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年27卷第2期 临床兽医 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李松兴’王文枫 史明基。 (1.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畜牧兽医站,兴化225700; 2.江苏省兴化市沈伦镇畜牧兽医站,兴化225700; 3.江苏省兴化市畜牧兽医站,兴化225700)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多发 性传染病,该病的病原菌普遍存在于家禽的消化道和饲养 场的周围环境中,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当禽舍环境卫生 条件差或消毒不彻底时,病原菌迅速大量繁殖,此时常因 饲养管理不善和各种应激因素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 本病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发展,以及生产上盲目滥用药 物,造成大肠杆菌耐药菌株不断产生,使鸡大肠杆菌病成为 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发病范围广,死亡率较 高,有的可高达30%以上,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010年7月,江苏省兴化市某鸡场6 000只蛋鸡发生了以咳嗽、 张口呼吸等呼吸道症状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剖检和 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大肠杆菌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10年7月初,江苏兴化某鸡场饲养的6 000只蛋鸡,开 产3个月后,鸡群突然发病,病鸡临床表现为羽毛蓬乱,精神 沉郁,不喜活动,鸡冠发白、萎缩,体重减轻,腹泻、拉白 色、黄色、绿色稀粪,食欲下降等。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 由原来的九成多迅速下降致七成左右,而且白皮蛋、破蛋、 软皮蛋增多,并出现零星死亡现象。病死鸡腹部膨胀,一般 3—5 d死亡,个别突然死亡。拉痢较长的病鸡,可出现头颈扭 转,呈观星状。 2剖检变化 以生殖系统病变最为明显,输卵管黏膜充血,管腔扩 张增粗,充满条状干酪样物,严重者堵塞管腔,有些在输卵 管内有1~2个软壳蛋,滞留时间过长时卵黄、卵白变性,形 成圆形、表面光滑似鹅蛋大的干酪样包囊,致使管腔完全阻 塞,卵不能进入输卵管内而灌入腹腔,从而使腹腔内积有黏 稠的卵黄液,病程长的卵黄凝固,形成干酪样物。卵巢的卵 泡变性、变形、变色,未发生变色的卵泡膜呈树枝状充血, 卵黄液稀薄,呈淡黄色。打开胸腹腔可见气囊壁混浊、增 厚,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附着;心包膜增厚,附着有大量 渗出物,心包膜和胸腔黏连;肝肿大,表面有淡黄色纤维蛋 白膜附着;腹腔内有许多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系膜黏连腹腔 器官表面附有黏稠黄色液体,严重的肠管发生黏连,有腐败 味。肝有纤维素性肝周炎,胆囊膨大,心包内积有多量的淡 黄色胶冻样物,大部分病鸡心脏形成肉芽肿。 3实验室检查 3.1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病鸡胸腔和腹腔内渗出物及心、血、肝、脾、 肾、肝脏等接种到普通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18~24 h观 察,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乳白色、湿润、扁平微凸起的 小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深红色、湿润、不规则圆形 菌落并作进一步纯培养。 3.2涂片染色镜检 取病变的卵泡、肝、脾、心包膜或者纯培养物涂片,革 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或成对的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革 兰氏阴性菌。 3.3生化试验 挑选麦康凯培养基上的红色菌落接种于发酵管中,可发 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产酸产气,V—P实验阴 性,M—R阳性,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 不液化明胶。 3.4动物试验 将纯培养物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以0.2 mL/只腹腔注射 小白鼠4只,观察。发现36 h后4只小白鼠相继死亡,取病料涂 片染色镜检及分离培养,所得结果与前相同。 3.5药敏试验 取纯培养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链霉素、氨苄西 林、克林霉素、氟哌酸、红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氧氟 antibodies in developing ELISA for diagnosing bovine tuberculosis[J]. Veterinarski Arhiv,2003,73:81—93 【4]高云航,何昭阳,单晓枫,等.ELISA检测牛结核抗体时假阳性反 应的消除[J].中国兽医学报,2004,24:419~420 【5】吴波,张书环,邓铨涛,等.牛分支杆菌四联融合蛋白在牛结核病 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23(11): 1123~1126 f61 Schiller,I. et a1.Bovine Tuberculosis:A review of current and emerging diagnostic techniques in view of their relevanc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eradication[J].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 2010,57:205~220 【7】Skinner M A,Ramsay A J,Buchan G S.A DNA prime—live vaccine boost strategy in mice can augment IFN一 responses to mycobacterial antigens but does not increase the protective efficacy of two attenuated strains of mycobacterium bovis against bovine tuberculosisLJ]. Immunology,2003,108:548一一555 [8]Vordermeier,H.M.,et a1.The Bovigam assay as ancillary test to the tuberculin skin test[J].Government veterinary Journal,2006,16, 72~8O [9】张书环,杨俊兴,晁彦杰,等.牛结核病抗体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 的建立和初步运用叨动物医学进展,2007,28(7):17~24 [10]王凤强,姜北宇,刘泽明等.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在兽医诊 断上的应用[J]_畜牧兽医杂志,2005,24(6):15~17 【1 1]刘思国,王春来,宫强等.牛分枝杆菌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的建 立与初步应用『J]_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28(1):8O~83

 l缶床兽医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年27卷第2期 初产蛋鸡“瘫痪"的防治 王惠林 (江苏省兴化市畜牧兽医站,兴华225700) 兴化是江苏养禽业发达地区之一,近20年来,商品蛋鸡 发展特别快,蛋鸡养殖已经走向规模化,采用科学饲养方法 进行蛋鸡生产已经被广大的养殖场和养殖户所接受,并且在 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养鸡方式从地面平养发展到笼养阶段后,最近3年来,蛋 鸡在开产初期一段时间内,出现一种以瘫痪、腹泻为主要症 状的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对引起疾 病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1 发病情况 本病主要发生于初产期,据调查,以1 000只鸡群为例, 发病鸡群产蛋率达10%~70%时常出现零星死亡,而白天鸡群 神态、饮食均无异常,发病死亡时间多在后半夜或凌晨,用 手指在腹下后部可触摸到待产的蛋,每天死亡少则1—2只, 多只3—5只。初期呼吸短促,张口喘息,体温升高达43。左 右,2腿麻痹、瘫痪、类似维生素缺乏蜷趾麻痹,排白色蛋清 样稀便,产蛋率达50%左右的鸡群发病率相应提高。 2病因 (1)维生素D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引起的笼养蛋鸡疲劳 症。(2)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蜷趾麻痹症。 据作者对大量病例观察,在显然不存在上述病因的情况 下,仍有该病发生,对很多病例在针对上述病因采取治疗措 施后仍不见效,都未取得明显效果。 因此可以断定,上述病因固然可以引起瘫痪,但不是引 起本病症的主要原因。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认为本病的病 因主要是大肠杆菌感染。 3病理变化及发病机理 对瘫痪病死鸡剖检观察发现,主要病变在直肠下段和泄 殖腔以及输卵管阴道部。输卵管阴道部发炎,黏膜水肿,当 蛋运行到发炎部位,该处变得收宿无力,致使蛋宿留而不能 排下,宿留蛋压迫神经造成后肢麻痹,特别是当鸡产第1枚蛋 时,要用上全身之力,如蛋不能顺利产出,蛋宿留部位长时 间压迫和细菌的大量繁殖而致周围组织坏死,迫使鸡长时间 蹲伏在地,引起腿部神经麻痹,全身症状加重,病鸡很快死 亡。如果能及时隔离进行人工助产,病鸡症状很快缓和,半 日后即可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初产期瘫痪是由输卵管阴 道部蛋宿留所致;而蛋宿留是由输卵管阴道部发炎肿胀, 引起管腔狭窄,收宿无力所致;而阴道部发炎则由泄殖腔 炎的上行性感染所导致;泄殖腔炎是由大肠杆菌病的症候 群之一造成。 4防治 (1)抗菌消炎。采用河南旭隆泰舒+菌奥克。进行饮水 或拌料,药物剂量前4 d稍高于治疗量,后4 d维持量稍高于 预防量,保证药物达泄殖腔部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清肠止 泻用l%白矾饮水,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2)加强发病鸡群的管理。对于已发生“初产母鸡瘫 痪症”的鸡群最重要的是要密切注意观察鸡群,一旦发现病 鸡要及时将其从大群隔开,实行人工助产。并供给饮水和饲 料,在大群饲料中加复合维生素B。可取得一定疗效。 沙星不敏感;对强力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中度敏感; 对头孢唑啉、头孢噻呋、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壮观霉素高 度敏感。 3.6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最后确诊 为鸡大肠杆菌病。 4防治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敏感药物阿米卡星对发病鸡进 行治疗;对发病鸡舍专人饲养,加强消毒,注意通风换气; 淘汰一些症状严重的病鸡。经过采取上述措施,鸡群采食量 逐渐增加,腹泻逐渐停止,2周后产蛋基本恢复正常。 5讨论 (1)鉴于该病的发生与外界各种应激因素有关,预防 本病首先是在平时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逐步改善鸡舍 的通风条件,认真落实鸡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另外应搞 好常见多发疾病的预防工作。所有这些对预防本病发生均 有重要意义。 (2)加强消毒工作,以减少环境中的有害菌,冬季最好 1周消毒1次,夏季最好1周消毒2~3次,发病期间每天消毒1 次。建议用消毒散带鸡熏蒸消毒,消除异味及空气中致病因 ・112・ 子,但同时,应注意合理通风,减少对鸡群的伤害。 (3)鸡群发病后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病初期 不能很好的控制该病,一旦病情扩大,不仅耽误了最佳治疗 时间,而且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为早期投药可控制早 期感染的病鸡,促使痊愈。同时可防止新发病例的出现。由 于大肠杆菌有耐药性,因此防治本病时,有条件的地方应进 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如果养殖场或养殖专业户有时不 具备做药敏试验的条件,当通过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怀疑是 大肠杆菌病时,可选用过去很少用过的高敏感药物进行全群 治疗,并交替用药,防止产生耐药性,一般也可有效控制疫 情,使鸡痊愈,切不可盲目用药。 (4)本病发生普遍,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药物治疗 效果逐渐降低而且又增加了养鸡的成本。近年来国内已试制 了大肠杆菌死疫苗,有鸡大肠杆菌多价氢氧化铝苗和多价油 佐剂苗,经报导在一些鸡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由 于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制苗菌株应该采自本地区发病鸡群 的多个毒株,或本场分离菌株制成自家苗使用效果较好。种 鸡在开产前接种疫苗后,在整个产蛋周期内大肠杆菌病明显 减少,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有所提高,减少了雏鸡 阶段本病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