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素材 《真诚:作文成功之路》

高考作文素材 《真诚:作文成功之路》

高考作文素材真诚:作文成功之路枯叶蝶一、重提“真诚作文”的缘由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边天,也是最头疼的一件事。

比较突出的问题:1、学生作文“假大空虚”;2、教师教学本末倒置。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引导学生作文关注现实生活、真诚表达的倾向。

由为他人代言到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变化。

二、对作文的认识1、作文是这一种真诚的书面交际人生需要交际,作文也是一种交际,是一种以书面表达为媒介的正式交际,需要以真诚的态度来进行。

这要求作文要有明确的交际意识,具体讲就是从交际的话题、对象、身份、目的和情景五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1)要有具体的交际话题交际话题就是作文的主要内容。

就近年来对高考作文题而言,题目材料中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来的话题就是作文的交际话题。

如2019高考全国丙卷“我的高考”与“我看高考”的作文,其交际话题就是“高考”。

2019年高考全国丙卷“改革开放三条标语”,交际话题就是三条标语。

(2)要有明确的交际对象交际对象就是你把这篇文章写给谁看。

作为考场作文必须考虑两个层面:①你的交际对象——写给谁。

譬如2019高考全国乙卷“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外国朋友”就是交际对象,这将决定你的写作方向和内容。

2019年高考全国乙卷“写给2035年18岁的青年”,这个2035年18岁的青年就是交际对象。

②特殊交际对象——阅卷老师。

(3)要有恰当的交际身份交际身份即你以什么角色与交际对象交际,从而构建一种什么样的交际关系。

譬如2019年高考全国甲卷要求“给老陈、小陈或者相关方写一封信”,如果选择给老陈写信,你得分析材料中的老陈的年龄,构建你与老陈之间恰当的交际关系,确定自己的交际身份。

(4)要有清晰的交际目的交际的目的是交际主体想要达成的目标或者意图,即你想通过所说的内容来达成什么样的目的。

在作文中直接体现为立意,它取决于你的认知和思考,也会受到交际对象、交际情境的一定制约。

一般有基本的目的和深层的意图。

基本目的,如将交际话题叙述或阐释清楚,深层的意图更多在于表达“我”。

譬如2019高考全国乙卷的作文,其基本交际目的就是让外国朋友了解中国,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发展变化;深层交际的目的就是要向外国朋友表达自己对中国的发展变化的赞许,对中国未来的美好展望和期许。

(5)要有适宜的交际情境交际情境是在作文的构建一个交际场景,譬如是公开的还是私密的交际形式,是正式严肃的还是轻松自由的交际形式等等。

它受制于交际目的和对象,直接影响文章的风格、格调和主题的走向。

譬如2019高考全国乙卷“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如果是一个外国朋友……如果是一群或者很多外国朋友……2、作文即真诚地表达“我”(1)对自我以及“我”与自我关系的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如何构建自我,如何成长,如何奋斗等等。

如2019全国卷三“我的高考”、“擦地板的小飞哥”作文。

(2)对他人以及“我”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他人”包括“我”以外的其他个体的人和集体、社会等。

具体包括他人、认知社会,如何与他人相处(交际),自己如何在集体和社会中呈现,如何构建自己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等等。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写给2035年18岁的青年”,卷三“改革开放三条标语”。

(3)对世界以及“我”与世界关系的认知“世界”主要指向自然世界,当然可以是微观世界也可以是宏观世界。

具体包括热爱并认识自然、敬畏并保护自然,向往并融于自然。

如高考作文“科技与环保”的话题。

这在2019高考全国卷一中有所涉及,2019高考全国卷三有所涉及。

3、真诚的表达基于表达“我”,作文要求“我手写我心”的真诚作文。

这个“真”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A、逻辑的真实——展现的生活符合生活的规律的真,按照生活的逻辑应该是这样。

B、体验的真实——有自己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感受,抒发真情实感,且有一定深度。

C、思考的真实——有对生活的冷静而理性的思考,从中得出生活的哲理认知。

三、构建真诚作文的路径(一)、让学生真诚地拥抱生活——枯叶蝶六步素材积累法(素材、思维)写作是将写作者的生活体验、感受和认识等转化成“文”的过程。

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思考作为素材进入到文章中成为了内容;同时,这一成文的过程又依赖严密系统的思维活动。

二者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作文鲜活起来。

这种以思维为线的作文素材积累训练,既有素材积累,又有思维训练,还有作文构思,枯叶蝶称之为“六步素材积累法”。

如下图:标签(素材分类,便于整理)时间年月日标题给材料你一个标题素材简述素材基本内容(叙述类素材140字左右为宜)触点最触动自己的点(1句话)感受自己的感性认识(1-2句话)评价自己的理性认识(1-2句话)联想相关素材2-3条,(含名言警句1条,事实类材料1-2条,每条50字以上)思考冷静之后的深入思考或质疑(1-2句话)标签分类(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分类,分类结果可多可少。

譬如:1.人生、成长,2.奋斗、事业、3.理想、信念,4.待人、接物,5.亲情、友情、爱情,6、家国、民族,7、自然、世界,8、环保、科技……)序号标签完成之后可以一并以此做片段训练。

(二)、让学生真实地构思作文——枯叶蝶三思作文法(立意、逻辑)作文,讲究立意高、有深度、逻辑强,我谓之“三思”:思想、思考和思维。

以“痛与言”作文题为例:【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人生在世,住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

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

还有人说,痛而善言。

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通过逐则分析材料,对比解读后,我们对题目形成这样的认识:人生在世,痛是客观存在的,无需逃避,而应面对。

面对痛有不同的做法,一是直接说出来,释放痛感,宣泄情绪;二是痛而不言,坚强面对,但对于痛也不能麻木,甚至逆来顺受;三是痛而善言,恰当地用言语、文字、行动表达痛感,既不麻木于痛,也不鲁莽冲动,而是善言。

【“三思”指导】1、思想的高度——立意(观点)作文的立意,一般讲究精准,就目前高考而言,这个方面难度较低,或者说很难写偏题,但是立意体现出来的思想的高低差异还是很大。

因此追求思想的高度,当是作文立意的重要一环。

基于作文就是表达“我”的理念,思想高度决定立意的高度。

我们应该有这样几个维度的立意:(1)表达对“我”的认知为主的层面:从言痛谈人生境界,从言痛看个人人生成长。

(2)表达对“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的认知的层面:从言痛思考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和国家。

(3)表达对“我与世界(自然)的关系”的认知的层面:本题不适合。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更美好的家园)2、思考的深度——内容(论证)思考的深度在于避免思维活动的浅表滑行。

思考的深度,首先在于在具体的分析论证中对关键概念的阐释,概念的阐释是立论的基础,这是体现考生思考力的核心点。

概念的诠释,一般有公知和个性两个层面,就一般的文章而言,就讲究阐释的科学准确,即公知——大家都指导都认可的。

但是,这样的文章是欠缺深度的,换言之,缺乏自己的真正思考。

因此在概念的诠释上,要求在公知的基础上达成个性化的理解。

譬如,关于“三乐”排序作文题中的“知足常乐”的诠释,一般的诠释是:“知足常乐”,即满足于已有的生活状况尤其是物质生活,是一种平常心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诠释属于公知的,拿来即可,体现不了考生的思考力。

如果要展现考生的思考力,就得做到有自己个性化的诠释,譬如:“知足常乐”是以珍惜拥有为前提,以拥有的为满足,从而感受到常态的快乐,是人生的平常心的体现,是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它更是一种对人生求索与奋斗中的不断增长的欲望的恰当控制,不为物所累,不为名利所役使,是一种自在的快乐。

这样的诠释就更加有深度有吸引力,耐人寻味。

这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立意和自己的人生体验作出对概念真实的思考。

具体做法是概念(核心对象)的诠释与分类解析(如下图)。

这样的解析是将作文内容具体化的过程,也是清晰化的过程,便于有效而精准地搜索材料,让思考深入内核,与思想的高度协调一致。

在作文中,可以根据立意的层面和角度来选取其中的材料,找到分析论证的角度和重点。

3、思维的缜度——结构(内在逻辑)思维的逻辑性,是议论文的力量源泉。

从文章整体上看,是指考生的结构意识,即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的有机建构。

从局部来看,是指论证的有理有力。

逻辑性缺乏的文章,在内容的关系上可能存在不能自洽,或者简单化。

这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要精心安排各部分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需要构建一定的论证所需的理论体系。

思维的逻辑性,其一分析说理必须符合逻辑。

其二是整篇文章的结构是基于内在的整体逻辑,这是这里讨论的重点。

整篇文章的结构基于内在的整体逻辑,要求从思想的高度出发,结合思考的深度,理出与思想高度匹配的对象(核心对象、主要对象和下级概念)之间逻辑关系。

譬如,要将文章立意定位为个人成长或者人生境界的体系,那么对痛的认知则主要是精神层面,关注来自自身与外在的刺激引起的不适感,以及它对个人的作用,在应对层面思考之于个人成长的价值,思考“直言”“不言”“善言”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题目上的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

(三)、让学生有序行文——枯叶蝶八股作文法(结构、表达)1、基本结构纲——退——进1——进2——转——联——建——结2、分项示例阐释标题:字数不宜多,语言简洁优美,要直接点明文章的观点。

(1)纲:引+评议+提(由材料切入,简要评析,提纲挈领。

)(2)退:提+引+议+结(退:树靶。

文明交流,“以退为进”)(3)进1:提+引+评+结(进1:击靶。

对准“退”进行驳斥。

)(4)进2:评+引+析+挖+结(进2:紧承进1,是“立”,正面评议。

)(5)转:过渡。

(上承2-4为评事,下启6-7为论理。

)(6)联:联+引+析(联:联系现实,由“个”到“类”。

)(7)建:提+建(建:给“类”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或者启发。

)(8)结:总结+提(结:收束全文,卒章显志,掷地有声。

)3、示例以小飞哥辞职做篮球场擦地工作文为例。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小飞是篮球联赛场馆保洁义工,因为无法处理好做义工和本职工作之间的矛盾而辞了职。

虽然生活很拮据,但他喜欢保洁义工这份工作。

他上搜寻国际比赛擦地工的工作视频学习研究,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擦地模式,把擦地工作做到了极致。

当暂停或有球员倒地时,他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上场,双膝跪地,用毛巾将地面擦干净,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不久前,他实现了为全明星赛场地保洁的愿望,他还梦想着能去NBA赛场做一次义工。

他称自己为“篮球馆竞赛部区域清洁员”,想为全国篮球赛场制定统一的场地保障标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