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文学集团疯狂抢人

网络文学集团疯狂抢人

网络文学集团疯狂抢人“造神”网站给作者涨薪∙正文∙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扫描到手机2015-06-08 03:27:31来源:综合作者:京华时报∙手机看新闻∙保存到博客∙∙如果说过去的10年,网络文学曾在非议中生根发芽,那么,如今已经花繁叶茂。

打开2015年年度大剧和电影的清单,《何以笙箫默》《翻译官》《芈月传》《盗墓笔记》《花千骨》《明若晓溪》等均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来。

2015年到2016年,计划开拍或播出的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将超过30部。

一边是网文改编影视、游戏竞相上线,一边是大型互联网文学集团陆续成立。

随着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将网络文学提升至战略高度,对作者和优质版权资源的抢夺将愈演愈烈。

现状草根写手的黄金时代网络文学网站给作者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网文作者可选渠道越来越多,收入分成越来越高,草根写手的黄金时代来了。

网站给网文作者涨薪“再不写就老了!”作为资深网文粉丝和有过“挖坑不填”历史的网络写手,今年28岁的肖夏是某金融机构省级分公司副总经理,虽然事务繁忙,但近来网络文学市场的变化,又勾得他心里的作家梦蠢蠢欲动。

肖夏打算重新投入网文写作中。

今年以来,网文市场最大的变化之一是网文作者涨薪。

目前占据了网文市场20%以上市场份额的起点中文网,曾是中国网络作者收入及福利制度的“奠基者”。

2003年起点就创造了第一套完整的电子出版微支付系统,并上架VIP付费阅读作品,上架作品最初的章节免费阅读,后续拟持续阅读需读者付费。

起点确立的每千字1分到2分钱的稿费,就是文学网站给作者的分成。

2004年10月,起点中文网被收入盛大麾下,随着后续红袖添香、晋江原创网、榕树下等加入,盛大文学集团笑傲江湖十余载。

除了阅读付费收入外,盛大文学设定的福利奖金制度也成了现在行业的普遍做法,包括鼓励稳定创作的根据每月更新字数确定的“全勤奖励”和“完本奖励”,还有网络小说改编成游戏、漫画或影视的版权分红等。

一批签约作者还得到了最低月保障收入,还有商业意外保险和大病保险等。

今年初,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合并成为阅文集团,这个占据市场份额70%的“巨无霸”近日推出了“2015作家星计划”,以改变固有的作者薪酬体制,在旗下部分网站先行实行。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渠道费的减免,比如,以前起点的作品在QQ阅读等渠道存在多次分成,而现在,在各类渠道只有一次分成,也即起点与作者分成。

同时,作者的分成也增加了,可以得到50%订阅收入分成。

记者从其他互联网文学集团获悉,今年以来,签约作者的收入确实有明显提高。

在移动阅读应用市场份额最大的掌阅科技今年4月底刚成立掌阅文学集团,宣布今年签约入驻客户端的作者拿到的分成比例由50%提高到70%。

百度文学方面告诉记者,作者的激励将从以前的单一平台销售,变成现在“全平台+第三方”推广。

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则称,不会像以往强势平台一样绝对控制作者所有版权,阿里文学签约的版权一般仅针对电子版权,不强行控制作品其他版权。

粉丝经济和草根富豪截至6月7日,顶尖“大神”作者“猫腻”的《择天记》还没连载完,字数已超过152万,总点击数超过2422万。

《择天记》还破天荒地成为我国网络文学史上第一部还没写完就开拍电视剧的作品。

读者订阅付费、实体书出版、改编版权,这成为“猫腻”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

9点起床,吃完早餐去办公室(自己既是“猫腻”老板也是唯一的员工)“发发呆”,看看股市、上网浏览新闻、“批阅”微博和微信,吃完午饭回到办公室,下午用一到两个小时写小说,一般写四五千字,晚上回家休息、看书、看资料,他正在积极把晚上写作的习惯调到白天—这是“猫腻”一个工作日的状态。

“猫腻”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颇多。

如果时间回到2003年,那时他还穿着“马甲”混迹各种BBS和论坛,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他因苦于彼时网络小说数量不多和更新速度慢,于是自己动笔开始写作,同时苦哈哈地打工。

自2005年尝试在文学网站上写连载小说后,粉丝口口传播的力量之大让“猫腻”始料不及,他的小说点击屡屡破千万,并在2007年向影视公司卖出了第一个版权《朱雀记》,如今财务自由对他而言已经不是梦。

根据2014年的网络作家榜,当年“猫腻”的版税已经达到1700万元。

“猫腻”喜欢看读者的书评,他的粉丝建立了不少QQ群,若某天临时“断更”,他会在微博、微信上向读者“请假”,还会根据读者的提问定期统一答疑,但又经常会和读者“斗智斗勇”。

“读者不喜欢某些情节,就会大骂,但是越骂我越逆反,偏偏要写。

有时写着写着,读者竟然把后面的情节猜出来了,我就得冥思苦想更牛的情节,让读者叫好会让我很有成就感。

”“猫腻”说。

肖夏向记者坦言,文学网站出台的不少福利奖励本质就是粉丝经济。

像“月票奖励”是读者给作者投的“月票”越多,在月票排行榜上就越高,“月票需要花钱购买。

事实上,‘大神’与粉丝之间的‘月票大战’屡见不鲜,单笔‘月票’中一人出资逾10万也不新鲜。

此外还有‘道具打赏"。

肖夏透露,几年前金融系统的某前同行兼职写作,第一本网络小说走红后,在第二本刚上架时,竟得到一女粉丝一次性打赏几十万元,此后他毅然决然辞职当全职作者,目前每年版权收入就达数百万元。

“造神”运动如火如荼“如果按照3分钱每千字的标准付给网站,读者看1万字才花3毛钱,持续看到一定程度之后还可以打折。

”肖夏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网站靠打价格战吸引读者远不如自己培养或挖来一批“大神”级作者有竞争力。

2014年吴文辉团队“出走”盛大文学、来到腾讯文学成立创世中文网时,曾以3000元/千字的高稿酬从老东家挖来了“白金”作者“猫腻”。

阿里文学也宣布将以千字100-1000元的价格与“大神”级的作者合作,言下之意“挖人”之战不可避免。

目前中国网络作者有数百万人,按收入和粉丝数可分为5级。

最低级是普通写手,也被称为“扑街”作者,他们的读者量不大,并且作品不常得到推荐,不少人签约上架后半途而废,有玩票性质,年收入上千元已实属不错;再往上是年收入10万元以上、粉丝10万人以上的“小神”,这些是文学网站的基石;年收入50万元、粉丝数十万的“中神”在全国有几百人;而“大神”的年收入则超百万,粉丝也超百万;最顶尖的网络作者被称为“白金作者”、“至高神”等,这样的作者凤毛麟角。

在2014年的网络作家榜中,版税收入前三名是唐家三少、辰东和天蚕土豆,版税收入分别为5000万、2800万和2550万。

如果算上订阅收入和作者福利,这样的超级大神或有二三十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榜单中,年收入突破千万的顶尖“大神”有7位来自“腾讯系”的阅文集团。

目前,阅文集团针对不同等级的作者提出了不同的培养策略。

对于“猫腻”这样的顶尖大神,阅文启动了“作品制作人”制度,专门配备一支专属团队,包括作者、编辑、运营、商务团队等角色。

而最新推出的“星计划”则主要对“中神”“小神”进行差异化扶持。

“90后”作者“乱”是2014年网络作家榜前十的新晋作者,也是阅文集团未来“造神”的标杆。

他的新书《全职法师》拟发布之际,阅文就已为他度身定制了完整的运作方案,包括新书发布会及后继宣传,号称宣传运作媲美好莱坞明星IP(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全版权)的开发。

2013年“乱”的网络电子竞技小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开始连载,一年内光是版税就收获了1300万元。

“我的月薪大部分由订阅分成构成,外加一些奖励。

当然,还有版权费用也是一大块。

”“乱”告诉京华时报记者。

据了解,阅文还将成立“大神”俱乐部,“大神”们享受最高等级的推广运营待遇,如作品改编优先投资、有机会成为投资项目的合伙人、明星化包装宣传等。

掌阅文学负责人游亭则向记者表示,掌阅文学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培养出10位年收入超500万元的作者、50位年收入超100万元的作者、100位年收入超50万元的作者。

深度“造神”背后的IP之争为了把草根作者推上“神坛”,各大互联网公司竞相成立文学集团,依靠旗下多个网站进行“军团式”作战。

这背后,互联网巨头们打的是“泛娱乐”的主意。

优质IP价值水涨船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2014年全年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4.12亿,年增长率为5.5%。

网民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5.8%,远高于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应用,预计在2015年,网络文学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元。

2014年11月成立的百度文学,旗下原创平台以“纵横中文网”为核心,分发平台拥有“百度书城”APP和页面站,以及“熊猫看书”等平台。

“腾讯系”的阅文集团从今年3月起整合了腾讯文学旗下的QQ阅读、创世中文网、云起书院,以及盛大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潇湘书院、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和盛大文学旗下出版机构中智博文、华文天下等文学品牌,同时依托腾讯的社交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运营。

今年4月宣布成立的阿里文学集团则启动整合UC书城、书旗小说、淘宝阅读等入口资源,阿里系的新浪微博、天下书盟等版权资源,以及阿里妈妈、阿里影业和九游等平台资源。

掌阅文学也与兄弟公司趣阅、红薯网等联合作战,发力原创网络文学。

互联网巨头纷纷集结军团作战,背后最直接的驱动力是优质IP。

这两年,IP概念的提出,让网络文学从原有的单一付费阅读模式升级成为产业化运营,一个优质的IP要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发,需要动用诸多资源。

在阅文集团副总裁罗立看来,一个优质的文学IP最重要的标准是高质量的故事文本,然后要有足够的影响力,还要有良好的改编空间和可操作性。

百度文学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平台上《终极教师》的IP已经售出了游戏、影视、漫画改编,影视预计投资不少于2000万元,第一季已经在网络播出,第二季在筹拍中。

版权方面作者的收入形式分为分成和买断,其中又有全版权买断和买断价分成等多种形式,总体来说作者的收入跟作品的销售成绩是成正比的。

统计显示,以玄幻、仙侠题材的IP为例,优质IP改编的游戏下载转化率是无IP游戏的2.4倍。

公开资料表明,2014年网络小说改编成手游时,“大神”级作者作品手游版权可高达8位数,去年网络小说《不败王座》《我欲封天》分别以810万元、655万元授权手游改编,而在此之前《我欲封天》要改变网页游戏时,就已经收获上百万元。

在影视界,优质IP无疑已成为香饽饽,截至2014年底,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其中,90部计划拍成电视剧,24部计划拍成电影,电视剧单集制作成本最高可达500万元。

在国内方兴未艾的动漫领域,优质IP更是炙手可热,《择天记》就以5000万元的高价授权动漫开发。

平台生意经“泛娱乐”在IP概念火了以后,“泛娱乐”一词也随处可见。

互联网文学集团玩的就是“泛娱乐”生意。

腾讯互动娱乐是腾讯旗下最赚钱的业务板块,在2012年就提出了“泛娱乐”的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