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的税务筹划策略(2)

企业的税务筹划策略(2)

目 录摘要..............................................3关键词............................................3一、税务筹划的概念.................................4二、税务筹划的内容.................................5三、税务筹划的动因.................................5四、税务筹划的特征.................................5五、税务筹划方法...................................6六、筹划的现实意义................................12结论、............................................14致谢、............................................15参考文献、........................................16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为了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展开激烈竞争。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面对竞争,迎接挑战是每个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在经营能力和外界环境既定的情况下,税收与企业可支配利益是一个相互消长的关系,从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心并希望通过合法的手段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但在实践中,由于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企业将偷、逃税收与税务筹划混淆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对税务筹划的理论研究、实践推广还刚刚起步,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企业的需求。因此,深入探讨企业税务筹划的现实依据和筹划空间,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 税务筹划 策略一、税务筹划的概念在发达国家,纳税人对税务筹划早已耳熟能详。而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但不论法人、还是自然人,对税务筹划越来越关注已是不争的事实。何为税务筹划,国际上对概念的描述也不进一致。以下是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荷兰国际财政文献(IBFD)是这样定义的:“税务筹划是指通过纳税人经营活动或个人活动的安排,实现交纳最地的税收。”(二)印度庶务专家N.J.雅萨斯威认为,税务筹划是:“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充分利用税务法规提供的包括见面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享的最大的税收利益。”(三)另一位印度专家E.A.史林瓦斯认为,“税务筹划是经营管理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税务已成为重要的花茎因素致意,对企业是机遇,也是威胁。”(四)美国南加洲大学W.B.梅格斯认:“税务筹划是人们合理而又合法的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最少的税收。”根据以上内容可以得出税务筹划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税务筹划是指节税,广义的税务筹划即包括节税、也包括避税、还包括税负转嫁。节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优惠政策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以减轻税负的经济行为。节税有三层含义:1.在业务量一定的情况下,支付的税收总量最小;2.在业务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支付的税收总量相对最小;3.延期纳税,虽然企业总的税负不会减少,但相当于从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法律漏洞或含糊之处来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以减少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的经济行为。虽然避税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避税所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而且不具有欺诈性质。避税是对已有税法不完善及其特有缺陷所作的显示说明,它说明了现有税法的不健全特征。税务当局往往要根据避税情况所显示出来的税法缺陷采取相应措施对现有税法进行修改和纠正。所以通过对避税问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国家税收制度,有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避税实际存在三种情况:1.表面合法实质是违法的。合法的避税,也称为节税,意指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结构和交易活动的安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减轻纳税负担,取得正当的税收利益。这在税务上不应反对,只能予以保护。2.非违法的避税,这种避税行为往往是由于税法本身存在漏洞,使纳税人能够利用税法不完善之处作出有利于减轻税负的安排。这种避税行为,会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但因为于法无据,税务局不可能像对待偷税一样给予法律制裁。只有完善税法,以杜绝漏洞。3.表面合法实属违法避税,是在合法外衣掩盖下,欺诈手段逃税的违法行为。这种情况在国际税收中相当普遍。一般也是利用税法的差别规定和优惠政策,通过"挂靠"和"虚设机构",以合法之名行逃税之实。对这类避税行为只有加强检查,一经查明真相,应按偷逃税论处。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下面是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1.税负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移引起的。2.税负转移是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税负转嫁的结果必然导致纳税人和负税人的不一致。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因为课税是对纳税人的经济利益的侵犯,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纳税人必然千方百计地将税负转移给别人,以维护和增加自身的利益。二、税务筹划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划分表追,税务筹划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按税务筹划的主体分类,分为企业(含事业单位)和个人两类。(二)按税务筹划期限分类,可以分为短期税务筹划和长期税务筹划。长期的税务筹划一般以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为界限。(三)按税务筹划的区域分类,既按税收管辖权分类,可以分为国内税务筹划和国际税务筹划。三、税务筹划的动因根据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可从欣慰人的内在心理因素和为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企业 惊醒税务筹划的动因。目前,世界各国的财政收入一般都包括税收和规费收入另大类。对企业来说所承担的税、费是有差别的:(一)税收具有对“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付费的性质,规费句用对“个人服务”付费的性质;(二)税收的纳税对象是税法规定乏味的所有纳税人,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其“支出”与“受益”没有直接的对应性,规模则是针对特定的受益者,具有受益与其支出直接对应性;(三)税收是政府集中性收入,一班不具有特定用途,而规费一般具有特定用途。由于“税”与“费”的上述下哈仪,企业一般更乐意制服与其享受的特定服务有关系的收费,后认为缴纳规费是能避免的,但认为其享受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是抽象的、人人可享的,与其是否纳税和纳税舵手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总是希望尽可能地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既尽可能争取晚纳税,少纳税,甚至不纳税,但同时又希望尽可能争取多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纳税人为了税后收益的最大化,必然要充分考虑各契约方前和未来的税收情况,以及税收政策的变化见如何影响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的行为。四、税务筹划的特征税务筹划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一)不违法性。这是税收筹划最基本的特征。不违法不等于合法,但大部分有关的报刊、杂志、专著或网站上,都将税收筹划(或纳税筹划)定位在“合法性”上。这是不妥的。现实中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取最大利益,而他们在涉税方面的手段就是坚持一个原则:不违反具有法律效力的税收法规。另一方面,“合法性”既包括符合立法原则和精神,又包括符合法律条文。但作为税收法律法规的漏洞或含糊之处,则是不符合立法原则和立法精神的。它是因为政策制定者的疏忽,或是因为当时的条件还不成熟而暂不要求造成的。“疏忽”是因为对情况不了解,而“不要求”则是因为新生事物或特殊现象。疏忽是暂时的,政府会采取措施补救;对新生事物或特殊现象,只要是健康的、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当政者不会马上去制定什么政策阻碍它的发展。即使会这样,也不可能做得到、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时随地都会有许许多多的新生事物、特殊现象发生。 (二)目的性。进行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取得整体最大利益。有的人认为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税收负担最小化。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君不见一些设在我国特区的外资企业,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运用转让定价的方法将利润逆向转移到境外的高税区。原因何在?原来他们在逃避我国的外汇管制,追求其集团总体利益最大化。 (三)计划性。筹划就是计划安排,而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一种具有计划性的涉税经济活动,而又是一项事前经济活动。纳税人在进行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经营活动之前往往会把缴税作为影响经济利益的一个主要因素来考虑、而纳税行为则是在纳税人应税经营活动发生后才发生的。比如,企业的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承担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的义务。这就客观上为纳税人提供了纳税之前进行计划和安排的可能性。(四)专业性。税收筹划者必须首先对现行的税收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非常熟悉,从法律条文到立法原则和精神;其次要还要对与税收筹划相关的法学、财务管理学、运筹学等学科了然于心。从业人员不能是一般的企业办税人员或会计人员,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或深刻研究,同时具备税收学、法学、财务管理学、财务会计学和运筹学等专业知识的人员。五、税务筹划方法要想深入了解税收筹划的方法,必须首先了解影响税收筹划的主要因素。影响税收筹划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税收政策、纳税成本、投资结构、应税收益构成、时间价值等。因此,我们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该注意:(1)它属于财务会计的管理范畴,其大小是可以通过财务会计来计算和反映的;(2)它是一种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手段,与降低产品成本有着同等重要的经济价值;(3)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4)税收筹划的收益与风险并存。这样,我们在进一步了解税收筹划的方法时,就必须考虑影响税收筹划的因素以及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那么,进行税收筹划有哪些方法呢?第一,按照企业成立之初,经营年度之中,经营年度之后将税务筹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 (一)事前的税务筹划 事前筹划是指企业成立之初或者投资新的项目时进行的税务筹划,是税务筹划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企业最重视的阶段,因为企业在资金投入时必须要考虑税务成本和可能对企业资金周转带来的影响。事前筹划侧重对税务的预见性,具体步骤和重点筹划内容如下: 1.深入了解情况只有对企业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才能搞好税务筹划。需要了解的情况主要有:(1)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可能设立的子公司、分公司或事业部;(2)资本金的规模和资本构成;(3)企业的各项资产构成情况;(4)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产品结构;(5)企业的员工构成、工资规模和工资结构;(6)企业可能涉及的税种和可能享受的税务优惠政策。 2.印花税和资本金的筹划 在事前的税务筹划时,印花税的筹划很容易被忽视,总以为印花税的金额较小,其实不然。比如资金账簿的贴花,是按照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总额的万分之五计算的。如果注册资本达2亿元,就须缴纳印花税10万元。注册资本的规模其实只要达到公司法规定的最低数额就可以了,如生产经营需要更多的资金,超过部分按股权比例列入“其他应付款”就行了。这样一方面降低了印花税的税负,同时超过注册资本的投资额作为负债可以计提利息计入成本,相对减少了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负有限责任的风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