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吸收H2S过程的模拟分析

N—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吸收H2S过程的模拟分析

筚2O喜苹3期 1999牛9月 。… ; 冀 孟 。 。 Vol 20 N0 3 Sept.1999 

N_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 吸收H2S过程的模拟分析 、 喜长宣!墨星些 _ 元华 裴洪章 T z, b、>/ 邑县 业局册 … &。 ‘f 

摘要:以实际脱硫装置的运行数据为基础,根据HzS,O[ 在N_甲基:乙 醇胺(MDEA)水溶液中的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方程,建立了描述该脱硫系统的 数学模型,经模拟计算,得到了现装置的实际处理能力,确定限制装置生产能 力的瓶颈为吸收塔,提出了现有装置的操作方案,为工业优化生产提供了一定 理论指导。 关键词:N。 墨三 壁壁幽季燃塑;脱硫装置 笮 b L) 

中图法分类号:TQ 028。17 

N_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一优良的脱硫溶剂,可以高选择性地吸收含有HzS和(702气 体中的 s。8O年代以来,我国围绕MDEA脱硫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并已实现工业化.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MDEA选择性吸收 S工艺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某厂用MDEA溶液将甲 醇酸性尾气中的 s提浓,该甲醇酸性尾气含有高浓度的O[ (80 左右)和一定量的H2S(6 左右)以及HCN、∞、COS和CH ̄OH等少量气体。由于 s浓度低,杂质多,组分复杂,不能直 接用克劳斯工艺回收硫磺 。目前,国内外用MDEA溶液处理这种组分复杂、杂质多的气体未 见有文献报道,也没有成熟的工业经验。该厂有两套吸收塔装置,目前只启用一套。该装置原 设计的处理能力为4000m3·h,目前工况的最大处理量为2100in h- 。该装置运行一年 后,出现了胺液降解严重、管道设备不同程度的腐蚀、净化率降低、净化气达不到排放标准等问 题。针对上述情况,以该装置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根据MDEA和H2S、O[ 反应机理及反应速 率方程,建立了物、热衡算数学模型,通过对单一吸收塔和双吸收塔的模拟计算,找到了影响净 化率的关键因素,验证了单塔处理气量不够。针对上述工业实际操作状况,启用两个吸收塔,通 过模拟计算得知,净化气中 s含量低于2000 ·I ~,净化气达到排放标准,为工业生产优 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1脱硫装置流程 1.1装置流程简述(图l、图2) 甲醇酸性尾气(其组成如表1)进入水洗塔T 201的底部,循环水用泵P-201送到水洗塔的 顶部,水与甲醇酸性尾气逆流接触,并吸收尾气中的CH3OH和HCN,同时少量的HzS也溶解在 

收稿日期 1998—11—11 第一作者:曹长青 男.32岁,硕士,讲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弟3期 霄鼍青羊:.N-甲基二乙醇胺选择性噍收 s过程的楗扭分析 249 水中。水洗气从水洗塔顶 排出,塔釜排出含硫污水。 水洗气进^吸收塔 T-202的底部,MDEA水 溶液用贫胺渡泵送到吸收 塔的顶部,贫胺液与气体 逆流接触,气体中的 s 和部分 被吸收,从塔 项排空。在吸收塔顶喷淋 的贫胺液吸收了C()z和 H s成富液,从塔底排出 与从再生塔出来的高温贫 胺液进行热交换,之后用 泵送到再生塔T-203的中 

固1单啦收塔脱硫装置藏程圈 1一水冼塔;2一吸收塔{3一再生塔{4一再沸器{ 5一冷疑器|6一收集槽;7 8一过滤嚣 9,10.儿一累 l2,13.14,15.16,17一按熟器 

部,与上升的水蒸汽逆流接触而获得再生的MDEA,用H-203重沸器产生的蒸汽提供再生所需 的热量,使吸收反应逆向进行。蒸汽促使酸性气析出,而后被冷凝 从酸性气中分离出来并作 为回流返回再生塔,再生酸气继续去硫磺装置回收。 寰1甲辞蘸性置气组成。 

*表中数据为气体的干基组成(体积分散) 2数学模型的建立 3] 

2.1 S与MDEA反应机理殛动力学方程 

上式反应为快速反应,因为 反应只涉及质子的转移,所以在 接近界面极窄的液膜反应面上瞬 间完成 

圈?取暖收塔皇逆藏藏程圈 】一水冼塔;2~吸收塔}3再生塔;4一再沸器。 5玲凝器;6收集槽;7.8过滤器;9.10,1l泵 12.13、14 15,16 17按热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50 青岛化工学】完学植 第20卷 2.1.2 H S与b/f)EA反应的动力学速率方程 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在路易斯双膜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H s和CO2在b/f)EA中共吸收的数学模型,把界面 液膜处的浓度分布线性化,将微分方程简化成代数方程, 通过实际模拟计算表明,浓度分布线性化是台理的 ] 单位界面上 S的吸收速率由图3知: R一 ×{只一[Hzs]×珏}一K ×{只一 [Hzs] X )--K X{[H^s] 一[H:s] )/{ 盘一I/&为瞬问可逆反应的化学增强因子 2.2 O 与MDEA反应的机理殛动力学方程 2.2.1 与b ̄)EA反应机理 (1)COz与水发生缓慢的反应 O +H ( 十H 十 ) 慢反应 R3N—H 一R;NH 质子反应 O +HzO+ N—R3NH +H (2)C 和MDEA中的一OH缓慢反应生成烷基羧酸盐 C一()H+()H一一一c( T O 快反应 ∞+a 一一∞一 x】 慢反应 

l I 

愁I ̄I L- Il 

圈3双膜理论界面维度分布线性图 

CO+0( +OH一一一CO--COO一+H2O (3)Cq与OH反应生成HCOa一 N+H (>+凡NH++()H 质子反应 O +OH一一H ) 中速反应 O + O+R3N—R3NH++HCO3 式(5)是起主要作用的反应,它基本决定了吸收0( 的反应速率。 2.2.2 c 与MDEA反应速率方程 单位界面上a 的吸收反应速率为: R一』( ×{只一H ×[O[ ] )一』 ×{只一H ×[O[ ] } Kl_r× tanh ̄X{[c ] 一[ ],/co ) 2.3板式吸收塔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3.1物料衡算 如图4所示,气相以惰性气重量流率G为基准,对I 板而言,显然I+1板气相出13即为I板的气相进料组 成,同样,I—l板液相出13即I板的液相进料组成。 由物料平衡知 : G州 n·HFR· 1_雨

H 2S

1 H S丽 一【x)1 ‘ 

J . S)2 

] ] 

(3) (4) 

1板 1扳 I ’ 1+1板 囝4第1板袖料街算示童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首长青等: 甲基二己辟胺选择性嗄收HsS过担的模拟分析 251 GX([ ]jn一[ ·盱R—R 液相的物料平衡为: L×[Am]×( |I1+1一q¨)一aD·HFR·R L×JAm]×( .1+l—a¨)一aD·HFR·R 2.3.2热量衡算 I ×[Am]×[△H×a +△H×a。]=G×△ ×△ + ×户× △ 一[Am]X ×[△ ×a +△H×a ]/P一(C/L)×△r×aT./p 式中:P≈i000 

3结果与讨论 3.I 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 3.1.1 单吸收塔脱硫装置主要物流计算值和实测值比较(见表2) 表z主要特藏计算值与实 值比较 

由表2可见,主要物流的主要参数测量值与计算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X,说明所建立的数 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本装置系统的脱硫过程。 3.1.2单吸收塔和双吸收塔净化气中 s脱除率的比较(见表3) 表3胺{直循环量为l2r.nh 时.单吸收塔和职吸收塔部分模拟结果比较 

由表3可知:当胺液循环量为12t·h,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吸收塔和双吸收塔全 逆流操作相比较, S的脱除率由9O.09 提高到97.84 ,选择性由6.31 提高到7.O0 。 由此可见,双吸收塔全逆流操作优于单吸收塔操作,启用双吸收塔全逆流操作,就可以完 全处理目前该厂的甲醇酸性尾气量(最大量2100m¨.h ) 净化气达到排放标准 3.2现有装置实际处理能力 经模拟计算,推荐现有装置生产的主要工艺指标如表4所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52 青岛化工学陇学报 第20善 裹4现有装置生产的主要工艺指标 甲醇酸性尾气量:1400 ̄1600m ̄·h 水洗塔 嚣 一 

水性温度 <35℃ 胺液散度:2O ~踮 吸收塔 贫胺液^塔温度:25 ̄30℃ 气液比:90~1呻 塔底沮度:l19~121℃ 塔顶沮度:1】O~1l5℃ 再生塔 操作压力 0.06~0.0sMm 塔顶回流量 1000 ̄1200kg·h 童蔓苎竺里垦 三 !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CH ̄OH和HCN的脱除率分别为90 和75 , S的脱除率在98 以 

上,净化气中H S含量小于2000mg·I ,净化气达到排放标准。 3.3双塔逆流流程模拟计算 要完全处理甲醇酸性尾气量,胺液循环量对双吸收塔全逆流流程的HzS脱除率的影响起 

主要作用,对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见表5。 寰5瞳藏懦环■对双塔全连灌谴程的髟响 

由表5可知:随胺液循环量的增长, s的总脱除率不断增加,当胺液循环量增加到15 t.h-'时, s的脱除率由单塔的95 提高到99.65%,这是由于吸收塔的理论板增大的缘故, 另外,当胺液循环量大于1 5t·h I,H S的脱除率增大的幅度不明显,但(n共吸收率增加明 显,选择性下降,且能耗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应综合考虑进行选择胺液的循环量。 

4结论 (1)通过对主要物流参数的模拟计算值和实测值的比较得知,所简化的数学模型能较好地 模拟该装置系统的脱硫过程。 (2)处理2100m".h 的甲醇酸性尾气,仅启用一个吸收塔达不到净化气中HzS的浓度小 

于2000 mg·L-·的要求。限制装置生产能力的瓶颈为吸收塔。 (3)可采用双吸收塔胺液全逆流流程,使净化气中H S含量小于2000 rag‘I_ ,通过改变 

胺液循环量来改变净化效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