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调查报告

四川省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调查报告

四川省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调查工作报告xxxxx化探队二○一○年七月四川省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调查工作报告委托单位四川省巴塘县国土资源局编写单位:xxxxxx地质矿产调查所所长:xx主任工程师:xxxx项目负责:xxxx工作人员:xxxx xx xxxx xxxx编写人:xxxx xxx xx审查人:xxxx队总工程师:xxx队长:xxxx提交报告单位:xxxxx化探队提交报告时间:xxx年xxx月xxx日《四川省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调查项目》简介四川省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区行政区划隶属于巴塘县夏邛镇,地理坐标:东经99°07′00″~99°10′00″;北纬29°55′00″~29°58′00″。

拟设探矿权由四个拐点圈闭:①99°07′00″、29°58′00″;②99°10′00″、29°58′00″;③99°10′00″、29°55′00″;④99°07′00″、29°55′00″。

面积26.76km2。

工作区地处金沙江缝合带的东侧,中咱微地块北东缘、义敦岛弧成矿带南侧。

频繁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为矿床形成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测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出的Au、As、Sb、Ag、 Pb、Zn等元素异常,最高含量分别为54.2×10-9、940.58×10-6、580.31×10-6、2.91×10-6、160×10-6、280×10-6。

还有Cu、Hg、Mo等元素异常组合,各元素异常有一定套合。

异常面积大,浓集中心突出,表明成矿物质来源极其丰富,具明显的金、锑、铅锌矿致异常特征。

通过初步调查工作,发现了两条锑金、铅锌矿化体。

Ⅰ号锑矿体地表出露长80m,厚约0.5—3m,产状90°∠82°。

钢灰色(表面氧化后呈浅黄色)辉锑矿呈放射状聚合体顺层分布形成矿体,锑品位0.5—10.9×10-2。

从区内Sb元素异常特征分析推测,区内锑矿化破碎带向北有2—3km左右的延伸,找矿意义巨大。

同时还有金矿化相伴生。

Ⅱ铅锌矿体地表露头赋存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矿体地表出露长50m,厚1—3m,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晰,共分两层,靠近岩脉一侧为纯白色石英脉,铅锌矿呈不均匀团块状分布其中,矿体呈岩脉产出;靠近围岩(二叠系下统上段第一组)一侧为层状石英岩。

孔雀石、铅锌矿及少量黄铜矿呈细脉状、条纹状顺层分布于石英岩中,矿体呈层状产出。

矿体产状与接触面产状一致,产状105°∠35°。

铅品位1.86—3.5×10-2。

从水系化探异常的强度和展示规模来看,具有极大的找矿价值。

初步推测纳希具有构成工业价值的锑铅锌多金属矿床规模的潜力。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关于《四川省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调查工作报告》的初审意见书2010年7月20日,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以下简称“化探队”)组织相关专家组成评审组对由四川省巴塘县国土资源局委托,化探队地质矿产调查所组织实施的《四川省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调查工作报告》进行了内审。

经认真审议形成初审意见如下:1、工作目的是:通过调查工作,找寻和追踪矿化线索,力争发现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化靶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工作任务:收集工作区以往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采用中大比例尺地质和化探测量的工作方法手段,初步查明工作区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特征,并对已有的化探异常进行推断解释,择优进行解剖。

对该区找矿前景进行预测。

提交纳希铅锌多金属矿调查工作报告。

3、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详见表1。

表1 纳希铅锌多金属矿调查工作主要实物工作量表4、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果1)测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纳希地区圈定出了Sb、Au、As、Cu、Pb、Ag、Zn等元素异常,尤其纳希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Sb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分带明显、峰值高,并有多种元素套合,反映出了良好的矿致异常特征。

表明成矿物质来源极其丰富,具明显的锑金矿致异常特征。

2)通过初步调查,发现了二条锑金、铅锌铜矿化体。

展示了较好的找矿远景。

3)通过系统工作,推测纳希有成型的多金属工业矿床规模的潜力。

5、存在的主要问题1)由于冰雪和植被覆盖,野外工作期间山上有积雪,加之又正值当地挖虫草季节,没有向导,致使有些地方只进行了局部踏勘工作。

2)尽管项目组克服重重困难,在工作区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发现了较明显的化探异常和矿化露头。

但由于本项目未正式立项(未取得探矿权),只是进行了调查性工作,工作还不系统,化探异常还未系统解剖,对含矿破碎带未系统追索和工程控制。

报告经队初查后认为:报告内容齐全、较好地反映了调查工作成果,地质推测依据充分。

希按队初审专家组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交地方审查同意后安排下一步工作。

队总工程师(签字):二○一○年七月二十日《四川省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调查工作报告》初审专家组成员名单目录一、绪论 (1)(一)目的任务 (1)(二)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1)(三)矿权设置情况 (3)(四)以往工作程度 (4)(五)本次工作情况 (4)二、区域地质矿产特征 (6)(一)地质特征 (6)(二)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9)三、测区地质矿产特征 (9)(一)地质特征 (9)(二)地球化学特征 (11)(三)矿体地质特征 (16)四、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19)(一)工作方法 (19)(一)质量评述 (19)五、找矿远景评价与资源量预测 (22)(一)找矿远景评价 (22)(二)资源量预测 (23)六、结论与建议 (24)(一)结论 (24)(二)存在的问题 (24)(三)建议 (25)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四川省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地形地质图1:100002 2 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TC01、TC02探槽素描图1:100一、绪论(一)目的任务受四川省巴塘县国土资源局委托,xxxx化探队(以下简称“化探队”)承担了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调查工作,由化探队地质矿产调查所组织实施。

1.工作目的通过调查工作,找寻和追踪矿化线索,力争发现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化靶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工作任务收集工作区以往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采用中大比例尺地质和化探测量的工作方法手段,初步查明工作区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特征,并对已有的化探异常进行推断解释,择优进行解剖。

提取地、物、化等综合找矿信息,总结该区矿产分布规律,对该区找矿前景进行预测。

提交纳希铅锌多金属矿调查工作报告。

(二)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经济概况纳希铅锌多金属矿区行政区划隶属于巴塘县夏邛镇,地理坐标:东经99°07′00″~99°10′00″;北纬29°55′00″~29°58′00″。

面积26.76km2。

成都至巴塘县城约850km。

巴塘县城至纳希工作区约10km人行山路,高差2000余米,物资运输全靠人背马驮,交通不便(见图1)。

工作区位于金沙江东侧,处于横断山北端,海拔2600~4600m,相对高差2000m,属高原深切割地貌,山高谷深,水系十分发育,阔达曲于巴塘县城汇入巴曲,巴曲向下约10km则注入金沙江(见图2)。

测区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山原气候寒冷,谷地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12.8℃,1月平均气温3.7℃,7月平均气温19.6℃。

河谷区极端最高气温达38.5℃,山原最低气温达-23℃。

年降水量485毫米,每年9月至翌年4月为霜冻期,6月至8月为降雨期。

无霜期184天,年日照2451小时。

图2 工作区地形地貌鸟瞰图(红点为拟设探矿权拐点)居民主要为藏族,次为汉族、回、羌等民族。

多居住金沙江沿岸等海拔较低河谷地带,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小麦、碗豆,粮食主要靠外运供给。

高海拔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畜种有牦牛、马、驴、山羊、绵羊等。

区内盛产药材,珍贵者有虫草、贝母、知母、黄芪、鹿茸、麝香、大黄、党参等。

由于交通和自然环境条件差,区内总体经济较为落后,属贫困边远山区。

近年来,随着水利与矿产资源的逐步开发,地方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

(三)矿权设置情况工作区为矿业权设置空白区,处于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区内,申请设置探矿权范围80西安地理坐标:东经99°07′00″~99°10′00″;北纬29°55′00″~29°58′00″。

面积26.76km2。

拟设置探矿权范围拐点坐标如下表1。

表1 拟设四川省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探矿权范围坐标表(四)以往工作程度工作区因受自然、交通条件的制约,地质研究程度较低。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四川地矿局组织地质队伍先后对该区开展了区域地质、区域矿产、区域化探等基础地质工作,取得了大量成果和基础地质资料。

1.1961~1962年,四川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进行了1:100万区域地质草测。

2.1966~1971年,四川省地质局第三区测队开展了1:100万区测工作。

编写了相应比例尺的地质矿产图和区调报告。

3.1972~1976年,四川省地质局第三区域地质测量队进行了1:20万波密幅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情况。

4.1989~1991年,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进行了1:20万波密幅区域化探扫面,在纳希~拉鲁措地区圈定出了Au、As、Sb、Pb、Zn等元素异常。

(五)本次工作情况1. 本次工作开展情况1)2009~2010年,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进行了1:5万化探扫面,在纳希地区圈出了浓集中心明确的As、Sb、Au、Ag、Pb、Zn等元素异常。

2)通过收集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物化探成果、遥感资料及相邻矿区地质资料(拉鲁措铜金矿、散莫铅锌矿、德仁多铅锌矿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该地区Pb、Zn、Sb元素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大。

3)2010年6月2日,地质矿产调查所组织人员进入纳希地区,于7月7日完成野外踏勘工作,野外工作时间共35天,开展了土壤测量、地质剖面测量、探槽施工等工作。

2.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本次工作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如下表2。

3. 取得的主要成果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了明确的Sb、As、Au、Ag、Pb、Zn等元素异常,异常强度高、规模大,纳希地区Sb元素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分带明显、峰值高,并有多种元素套合,反映出了良好的矿致异常特征。

通过调查工作,发现了1条铅锌矿体和1条锑矿体,展示了良好的铅锌多金属找矿前景,进一步工作价值大。

二、区域地质矿产特征(一)地质特征四川省巴塘县纳希铅锌多金属矿工作区地处金沙江缝合带的东侧,中咱微地块北东缘、义敦岛弧成矿带南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