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循环经济概述

中国循环经济概述


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 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 值的能耗高于世界先进水平3~7倍,主要原材 料消耗高于5~30倍。工业排放污染物超过发达 国家10倍以上。我国三大石油集团人均年销售 收入仅为埃克石油公司的1/40,人员却是它的 22倍多。(2002年)
中国到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资源短缺和生态环 境不堪重负
层次 名称 特征
企业层次 循环型企业 企业集团内 企业间的生态产 业链 先进科技研发
园区层次 循环型园区 不同企业之间的 生态产业链
区域层次 循环型社会 产业与产业之间、 生产与消费之间 的生态产业链 生态法规教育 和道德养成 “面”上的大循 环 绍兴生态市建设 淳安花园城市建 设
依靠
先进系统优化软科 学 “线”上的中循环 宁海强蛟工业区 径山镇蓝天生态农 业园
中国的人口远远超过土地承载力、资源 极度短缺,环境容量极度狭小: 中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人 均自然资源是世界平均值的1/2,单位产 值的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 劳动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 经济不稳定的系数为世界平均值4倍以上, 同时,每万美元产出消耗矿产资源是日 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甚至是印度的 2.8倍。 1美元的GDP,中国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 均水平的3倍,日本的7倍
浙江发展循环经济、 浙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 从人均生产总值看:浙江已经进入现代化门槛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浙江省在1978—2004年的27年期间,生产总值由1978年 的123.7亿元增加到2004年1124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 1978年的331元(约合40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24000元 (约合2900美元)。从人均生产总值这个指标可以判断, 浙江已经进入现代化的门槛,进入现代化的起飞阶段, 并开始步入后工业化阶段。 从恩格尔系数看:浙江已进入富裕社会
在全国,每年至少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 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以及不计其数 的废塑料、废玻璃被白白浪费,没有得到回收 利用 专家介绍,回收1吨纸,能生产0.8吨好纸,可 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 间,还可节省一半的造纸能源,35%的水污染。 如全国1400万吨纸都可回收利用,就能生产 1120万吨好纸,少砍2.38亿棵大树,节省4200 万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
循环经济不仅仅是废物利用。废物的回收与再 利用是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或一种形式,但不 是循环经济的全部。 循环经济不是资源百分之百的循环。循环经济 希望资源尽可能反复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不是一般的生态经济。从本质上讲循 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强调的是经济 与生态的协调,侧重的是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 循环经济强调的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注重生 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侧重的是 资源效率与经济效率。生态经济未必是循环的, 符合生态原则的经济活动,未必有显性的资源 循环;但循环经济一定是生态的,资源的循环 利用总是符合生态原则的。
我国每年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和水资源 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相当于我国国 民经济每年新增GDP的8%。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 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说,多年 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成长的 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 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
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 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但GD P仅占世界的4%。中国的万元GDP能耗水平 是发达国家的3—11倍,中国人均占有量不到 世界平均水平1/5的水资源和不到1/3的土地资 源已出现全面紧缺势头。 有专家估计,按照目前的消费能力,如果中国 经济总量达到美国水平,意味着中国将消耗全 球124%的原煤、120%的铁矿石、108%的钢材、 160%的水泥、100%的氧化铝。(2005年)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se) 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用较少的 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无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 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标和消费目标。这一原 则追求的是资源生产率(相对于劳动生产率 而言)。我们不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 要提高资源生产率,包括水资源生产率、土 地生产率、能源生产率等。
所谓“牧童经济”就是指对地球上的资源无所 顾忌地进行开发,就象牧童在辽阔的草原上无 限制地放牧那样。 “宇宙飞船经济”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人类惟 一赖以生存的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而地球 只不过是茫茫无限的太空中的一艘小小的太空 船(即宇宙飞船)。人口和经济不断发展,终 将用完这个“小飞船”内有限的资源。
对比项目
线性经济
循环经济
别名 比喻 基本特征 指导思想 前提假设
经济与生态 的关系
开放经济或 单程式经济 牧童经济或牛仔经济 “从摇篮到坟墓” 高投入、高消耗、高 排放、高产出 机械主义发展观
资源供给是无限的, 环境自净能力是无限的, 自然环境是丰富的自由物品
封闭经济
太空经济或宇宙飞船经济 “从摇篮到摇篮”
2、再使用原则(Reuse) 再使用原则针对的是“中间过程”,延长产品 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 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要求制造商尽 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这一原则追求的是资源 的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率高,既提高了资源 生产率,又降低了单位产值或产品的污染排放 率。 3、再资源化原则(Reresource) 再资源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出端”,要求使用 后报废的产品,通过加工处理,使其变为再生 资源,变为再生原材料或能源,重新进入生产 领域。这一原则追求的废物回用率。废物回用 率高,既可以减轻资源压力,又可以减轻环境 压力。
如果说现有资源“家底”让我们无法乐观,那么 更让人担忧的则是资源利用率明显偏低,浪费惊 人。当前中国每创造1美元价值所消耗的能源是 美国的4.3 倍、德国和法国的7.7 倍、日本的 11.5 倍。以建材为例,目前中国主要建材产品 的能耗都大于世界先进水平:水泥高出50%,平 板玻璃高出68%,陶瓷砖高出150%,卫生瓷高 出200%。以水资源为例,资料显示,在全国6 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 城市里的“节水”标语已经贴到了小区的垃圾桶 和学校卫生间的水龙头旁。但与此同时,水资源 的浪费已经成为城市里的顽症。
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支持能力的变化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增 长阶段:环境支持系统的压力持续加大; 第二阶段是大力补救阶段:环境负荷开 始减速增长,一直达到区域环境承载力 的最大压力,其后逐步下降;第三阶段 是环境质量逐渐变好。现在发达国家已 经到达第三阶段。
面对经济快速增长、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 恶化的严峻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 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命题, 描绘了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胡锦涛指出: “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 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 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温家宝 总理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 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 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02年在巴黎发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02年在巴黎发布 的《全球环境综合报告 》以日益恶化的全球 环境呼唤循环经济为题,着重指出: 环境呼唤循环经济为题,着重指出:“过去十 年,传统的线性经济方式进一步导致环境退化 和灾害加剧,对世界造成了6080 6080亿美元的损 和灾害加剧,对世界造成了6080亿美元的损 相当于此前40年中的损失总和” 失——相当于此前40年中的损失总和”。“最 相当于此前40年中的损失总和 新气候模型表明,除非大大减缓资源使用, 新气候模型表明,除非大大减缓资源使用,推 行循环经济模式,否则到100年后的2100 100年后的2100年 行循环经济模式,否则到100年后的2100年, 地球温度将比现在上升6 地球温度将比现在上升6度,必然导致气候变 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贫瘠、空气污染、 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贫瘠、空气污染、 水极度缺乏, 水极度缺乏,食品生产减少和致命疾病扩散等 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 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
美国一本名叫《B模式》的书,就对世界各国 汽车工业同农作物争地的现象进行了系统剖析。 作者断言:如果中国有朝一日达到日本每两人 拥有一辆汽车的拥有率,那么中国汽车的总量 将增加到6亿多辆,仅新修道路和停车场两项, 就需要占地1300万公顷,折合1.95亿亩,占中 国现有耕地总面积10%以上。这对有13亿人口 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的确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 的问题。 2020年 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从目前的2400万辆 达到1亿辆,到时,交通工具消耗的能源将从 目前的33%上升为60%,现在只有44%的汽车 达到了心得污染排放标准……
比喻 举例
“点”上的小循 环 镇海炼化 温州合成革企业 的DMF回收
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
随着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水、 电、气、煤、油等自然资源及能源短缺 均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水污染、 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城乡垃圾 污染等均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障碍。 如果不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高增长”的增长方式,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低投入、低消耗、 低排放、高效益 科学发展观(中国语) 可持续发展观(世界语)
资源供给是有限的, 环境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自然环境是稀缺的经济物品
人与自然 的关系
矛盾冲突:经济增长 以生态破坏为代价 人是自然的主宰, 人凌驾于自然之上
和谐共生:经济增长 与生态保护实现良性互动
人与自然是和谐的,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1、循环经济是什么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 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资源化为 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 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 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 态。
2、循环经济不是什么
循环经济不是一种单独的产业形态,它寓于农 业经济、工业经济及服务业经济等各种产业形 态之中,它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 节。 循环经济不等于环境保护,它要求实现经济发 展的生态化与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的经济化, 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发展循 环经济是环境保护有效方式,离不开“末端治 理”。但也不等同于环境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