与气候变化 的关系分析f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4):13—16・ f51马燕,曹希强,李志萍.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环境演变及 其驱动机制『J】_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31(3):43—47・ f61徐阳,谭东成,胡彩虹.径流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fT1_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31(4):32—35. L【u7j1宋玉民,陈佩英,李艳琴等.气候变化对临颍农业的影响 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2):71—77- f81刘和平,代佩玲,郭学峰等-郑州市冬季采暖期气候变化 特征及节能潜力分析【J1.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3):59— 63. [91刘桂芳,卢鹤立.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中国西部地区气候 变化研究进展f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4):69—73・ [1Ol张维,林少冰,杜尧东等.华南地区1961—2008年暴雨事 件的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 1,34(2):20—24- 一

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