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体育运动学校(二期)
静压桩挤土效应预防
专项技术措施
苏州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7月21日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1 - 目 录
一、综合说明
1.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二、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
2.1监测目的
2.2监测项目
三、 控制点布设
四、监测方法
五、监测测点的埋设
六、监测精度及所采取的措施
6.1监测精度
6.2技术措施
七、监测频率及监测预警
7.1.监测频率
7.2.预警值
八、挤土效应应急措施
九、监测人员安排及数据传递方式
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2 - 一、综合说明
1.1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苏州体育运动学校(二期)
2. 工程地点:苏州相城区苏虞张公路旁
3. 建设单位:苏州体育运动学校
4. 场地情况:场地原为学校的绿化地,现已平整为施工用地,地势较平坦,场外道路环绕,交通较为便利,本工程±0.00相当黄海高程3.00m。
5. 工程内容及规模:本工程桩基管桩型号采用江苏省结构标准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苏G03-2002),具体桩型、桩顶标高、单桩承载力及桩数等详见下表;
6.场地地质条件:
勘察表明:场地自然地面以下来40.45m以内的土层按其沉积环境、成因类型以及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自上而下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其中第(4)层分为2个亚层,并包含一个透镜体层,第(3)层分为3个亚层,分层描述如下: 房号 序号 桩型 桩长(米) 数量(根) 数量(米) 合计(米)
公
寓
楼 1 PHC-500(100)-AB 30 184 5520
5613
2 PHC-500(100)-AB 31 3 93
射
击
馆 1 PHC-500(100)-AB 30 378 11340
11464 2 PHC-500(100)-AB 31 4 124
游
泳
馆 1 PHC-500(100)-A 17 236 4012
12253 2 PHC-500(100)-A 19 156 2964
3 PHC-500(100)-A 18 1 18
4 PHC-500(100)-A 21 2 42
JAZHB-240-B 17 86 1462
JAZHB-240-B 19 191 3629
JAZHB-240-B 22 2 44
JAZHB-240-B 21 2 42
JAZHB-240-B 20 2 40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3 - 第(1)层:素填土,灰褐色,软塑,很湿~饱和,高压缩性。成分以粉质粘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局部为淤质土,含有机质,有臭味。层厚0.8~3.50m,层底标高-1.03~1.62m.。
第(2)层:淤泥层粉质粘土夹粉质粘土,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干强度低,低韧性,含有机质及腐植物,摇震反应无,切面无光泽,夹软塑状粉质粘土,本层层厚变化大。工程性质差。游泳馆位置该层埋深相对较浅,射击馆、运动员公寓位置埋深大,层厚0.50~17.90m,层底标高-18.00~-0.64m.。
第(3-1)层:粘土,可塑,含铁锰结絯,夹灰色条纹,干强度高,韧性高,摇震反应无,切面光滑,土质均匀,中等压缩性。层厚1.90~3.10m,层底标高-4.08~2.98m.。该层仅在游泳馆南侧及射击馆的东南角有分布。
第(3-2)层:粉土夹粉质粘土,灰黄色,饱和,松散,夹可塑状粉质粘土,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切面无光泽,土质不均匀,中等压缩性。层厚2.40~4.00m,层底标高-8.20~-5.71m.。该层仅在游泳馆南侧及射击馆的东南角有分布。
第(3-3)层: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色,含铁锰质氧化斑点,夹青灰色条纹,干强度中等~低,韧性中等,摇震反应中等,切面稍有光泽,土质不均,中等压缩性。层厚1.40~5.20m,层底标高-16.62~-7.75m.。该层在射击馆及运动员公寓有分布。
第(4-1)层:粉砂夹粘土,黄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状态,由石英、长石组成,扁圆状,粒度较均匀,含少量云母片,土质尚均匀,中等压缩性。层厚1.40~7.70m,层底标高-14.75~-10.18m.。本层在第(2)层埋深较深位置缺失。
第(4-2)层:粉砂夹粘土,黄灰色,饱和,松散~中密状态,由石英、长石组成,扁圆状,局部夹透镜体(4-2a)粉质粘土夹粉土层,含少量云母片,土质欠均匀,中等压缩性。层厚0.90~10.50m,层底标高-24.22~-14.67m.。
第(4-2a)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层,黄灰色,可塑,夹稍密状粉土,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震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土质不均匀,中等压缩性。本层为(4-2)粉质粘土夹粉土的透镜体夹层,层厚0.00~2.70m,层底标高-18.88~-17.53m.。
第(5)层:粉质粘土,灰色,可塑,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震反应中等,切面稍有光泽,中等压缩性。层厚1.30~3.00m,层底标高-18.16~-17.53m.。本层仅在游泳馆位置有分布。
第(6)层:粘土,暗绿~灰黄色,可塑~硬塑状态,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含结絯及锈斑,结构致密,中等压缩性。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4 - 工程特性良好。层厚1.60~5.60m,层底标高-24.38~-21.82m.。本层在第(4-2)层埋深较深位缺失。
7.已建建筑与待建建筑尺寸一览表
待建建筑 已建建筑 距离 备注
游泳馆 小型运动项目馆 西侧约20米,东侧约9米
公寓楼 1期学生宿舍 西侧约12米,东侧约29米
射击馆 球类运动馆 南北侧约11米
1.2编制依据
1.江苏省纺织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相关结构图纸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5.《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6.《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79-2003)
二、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
2.1监测目的:
拟建建筑距已见建筑距离较近,拟建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较差,周边环境复杂,施工桩数较多,拟建建筑四周水、电等管线较为复杂,雨水、污水管道较多,根据上述因素,为防止静压管桩施工时因挤土效应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现场布置水平点、及控制点通过分析测量数据,已达到及时准确的保护已有建筑、管线及管道。
2.2监测项目:
1. 建筑物周围控制点位移量监测
2.建筑物周围控制点沉降量监测
三、 控制点布设
1. 沿靠近已建建筑物一侧约10m左右设位移监测点,共布设27个;
2. 周围建筑物一侧共布设11个沉降监测点;
具体监测点点位见后附平面位置示意图。
四、监测方法
1.表面变形观测:
包括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使用精密经纬仪和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
水平位移采用测小角法,角度观测一测回,距离按1/2000的精度测量,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5 - 测小角法是利用精密经纬仪精确地测出基准线与置镜点到观测点视线之间所夹地微小角度αi(如图所示),并按下式计算偏移值:li=αi.Si/ρ
式中Si为端点A到观测点Pi的距离。
2.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按二级变形等级或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执行;
五、监测测点的埋设
1. 水准基点和平面控制点
在远离本施工场地(5m~10m外)的地方设置水准基点及平面控制点。
2.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
测点布置沿建筑周边每10米左右布置一个观测点。在布设时建立初始读数,在基基础施工当日起实施监测,并经监理与施工单位形成书面文件保存。
3. 周围建筑物沉降观测点
用钢筋、木桩埋入土中长度不应小于20mm将其埋入周围土中用细石混凝土将其固定保护,如观测点在混凝土路面上的,可以用钢钉击入,用红油漆将其保护,以方面以后观测。
六、监测精度及所采取的措施
基准点观测及沉降观测点采用DSZ2(编号CS001)精密水准仪及配套的2M因瓦水准尺,水平位移观测点采用Leica Tc402型全站仪(编号CQZ001),深层位移采用ZW2000型(编号CCX001)位移计采集。
6.1监测精度
本次监测精度按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执行,其精度为:
a.水准测量每站观测高差中误差M0=±0.5㎜
b.水准闭合路线,闭合差fw=±1.0n(n为测站数)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6 - c.垂直变形监测精度(最弱点中误差):M弱=±2.0㎜
d.深层土体位移每次测量读数误差<±0.1㎜
6.2技术措施
(1)为了确保各项监测项目的精度,投产的仪器必须按规定内容检查标定其主要技术指标,仪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并做记录归档。遇特殊情况(如受震、受损)随时检查、标定。不合格仪器坚决不能投产使用。
(2)水准测量采用闭合环或往返闭合观测方法。
(3)观测数据不能随意涂改。
(4)各监测项目变形量或测量值接近报警值时,及时报警,并提醒业主及有关单位注意。
七、监测频率及监测预警
7.1.监测频率
桩基挤土效应安全监测时间为,打桩开始至土方开挖一周止。
监测时间间隔要求:
1. 桩基施工过程
桩基开始施工时,监测时间间隔为1d~2d;
2. 开挖时
监测时间间隔为3~4d;
遇超过警戒值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时间间隔直至跟踪监测,以保证及时反馈信息。
7.2.预警值
1.基础周边沉降速度不超过2mm /d, 累计沉降量<25mm 。
2.周围建筑物沉降速度不超过2mm /d, 累计沉降量<15mm 。房屋差异沉降不超过1/1000。
3.建筑物周边累计水平位移不超过1%H(H为开挖深度)。周围建筑物沉降速度不超过2mm/d,累计沉降量<25mm。房屋差异沉降不超过1/1000。
八、挤土效应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