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翻译学院 XI’AN FANYI UNIVERSITY
题 目:论语义场 学生姓名:吕林永 指导教师:林允富 学科专业:对外汉语
2013年 6 月
学号 12411010203 院系 人文艺术学院 论语义场 ——浅析语义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吕林永 人文艺术学院 1124110102
摘要:语义场是语义的类聚,是指在词义上具有某种关联的词集合在一起并且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聚合体。我们可以通过划分语义场来了解词汇的义素的异同。所以对于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而言,只要合理运用划分语义场的方法,对词汇进行分类,系统性地给汉语学习者进行教学,那么就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义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一、关于语义场 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从语言的结构上来说,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同时也是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载体。因此如果没有词汇当砖做瓦,那么即使掌握了语音和语法,也盖不起语言的高楼大厦。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当把词汇教学作为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和人们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展,汉语词汇也在不断发展。新词的产生、旧词的复出、词义的演变,使得汉语词汇数量极其庞大,光是《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就收录了56008个现当代社会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普通话常用词语①。在这数量庞大的汉语词汇中,还有不少是同音词、同义词。如果教师对词汇教学没有进行系统性规划的话,势必会造成汉语学习者在理解、使用汉语词汇上有所偏差,影响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 陈枫在《对外汉语教学法》中提出了词汇教学的四个原则:系统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交际性原则,文化性原则。其中的系统性原则即指在汉语词汇教学中,必须注意到各个单词在各种系统内的关系。这种关系根据语义场理论表现为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②。聚合关系是在语言系统中各个语义成分在对立的基础上形成的关系,例如:同义、反义、同音、上下义等。因此我们可以用语义场模型及词汇的聚合关系来对汉语词汇进行系统分类,以便在教学中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词义,正确使用。 “语义场”这一术语最早是由德国学者伊普森(G. Ipsen)于1924年提出来的。而“语义场”的概念进入中国,则是由北京大学贾彦德教授在《汉语语义学》(1992年)一书中,才系统地提出了汉语的语义场理论③。 “语义场”在《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中的解释为:语义场是语义的类聚,既有共同义素又有区别义素的一组词的相关语义聚合为一个语义场④。“场”原是物理学术语,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等。物理场即相互作用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之一。那么语义场则可理解为是对比不同词,辨析划分它们词义之间的共同特点或关系,来组合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对比的概念模型。同一语义场内的各词义都具有共同的义素,同时也有区别的义素,这样便可清晰明了地解释语义场中各词的词义。那么我们在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划分语义场的方法,来对汉语学习者进行系统性的词汇教学,以求达到汉语学习者拥有大量的词汇,能够准确理解词义并正确运用的目标。
二、语义场模型对汉语词汇教学的作用 汉语词汇在语义上有本义与衍生义,在不同语境下还有不同的释义,同义词之间意义相近但附加色彩有所差异。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新生词汇不断涌现,原有词汇的词义延伸,使得汉语词汇系统不断扩展壮大。对于在原本的日常生活中鲜少有机会接触汉语词汇的汉语初学者而言,数量庞大、语义繁杂的汉语词汇无疑是他们汉语学习之路上的一座大山。若是词汇教学不当,则会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阻碍信息的顺利传递,造成汉语学习者在心理上产生焦虑、自卑、兴趣减弱的负面情感因素,从而加大了学习难度。要解决这种状况,则可以在教学中融入语义场模型,通过划分义素的方法来使汉语学习者能系统地认识、学习汉语词汇,以达到能准确运用词汇的目的。 根据语义场理论,语义场可以根据场内各词之间聚合关系的不同,分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和“关系义场”。那么通过划分语义场,把汉语词汇进行系统性分类,能加强表现不同语义场内词汇的语义特征,增强汉语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而且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掌握了语义场模型,就掌握了一门加强记忆汉语词汇的方法,同时也能更好地去理解汉语中的一些语法现象。由此可见,语义场对汉语词汇教学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
三、用语义场分析汉语词汇 汉语词汇可以宏观的分为单纯词(单语素词)和合成词(多语素词)两大类。其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有附加法、组合法和缩略法。附加法又分为以下三种:词缀(前缀/词头)+词根、词根+词缀(后缀/词尾)、词根+类后缀。那么利用语义场来划分以附加法构成的合成词时,可以注重分析其结构来解释词义。如:(语义场示例主要以英文解释为主。)
画家:+[specialist] +[professionals] +[good at painting] -[good at music] 音乐家:+[specialist]+[professionals] -[good at painting] +[good at music]
“画家”和“音乐家”都是以词根+类后缀的合成词,从语义场看,它们都指代了一类人:“specialist(专家)”,但区别在于“画家”的词义偏重于义素“good at painting(擅长绘画)”,而“音乐家”的词义则偏重于义素“good at music(擅长音乐)”。它们的词义都偏重词根的义素,即词根表明了两者词义的差别。此外,这两个词都属于职业类,所以该语义场是一个类属义场。这也表明了这个两个词的聚合关系为上下义关系中的类属关系。 所以用语义场来说明汉语词汇中词义的聚合关系是十分简单易懂的,特别是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比较容易混淆的聚合关系中的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 分析词汇同义关系的语义场就是同义义场。同义义场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相关语义组成的语义场。而同义义场中的各个词便可称为同义词。 在同义义场中词汇的同义关系可以分析为:
理解:+[to know] +[understand] +[know the content and meaning]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了解:+[to know] +[understand] -[know the content and meaning]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理解”和“了解”是一组同义词,但他们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有细微差别,两者的共同义素是“to know”、“understand”,而区别义素分别是是“know thecontent and meaning(知道内容和意义)”和“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全面的认识)”。所以 “理解”可以解释为知道事物的内容或意义,“了解”则可解释为是对事物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这便是同义词之间附加色彩的差异。如果汉语教学中仅仅只是给予简单的“to know”或“understand”的解释,极易造成汉语学习者语用偏误,影响表意。但汉语词汇中的大量的同义词对语言表达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所以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者而言,在同义词教学上需要让汉语学习者认真辨析,防止误用。 不过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也易出现母语迁移的情况。
吴丽君(2002)分析过几个日本学生语用偏误的例子,其中有个例子如下: 我的朋友们都很忙,可是他们特意的访问我的家。⑤
其中“访问”是正式语体,应用在毕竟正式的语境中,用在口语中就不太合适了,若是替换为“拜访”会合适一些。出现语用偏误这种情况是因为该汉语学习者的母语是日语。虽然日语的语法体系和汉语的语法体系有相近之处,但在同义词上若不给汉语学习者以系统、详细的讲解,那么这类语用偏误的情况势必会层出不穷。总而言之,要充分利用划分语义场的方法来指导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词汇。 反映词汇反义关系的语义场即为反义义场。反义义场指的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的相关语义构成的语义场,而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相比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在语义场中更容易分析。因为这里的反义词指的是相对两个词,也就是说这两个词在某个义素上有所矛盾,才致使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例如:
朋友:+[people] +[friendly] 敌人:+[people] -[friendly]
“朋友”和“敌人”都有相同的义素“people(人)”,但在义素“friendly(友好)”上产生了矛盾,所以互为反义词。这很好理解,同时也便于记忆。 再如:
清澈:+[water] -[impurity] 浑浊:+[water] +[impurity]
“清澈”和“浑浊”都可以用于对水的描写,所以“water(水)”是它们的共同义素。而两者的矛盾则表现为是否有杂质,所以它们的区别义素是“impurity(杂质)”。因此,在指导汉语学习者学习、辨析反义词时,可以借由划分语义场,锁定反义词的区别义素的方法,来找到反义词在义素上的矛盾性,进而加强对反义词的理解。
四、结语: 通过语义场分析汉语词汇,一组具有语义聚合关系的词的异同可以一目了然清晰的反映出来。划分语义场一方面有利于汉语学习者系统性学习、掌握汉语词汇,有利于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对汉语教学者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展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