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产业经济学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演变.pptx
产业经济学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演变.pptx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3.“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哈佛学派认为,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 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 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产生超额 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共谋协调
寡占市场
市场集中度
限制竞争
行业高利率水平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
2. 完整的理论体系
(2)产业组织的三分法: 梅森之后的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
三分法,即市场结构标准(structure)、市场行为标准 (conduct)和 市场绩效标准(performance)。
虽然对产业组织的划分更为细化,但未提出SCP有效竞争 的实质性标准。
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有:资源配置效率,利率水平,消费规模
等等。
资源配置效率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利率水平
消费规模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2. 结构主义
SCP根据所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 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
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效益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 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接近基 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哈佛大学将市场结 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重点,因而信奉哈佛的人被称为 “结构主义者”。
4. 政策取向
如果具有市场支配力的企业增加的话,整体经济就会受到 垄断弊病的侵害,因此主张必须对这些产业采取企业分割、禁 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以恢复和维护有效 竞争市场秩序。
美国20世纪70~80初年代,推行反垄断政策,主张对垄断 企业进行分割、禁止兼并,有效提高市场竞争效率,哈佛学派 称为其当时的政策依据。
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1. 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冲突”的矛盾,即大规模生产能 力给企业带来了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 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 加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 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Hale Waihona Puke 产业政策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1. SCP分析框架的内容
(1)市场结构:
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
织特征。决定市场结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别化
程度、进入壁垒高低。
市场集中度
垄断与竞争
市场结构
产品差别化
进入壁垒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1. SCP分析框架的内容
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1. 看不见的手: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 种关系。竞争机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自由竞争的 力量来自于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
2. 帕累托状态:
帕累托最优: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 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帕累托改进: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得至 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垄断竞争理论》
罗宾逊夫人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1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2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3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
1. 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概念
所谓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 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府 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手段。
(2)市场行为:
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基础,
所采取各种决策行为。包括定价策略,产品与广告策略,研发
和挤竞争对手的行为等。
定价策略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产品策略
重组策略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1. SCP分析框架的内容
(3)市场绩效:
指在一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1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2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3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芝加哥学派
1. 芝加哥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芝加哥学派形成于60年代后期,对哈佛学派批判中崛起。 代表人物:施蒂格勒,德姆塞茨等。 “效率主义者”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1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2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3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
1. 经济学的组织概念:
经济学的组织概念是有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提出的。 他把组织列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把组织看成是一种能够强化 知识作用的要素。
2. 产业组织的概念:
产业组织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主要包括:(1)交易关系 ;(2)行为关系;(3)资源占 用关系;(4)利益关系。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5. 衰退
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种结构主义的反垄断政策在美国失 去了主导地位,原因主要有: (1)美国传统一些优势产业受到日本和亚洲一些国家冲击, 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 (2)大型反托拉斯案件带来了巨额的诉讼费用,如IBM公司 前后诉讼13年,花费了纳税人和IBM公司10亿美元。 (3)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展开了有力批判。
但克拉克没有解决有效竞争评估标准和实现 条件,后来,许多产业组织者对有效竞争的定义 和实现条件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
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
2. 完整的理论体系
(1)产业组织的两分法: 梅森将有效竞争标准归纳为两类:一类将能够维护有效竞
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的条件归为市场结构标准;另一类将从市 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这就是 有效竞争标准二分法。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1. SCP分析框架的内容
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基础 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
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 场运行的经济绩效。为了获得理想市场绩效,最重要就是通过 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
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1. 马歇尔冲突:
规模经济 → 垄断因素增强
马歇尔冲突
放任自由竞争 → 竞争因素增强 → 缺乏规模经济 “马歇尔冲突”是产业组织的核心问题,即解决规模经济 与有效竞争的矛盾问题。 “组织”称为生产的“第四要素”。
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2. 垄断竞争理论:
张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