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人民医院 2013年三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一.标本送检及细菌检出情况
本季度细菌培养送检率为35.24%。微生物室共收到标本2068份,分离出病原菌496株,阳性率23.98%。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2株、占83.06%,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10.89%,白假丝酵母菌5株,占1.01%。科室分布前六位的是:重症医学科422例,儿科422例,肝胆外科112例,神经外科103例,呼吸内科80例,普外科62例,内分泌科59例。送检标本类型较多的依次是:痰581份、大便114份、尿液111份、渗出液111份、脓液75份、血液57份,阳性率最高的为血液,其它依次为:脓液、渗出液、痰液、尿液、大便。
标本中检出的常见菌如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
共筛选出多重耐药菌20株,占总菌数的4.03%,其构成为:大肠埃希菌1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5%,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5%,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0%,铜绿假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阴沟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产气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嗜麦芽寡食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第三季度主要标本类型分布情况
标本类型 例 数 阳性数 阳性率(%)
痰液 581 197 33.91
血液 57 37 64.91
大便 114 3 2.63
尿液 111 37 33.33
渗出液 111 60 54.05
脓液 75 45 60.00
临床常见前几位病原菌
细菌名称 菌株数 阳性率(%)
肺炎克雷伯菌 141 28.4.
大肠埃希菌 103 20.7
产气肠杆菌 33 6.6
铜绿假单胞菌 22 4.4
奇异变形杆菌 21 4.2
阴沟肠杆菌 27 5.4
第三季度 多重耐药菌菌株类型构成情况(%)
菌株类型 例 数 构成比(%)
大肠埃希菌 11 55.00
鲍曼不动杆菌 3 15.00 肺炎克雷伯菌 2 10.00
铜绿假单胞菌 1 5.00
阴沟肠杆菌 1 5.00
产气肠杆菌 1 5.00
嗜麦芽寡食单胞菌 1 5.00
合 计 20 100.00
二.常见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与分析
1.革兰氏阳性菌
本次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较少,不具代表性,无法具体分析。
2.革兰氏阴性菌
本次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耐药率高,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复合磺胺、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50-75%之间,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为中敏,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
本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头孢西丁、左氧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敏感,是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产气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氨曲南均敏感,是产气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避免耐药范围的扩大;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大于50%,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孢吡肟、复合磺胺耐药率在30-40%之间,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呋辛、左氧沙星、氨曲南均敏感,是阴沟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西丁、复合磺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大于75%,按照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的临床应用;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左氧沙星、氨曲南耐药率低,可选作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避免耐药范围的扩大;对哌拉西林耐药率大于50%,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头孢呋辛、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孢他啶、复合磺胺、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在30-40%之间,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左氧沙星、氨曲南均敏感,是奇异变形杆菌的治疗用药。
革兰氏阴性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的敏感性较差,阿米卡星、左氧沙星对我院目标致病菌的敏感性较高,可根据耐药率高低,谨慎选择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其临床耐药范围在医院扩散。作为特殊管理的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达66%,应严格控制特殊管理的抗菌药物的使用。
临床常见G-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
大肠
埃希菌 肺炎
克雷伯菌 产气肠杆菌 阴沟
肠杆菌 铜绿
假单胞菌 奇异变形杆菌
氨苄西林 94.2 69.0 50.0 66.6 --- 33.3
氨苄西林/舒巴坦 50.0 66.6 33.3 50.0 --- 42.8
哌拉西林 96.1 91.3 68.4 86.3 75.0 53.3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72.3 56.1 50.0 52.3 83.0 28.7
头孢西丁 35.7 26.6 60.0 68.4 100.0 20.0
头孢唑林 --- 75.0 --- --- 100.0
头孢呋辛 90.0 79.5 56.2 0.0 75.0 50.0
头孢曲松 --- 75.0 0.0 --- --- ---
头孢他啶 75.3 61.5 20.0 47.8 66.6 39.0
头孢吡肟 71.4 57.6 14.2 39.1 64.2 44.4
环丙沙星 57.1 33.3 20.0 26.0 23.5 16.6
左氧沙星 --- 25.0 --- 0.0 0.0 0.0
阿米卡星 35.0 7.7 25.0 22.7 13.0 5.5
庆大霉素 75.0 49.0 55.0 47.8 66.6 33.3
复合磺胺 69.7 55.0 55.0 31.8 93.0 38.3
亚胺培南 0.0 0.0 0.0 4.5 66.0 0.0
氨曲南 --- 50.0 0.0 0.0 0.0 0.0 注:---代表不检测或无数据
三.应对措施
1.严格控制其耐药率较高的哌拉西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临床用药应严可靠参照药敏结果及病原学检查结果。
2.抗菌药物可轮换使用,降低单一方案的耐药性,恢复初始抗菌药物治疗价值,以减少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
3.临床应加强对亚胺培南的耐药趋势监测,避免其在院内扩散而发生院内感染。
四.讨论
随着我院新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办法的出台,加强了对细菌耐药监测管理,2013年第三季度各科室送检标本较上季度规范,数量明显提高,送检及时,分类清晰,但是阳性率还是较低,阳性率低的原因可能是采集标本不正确或病人带菌率低。尿液、大便阳性率最低,可加强检验人员的专业训练。由于标本数量有限,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临床医师在诊疗工作中宜结合实际情况,同时参照相关的规范、指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