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图书馆文献资源检索利用与论文写作
图书馆文献资源检索利用与论文写作
文献信息的搜集
阅读策略
1、文献信息的筛选 可靠性、先进性、适用性 2、阅读策略 先文摘后原文、先粗读后精读 先综述后专题、先现刊后过刊 先核心后专业
从文献中我们要看出什么
1.这个领域已经做了哪些事情,哪些研究已经完成, 哪些研究还要继续,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和 限制,找到起点和研究应解决的重点
步骤: 一、选题 二、积累与占有资料 三、拟定写作提纲 四、撰写初稿 五、修改和定稿
一 论文选题
选题既要受到自己学术水平、研究能力的限制,又要受 到研究条件的制约。因此,选择既能反映自己的科学水平和 创新能力、又符合自己客观条件的课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人们常讲,选好一个题目,论文也就成功了一半. 要选择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必须进行认真的调研。尤其是 进行主动选题时,更要做好论文选题的调研工作。做到知已 知彼。 “知己”也就是进行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 长等方面的情况。“知己”是选题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知彼”也就是要了解与选题相关的一些情况,如该课题 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有 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等。
文献 加工
三、文献信息的搜集
文献信息搜集是指机构或 个人有计划、有目的、有 系统地获取有价值的文献 信息的全过程
1.文献信息的搜集方式
直接资料的收集:调查研究、实地考察、 实验活动 间接资料的收集:检索文献、阅读文献
文献信息的搜集方式
1、系统文献检索 利用检索系统检索与课题有关的文献 一般采用工具法(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2、跟踪最新信息 浏览现刊(核心、专业)获取最新信息
文献查找方法与获取途径
原始文献的索取: 1、在本馆或本地区有收藏的文献可直接获 取。 2、通过本馆电子资源或网上资源获取。 3、通过原文传递服务获取,本服务在图书 馆三楼样本阅览室。
我想直接获取全文,查全文数据库,或者使用文献传递服务 我要了解某一领域的相关文献及其他信息, 查文摘数据库、学科门户 快速获取我已经知道的一篇文章的全文,查电子期刊
每个数据库反复进出,太麻烦了。使用跨库检索、关联检索
你们有什么网络资源吗?使用网络资源推介, 你们还有什么资源 我有问题,问问图书馆员
检索工具的选择
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检索工具能帮助自己顺利 地查找有关资料、积累有关资料。通过对检索工具的系统 在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各种检索工具的作用。如要查找 有关研究课题方面的图书,马上会想到书目,知道有哪些 综合书目、专题书目、联合书目等可供参考;查找研究课 题方面的论文,知道采用索引、文摘和全文数据库进行查 找等等。也知道了查找资料的方法,如顺查法、抽查法等 等。更重要的是,在积累资料的过程,要注意检索工具的 综合应用。由于各种检索工具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会 对检索工具的综合应用,能提高积累资料的准确性,减低 积累资料的难度。
高校学报;文摘及复印资料。
• 教育挡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学术会议文献、学
位论文等。
• 专家询问。通过向专家学者请教有关问题,从观点到方法上的
启迪将有助于课题研究的深入。
•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视听技术、计算机运用技术、数据库、信
息网络技术、信息自动化系统等,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文献检索成为 重要的信息源。
二、文献检索
• 研究主题确定后,研究者应该锁定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包括中 外文关键词)。为了有效检索,应该提出3至5个关键词,同时还需 确定与某些关键词相反的词语,也进行检索,如“惩罚教育”-“赏 识教育”。
[1]利用“搜索引擎”:Google;;Yahoo;Sogou等[2]利用“网上图书馆”:CNKI数字图书馆和超星数字图书 馆 [3]手工检索:查阅图书馆索引;查阅工具书;查阅专业 杂志与专著(逆向查阅、跟踪索引)
检索工具的选择
书:本馆书目数据库、兰州地区其它 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国内各大图书 馆馆藏书目数据库、电子图书。 论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 期刊数据库、维普外文数据库、学术 期刊 图书馆(ARL)、博硕士论文数 据库(PQDD(B)、SPRINGER数据 库、BP、INSPEC、ISTP等多种外文 数据库、网上免费资源。
2.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 顺查法
• 逆查法
• 引文查找法(跟踪法)
• 综合查找法
3.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 检阅要“全”、“准”、“快”、“深” • 勤于积累
• 善于思考
• 要以第一手资料为主 • 要以逆查法为主
4.文献检索的过程和方法
文 献 检 索
文献 获取
明确检索的方向和要求 确定检索的工具和信息源 确定检索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检索结果获取文献 对文献的分类和整理 做摘要和笔记 写综述或评论 准备参考文献
1.文献检索应达到的要求
一是否已经找到本领域的、频繁为他人所引 用的关键文献和重要作者?有没有外文的视野?
二是所找到的文献是否已经显示出不同的意 见和立场,是否已经找到正方和反方以及具有综 述研究性质的关键文献?有没有外文的视野? 三是所找到的文献是否已经显示出不同的研 究阶段,后面的阶段在哪些方面超过或遗忘了前 面的研究?
图书馆文献资源检索利用与论文写作
一、文献检索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一是在选题确定之前获得启发 •二是在选题确定之后,根据选题及关键词进行 系统的文献搜索
1.科技文献检索与科研
科技人员要从浩如烟海的 文献洪流中快、全、准地查到 与课题有关资料,就应该了解 文献检索的知识和方法,掌握 检索基本功。
2.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文献的利用
基本思路:一是以材料为基础确定论文的论点; 二是根据论点选定作为论据的材料
• 了解已有的思想观点,使自己的研究起点更高 • 获取有关材料和数据,用于自己的课题研究
• 熟悉已有的同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受到启发
• 在反映自己研究成果的书面材料中引用文献资料,使 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充实,结论更持之有据
定综述、应用前景、进展、现状、展望等,也可以检
索出若干相关的文章。
找书:查本馆书目数据库来自分类途 径TN2查论文:中国期刊网CNKI
查论文: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查论文:维普期刊数据库
二个关 键词
命中 12篇
某一篇的 文摘
謝謝大家 !!
谢谢!
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学术论文写作
学术论文写作
如何查找综述类的文章 EI 也根据文献发表的不同形式及论述内容做出各
种细分,读者在查找时如只需某一方法的论述完全可
以 通过多种限定来实现。这是提高检索效率的办法。
第三,在图书馆的《西文电子刊导航库》和《馆藏外
文期刊检索系统》中输入review或reviews 也可以检
到 几十种主要刊登综述性文章的杂志。 第四,在《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中,在检索词后限
4.文献检索工具书的类型
• • • • • • • •
书目(或目录)(如:《全国总目录》《全国新书目》等) 索引(如:《期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报刊资料索引》等) 文摘(如:《国内外教育文摘》《教育文摘报》等) 字典、词典(如: 《教育大辞书》《教育字典》等) 类书、政书(如: 《古今图书集成》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百科全书(如: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等) 年鉴、手册(如: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表谱、图录(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
发表日期、资料来源、存档日期等项来整理。
文献信息的整理
• 将文献转化为自己的可读书面材料 • 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和排序 • 建立资料索引和内容摘要系统
文献的分析研究
• 对文献进行内容上的加工处理,如进行筛选、
取材、增删、核实与鉴别等工作
• 通过分析研究文献的观点、方法及理论体系,从
中吸取有用的知识或从中得到启发,以解决自己 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形成新的观点、 方法、理论体系和结论奠定基础
综述类文献的查找
查找综述类的文章可以全面了解 某一学科研究进展情况。 下面简单介绍查综述性文章的方 法:
第一,在检索词后限定 review,summary,sum*, on之类限定 如何查找综述类的文章 词可以找出某课题评论性文章。 第二,在图书馆EI、SCI、INSPEC等文摘型数据库中,读可 以在输入检索词后,选择限定文献类型及报道性质, 在 INSPEC数据库中可以选期刊、图书、书的章节、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报告、评述等,报道性质又细分为应用、参考书目、 实验报告、评论、新进展、技术报告等等多种,便于读者找到 最相关的资料。
选题的原则 1、现实性
选题应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来定 要结合自己的专攻方向 要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 选题大小要合适 资历深的人员,选题可大些 资历浅的人员,选题可小些 一般不宜太大太繁琐
应突出重点,选择特色
2. 方向性、科学性
各学科都有一些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
3、独创性
论文的价值在于有自主性、创造性、开拓性、 前瞻性。 选题应注意:避免雷同,老调重弹 ①对前人、他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进行开拓 性、探索性、前瞻性的研究 ②对前人、他人已经研究过的,但有些结论不 对或尚待探讨的论题进行引伸和发展性探讨 ③ 有的论题已有人研究过,但观点各异,可进 行争鸣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④对大量研究过的题目进行综述或述评研究
–记录研究的特征与结果:用表格、图形或者概念 图的形式
通过哪些途径收集文献资料
1、通过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标准、 科技报告、会议文献等; 2、通过文摘、索引、全文数据库; 3、通过INTER网; 4、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交流;
5、通过与他人交流。
收集资料时要注意的问题
1、选择有效的检索词; 2、选择适当的数据库;
2.在本领域内已有哪些相关工作,注意学习先前研 究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探索作者如何分类、探索 和解释事实及其关系,提供对研究有益的思路、 方法或修改意见。 3.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背景和基础,为解释研究结果 提供背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