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指的是抑郁症状“隐藏”起来,常常以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不易被人发现的抑郁症,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这样称呼,并不是说得病者故意把抑郁症状隐藏起来,怕人知道,不告诉别人,而是病人本人也不知道自己患了抑郁症,总以为自己躯体疾病很重,希望内、外、妇等科的医生帮助诊治,所以病人一般不会主动到精神科治疗,正因如此,容易延误治疗的最佳时间,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
隐匿性抑郁症 - 简介
隐匿性抑郁症
是以情绪低落为核心症状的情感性精神病。情绪低落以及与之相关的认知和行为障碍,构成了抑郁症的心理学症状。除此之外,抑郁症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也即抑郁症的躯体化生物学症状。这些躯体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可见于多种内科疾病。抑郁症中有一部分患者往往以躯体不适为突出的主诉,认为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有的患者在抑郁症明确诊断之前,四处求医,久治不愈,频繁出入各大医院,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始终得不到明确的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将这种类型的抑郁症称之为隐匿性抑郁症。
隐匿性抑郁症是指有明显的躯体症状的抑郁症,而且由于躯体症状十分明显,使得患者往往只注意到躯体症状而忽略了情绪问题,以致在求治时只诉说躯体症状而不提及情绪症状,就好像躯体症状掩盖了抑郁情绪或抑郁情绪被隐匿了一样。因为隐匿性抑郁症在许多慢性疼痛及总接觉得身体有病,却查不出什么疾病的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因此,出现慢性疼痛或原因不明的躯体不适时,要想到可能是患了隐匿性抑郁症,应该到神经科门诊进行诊治,万不可因为进了神经病医院名声不好等原因,不及时就诊,延误治疗时机。 隐匿性抑郁症 - 特征
隐匿性抑郁症
一般来说,隐匿性抑郁症病人大都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临床特征:
一是抑郁症状不明显,隐匿性抑郁症病人只是情绪低落,感到闷闷不乐,遇喜事而心不爽,易激惹、敏感多疑、固执,对自己、对生活没有信心,总是感到不顺心,厌恶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处。有的患者有轻度的无价值感,自认为对社会没做多少贡献。有时还表现为疲乏无力、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困难、自发言语明显减少。总之,他们老觉得“活得太累”!
二是伴神经症症状,隐匿性抑郁症病人常伴有较多的神经症症状,主要是疑病症和强迫症的种种表现。例如,有时患者会疑神疑鬼,尤其是怀疑自己得了大病,不断查体也难释其疑;有的会有莫明其妙的空虚感、恐惧感、孤寂感和强迫感;有的患者常感生活情趣索然,整日唉声叹气,甚至以泪洗面,反复出现轻生的想法和行为。多数病人往往会被诊断为神经衰弱或神经症。
三是躯体症状突出,隐匿性抑郁症病人常伴有多种多样的躯体症状,如顽固性失眠及早醒等睡眠障碍,伴健忘、乏力;找不到器质性病变的头痛、身痛、肢痛、腰痛等;无原因的腹胀、腹泻、厌食、恶心及胃部不适;莫明其妙的心慌、心悸,以及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不适,但各种检查均正常。
四是往往容易漏诊和误诊,隐匿性抑郁症病人几乎100%首先到综合医院,求治于非精神科医生,其中以中医科、内科最多,通常,医生根据躯体主诉进行许多检查及化验,但查不出异常结果,容易漏诊和误诊,贻误病情。 [1]
隐匿性抑郁症 - 症状表现
一、以顽固性“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抑郁症: 隐匿性抑郁症
老张已经被顽固的消化不良折磨了1年多,长期以来没有食欲、腹胀、腹痛、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体重也由70公斤锐减至54公斤。做过各种检查却没有大的器质性病变,经过长期的西医、中医治疗仍然没有好转。由于长期以来消化道症状过于明显,就诊时医生都没有注意到情绪的改变。其实,只要再仔细询问一下,就可以发现,老张长期以来心情都很不好,失眠,并且感到持续的疲乏,而且一想到久病不愈,就想“一死了之”。
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肠鸣、便秘或腹泻、腹内有气体游动等在抑郁症患者中十分常见,有少数患者还诉说有吞咽梗塞感。患者自己常误认为是消化道疾病而反复去医院检查,并且可能长时间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因此,有类似情况发生的时候应该想到抑郁症的可能,并去精神科或心理咨询。
二、以无法确诊的“心脏病”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抑郁症:
李女士50多岁,总是感到疲乏胸痛,心前区有一种不适感。但是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照影等检查都完全正常,因此被诊断为“心神经官能症”。然而,患者仍然感到心慌,感到好像“有什么东西抓挠心脏一样使人惶惶不安”,并且心情也很不好,睡眠质量下降、顾虑重重、反应变慢、疲乏、食欲下降等等。在一位有经验的心脏科医生的建议之下,她去找心理医生,经过心理治疗和抗抑郁治疗得到康复。
不少抑郁症患者都出现胸闷、心慌等心脏方面的症状,这类患者常误认为自己有心脏病,并反复去医院检查。患者的胸闷和心慌是真实的,不是像癔病一样是想象出来的。因此,当患者有明显“心慌”,尤其是难以言状的心慌,而经过各种检查又找不到心脏病证据的时候,应该想到抑郁症的可能,建议去精神科或心理咨询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三、以长期的神经衰弱为表现的隐匿性抑郁症:
某从事文学工作的患者,患有“神经衰弱”半年多了,主要症状是失眠、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睡着后容易惊醒,多梦,白天头晕、头胀、心烦、疲乏,渐渐地食欲和体力也开始下降。最初服用安眠药有一定疗效,渐渐地安眠药也失去了作用,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脑力下降,心情也越来越糟糕,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
患者最初的症状是失眠、头晕、头胀、心烦、疲乏,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联想到“神经衰弱”。在临床中,通常遇到类似的主诉医生也常常会诊断为“神经衰弱”,而且患者也很容易接受这个诊断。但事实上,这一诊断既缺乏明确的定义,也缺乏可信度。仔细分析一下,其实患者的症状:情绪较差、疲乏、思维能力下降、失眠、有消极的想法等等都是抑郁症患者常常会遇到的症状表现,采用抗抑郁药治疗和心理疏导都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四、浑身是病的“药罐子”型隐匿性抑郁症:
小王觉得自己真的病了,每天晚上睡不好觉,醒后难以再入梦乡;白天头昏、头痛、疲劳、胸闷,还有腹胀、心动过速、记忆减退,有时还尿频尿急。她跑了好多家医院,除了儿科未看过外,其它各科都看了,做了全身检查,X光、胃镜、心电图、脑电图,甚至CT、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一切正常,使她既喜又忧。喜的是内脏都正常,忧的是确实浑身不舒服。西医说她得了“神经官能症”或“神经衰弱”;中医说“肾亏”、“体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来来到精神卫生中心,医生让她每天服用一粒“百忧解”之后,才病去体愈。原来,小王得了隐匿性抑郁症。
隐匿性抑郁症 -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及心理治疗等。可根据不同的抑郁情况,合理选择使用。
药物治疗
目前仍把三环类抗抑郁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为第二线药。
各种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不相上下,临床可根据抑郁及镇静作用强弱、副作用和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选择。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镇静作用弱,适用于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患者。阿米替林、多虑平镇静作用较强,可适用于焦虑、激越和失眠患者。但三环类药物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较大,应用时需注意。
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剂种类很多,以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其应用较广,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能较好,有利用长期维持治疗。 双相抑郁的治疗和单相抑郁一样,但双相患者应用抗抑郁药有可能转为轻躁狂,故常将抗郁药和碳酸锂合作应用。 对于伴有幻觉、妄想的抑郁症患者,往往需合用抗精神病药,如奋乃静、舒必利等。
物理治疗
通过提高5-HT的分泌量,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强神经细胞活动的兴奋性,从而起到缓解个体抑郁情绪的效果。通过促进分泌具有镇静作用的内啡肽,能够使患者保持一种放松、舒适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更好地缓解之前消极、沮丧的情绪状态。另外通过对患者脑电波的改善和各项生理指标的改善,起到对抑郁患者的各项躯体症状的改善作用。
目前,物理治疗上国外比较成熟的方法是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简称CES)。有alpha-stim、fisherwallace、health pax等。目前国内只引进了alpha-stim scs(中文:安思定)
电休克治疗 抑郁症患者应严防自伤和自杀,对于自杀观念强烈者应用电休克可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待病情稳定后再用药物和巩固。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在本病治疗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通常采用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其具体方法与步骤可参见本书有关内容。[2]
有人评价东方人有一种“含蓄”美,不善于将自己的感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可是这种“含蓄”有时却会给人们平添许多的烦恼,因为,含蓄面纱后可能隐藏着一种疾患――隐匿性抑郁症。 一些到内科去看病,经先进仪器检查却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人,往往被诊断为“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功能性胃肠道障碍”、“胃肠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宫能症”。专家研究表明:“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中有80%处于抑郁状态,而“胃肠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中有60%以上符合抑郁症的诊断。
隐匿性抑郁症与典型的抑郁症相比,有两种表现:
第一是以单一的心理、躯体体验为主,心理方面表现为:对外界事物没有兴趣;学习工作感到没有精力;没有快乐体验;感到自己存在没有价值;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有睡眠困难,如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躯体体验可有心慌、气短、胸闷、呕吐、便秘、头晕、头痛、月经紊乱、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第二是患有隐匿性抑郁症的人对症状采取负性评价及不接受的态度。
他们时常对自己说:我的脑子不好用了,我是一个无价值的人了;我的病老是治不好,家人都为我焦急,我是别人的负担,我活在世上没有用;干什么都没意思,我好不了啦;对性生活不感兴趣,我有愧对我的爱人;心脏不舒服,可能患心脏病了;长期便秘,我会不会得了癌症……对症状有了如此负性评价的人,必然导致不接受的态度,希望能尽快将其控制,害怕症状会加重,结果反而会加重抑郁情绪。
同时过分关注症状的感受,患者对症状的感受性增强,症状更加严重。
隐匿性抑郁症患者不仅对症状是负性评价,对自我及周围环境事物都是用消极的态度来看待,这本身就会形成抑郁的恶性循环。
如果这种情况未得到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更严重的心理疾病产生。
虽然隐匿性抑郁症对病人的生命不构成威胁,但是却导致他们生活质量的下降,社会功能受到影响。
与疾病作战犹如战场打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了解了隐匿性抑郁症,有助于有隐匿性抑郁的人在症状未加重之前及时地进行自我心理调整或正确地寻医求药,让他们重新找回往日的快乐和幸福。
当新的太阳升起来时,希望他们张开双臂大声呼喊:“生活,我爱你!”
张某4岁时,父母就离婚了。他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过。读小学时,张某就很不合群。同学们见他沉默寡言,就常常欺负他,使他产生了自卑感。他总觉得自己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孤僻、胆小。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性格也越加孤僻。
高中毕业时,张某没有考上大学,在家待业两年后,进了一家工厂当了工人。常觉得事事不顺心,在厂里闷闷不乐,回家也常常发脾气。近几年来,开始经常失眠、头痛、头昏、胸闷,全身肌肉也常跳痛。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为神经衰弱。张某服了好多药,中药西药都吃过,均不见效。张某怀疑自己得了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