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信息系统评估方法研究(修改稿)

企业信息系统评估方法研究(修改稿)

企业信息系统评估方法研究 陈少波 (茂名学院计算机系 广东茂名 525000)

摘 要:为了转型和升级,对已建好并运行多年的企业信息系统进行评估,目前尚没有公认的成熟方法。本文试图从软件体系结构、数据需求与集成、信息系统功能、信息系统性能等方面,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评估方法作一些探讨,并简单介绍了利用这些方法对一家特大型企业进行评估的实例。 关键字:信息系统 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02.7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assess method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 Chen Shao-bo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Maoming College,Maoming Guangdong 525000,China)

Abstract: So far,there has not been recognized ripe method about assessment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 applied for many years for transformation and escalation.This paper attempt to discuss assess method with software architecture,data requirement and data integrated,information system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performance.At last applying these methods to assessment wa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with an example. Key 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assess method

1 引言 在我国,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历了从单机应用到联网应用,从3com、Novell到NT局域网的应用历程。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大中型企业基本上建立起包括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物资供应管理、仓库管理、生产调度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条件、认识水平及投资等各方面的限制,绝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都是单独规划单独开发,很少进行系统性的总体规划,各子系统之间缺少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使各子系统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交换十分困难。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越来越高,而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难以有效地支持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因此,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至于建立起企业的ERP系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已投资建成的信息系统,避免在新一轮的企业ERP系统建设热潮中又走上推倒重来的信息化建设老路,是一个必须认真面对的具体问题。因此,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估,对已有的投资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是企业信息系统升级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2 评估指标 企业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性目标。除了经济效益方面的考虑外,它还涉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适应性、易维护性和用户界面友善性等技术性能方面的要求,以及改善员工劳动强度和企业经营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等社会效益或企业文化方面的目标。上述目标的多重性产生了对信息系统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估的必要性。 多指标综合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领域[1],有关它在信息系统评估中的应用研究则更有待人们的努力。这里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是指对信息系统所进行的一种全方位的考核或判断。 一般来说,企业信息系统多指标综合评估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标准的建立,这是整个评估工作的前提;二是信息系统的实施效益评估;三是信息系统实施经验教训总结。 由于企业信息系统实施的经济效益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导致效益评估的结果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没有太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从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即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来讨论评估指标。

2.1 软件系统评估指标 软件系统主要评估指标有[2][3]: (1) 系统功能:应用的广度――应用了哪些系统,覆盖哪些部门;应用的深度――是否充分发挥现有信息系统的所有功能;应用吻合度――是否能够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要求,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而重中之重是系统功能对企业核心业务过程的支持程度。 (2) 执行效率:为了完成预定功能,系统所需的资源及时间。 (3) 可靠性: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不出故障,持续运行的程度。 (4) 安全性: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功能使用的授权合理性及数据访问控制的有效性。 (5) 可用性:系统在完成预定功能时令人满意的程度,包括界面的友好性、易操作性等。 (6) 可维护性:增加新的功能比较容易、发现错误时的诊断时间和修改难度小。 (7) 可测试性:系统容易测试的程度。 (8) 可移植性:代码移植到其它平台的容易程度。 (9) 互连性:各子系统之间功能的互连和数据交换的容易程度。

2.2 数据库系统评估指标 (1) 数据库结构:目前,企业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大多数为关系数据库,因此,对数据库结构的评估主要以关系数据库理论为指导,针对业务系统中的对象,审查数据库结构的合理性、冗余度,重点考察数据库结构对数据一致性与完整性的支持。 (2) 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是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两个最重要的性能指标,评估时主要考察的是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以及存储过程和执行业务的过程对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影响。 (3) 数据的合法性:数据库应用系统对数据合法性的检查机制。 (4) 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机制与数据库访问授权的合理性,以及数据的备份与故障恢复机制。 (5) 数据的共享: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共享,以及交换和共享的方式,共享数据的一致性问题等。 2.3 网络系统评估指标 (1) 网络系统构架:是否容易扩展,是否满足企业未来的发展。 (2) 系统性能和容量:骨干网段及服务器端口网段的带宽情况,分网段的误码率情况。 (3) 网管系统的有效性:配置管理、故障排除、性能分析、安全机制及计费。

3 评估的理论依据 3.1 ERP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4]。 (1) 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2) 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3) 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的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基础。 企业的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管理理念。以ERP管理思想作为企业信息系统评估的理论依据,是要考察企业在应对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挑战中,如何顺应企业运作模式的改变,以什么样的管理理念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CIM/CIMS理念 1973年美国约瑟夫·哈林顿(Joseph Harrington)博士在“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一书中首次提出CI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理念。它的内涵是借助计算机,将企业中各种与制造有关的技术系统集成起来,进而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其中,特别强调:(1)企业各个生产环节是不可分割的,需要统一安排与组织—“系统的观点”;(2)产品制造过程实质上是信息采集、传递、加工处理的过程—“信息化的观点”。 今天世界已步入信息时代,CIM/CIMS的理念与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把新的CIMS的理念概括如下[5]:“CIMS是一种基于CIM理念构成的计算机化、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的制造系统”。 以CIM/CIMS理念作为企业信息系统评估的理论依据,是要考察信息系统集成的程度,找出“最短的那块木板”,即“木桶的容积是由组成这个桶的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或者说,做到在正确的时刻,把正确的信息,以正确的方式,送到正确的地点,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3.3 ATAM方法 ATAM方法[6]是评估软件构架的一种综合全面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揭示出构架满足特定质量目标的情况,而且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质量目标之间的联系――即如何权衡诸多质量目标。 评估大型系统的构架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首先,大型系统有一个很大的构架,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理解这个构架是非常困难的;其次,计算机系统旨在支持业务目标,评估需要把这些目标和技术决策联系起来;最后,大型系统通常都涉及很多人,在一个有限的时间里获得众人的不同观点要求仔细管理评估过程。 使用ATAM方法作为评估理论依据的目的是理解体系结构设计满足系统质量需求的结果。

3.4 ARIS理论 ARIS(Architecture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s)是由德国IDS总裁和创始人Scheer教授首先提出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ARIS[7]。一方面,ARIS是一套完整的管理理论,是“国际上独一无二的著名方法,用于优化业务流程和应用系统的实现”;另一方面,ARIS又是一套软件,或者说是一种工具(Tool),它为用户提供从企业建模到应用系统设计的全程辅助。 使用ARIS理论作为评估理论依据的目的,是按其管理思想并使用其软件工具为企业信息系统建立起理想数据模型。

4 一个评估实例 利用上述的各项评估指标及评估的理论依据,从软件体系结构、数据需求与集成、信息系统功能、信息系统性能等几个方面对一家特大型石化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估[注]。

4.1 软件体系结构评估 软件体系结构为软件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成系统的元素的描述、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指导元素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8]。软件体系结构不仅指定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拓扑结构,并且显示了系统需求和构成系统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些设计决策的基本原理。 通过对软件体系结构的评估,结合当前最新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找出现有信息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的缺陷,提出改进的方法和途径。

4.1.1 评估方法 1) 调研的方法:现场走访管理层各部、处室及基层各单位的主要业务人员,了解、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从中分析出核心业务流程,并结合流程行业CIMS的特点提出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下发调查问卷调研现有应用系统的结构对业务应用的支持力度,分析为满足业务需求应用系统应具备的软件结构。 2) 分析设计文档的方法:通过分析设计文档,获得现有应用系统的结构。 3) 比较的方法:比较现有应用系统的结构和为满足业务需求应具备的结构之间的差距,比较现有应用系统的结构和计算模式转变趋势的复合程度,指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