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粉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烟粉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 2011.19植保技术 

烟粉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桑芝萍金建国赵建陈迎春 

烟粉虱为外来人侵有害生物,近年来在如东县 

棉花、蔬菜等作物上普遍发生,发生面广,为害时间 长,严重影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为此,于2008— 

2010年进行了烟粉虱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研究。 

1 发生特点 

1.1寄主范围广,而且对寄主有很强的选择性 ①寄主范围广2008—2010年调查表明,本地 烟粉虱在农作物上的主要寄主有8科26种。葫芦 

科有黄瓜、冬瓜、南瓜、西瓜、甜瓜、菜瓜、丝瓜、西葫 芦:茄科有茄、大椒、番茄;十字花科有大白菜、花椰 菜、结球甘蓝、青菜、萝b;菊科:莴苣;豆科有大豆、 

豇豆、扁豆、赤豆、绿豆;旋花科有甘薯、蕹菜;胡麻 

科有芝麻;锦葵科有棉花等。 ②对寄主有很强的选择性 烟粉虱是一种多 食性害虫,嗜食作物均属双子叶作物,多属叶片宽 大、肉质肥厚、叶面有茸毛或叶片深绿色的作物。 2008年调查不同作物百叶成虫量,葫芦科的黄瓜 

1 485头、南瓜1 120头、冬瓜290头、丝瓜2O头, 黄瓜>南瓜>冬瓜>丝瓜;茄科的茄子3 100头、大椒 

1 400头,茄>大椒;十字花科的大白菜l 050头、萝 

b 1 015头、花椰菜954头、结球甘蓝625头。大白 菜>萝卜>花椰菜>结球甘蓝(表1)。总体上以嗜食 茄子、大椒、黄瓜、南瓜、大白菜、萝b等作物为主。 

1.2发生时期集中 2008—2010年调查观察看出,烟粉虱在本地露 

地不能越冬,在大棚内尤其是冬暖式大棚内可以越 

冬。露地炯粉虱发生从盛夏持续到晚秋,发生高峰 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保护地烟粉虱发生在 

晚春初夏和晚秋两个季节,发生高峰出现在10月 中下旬 

桑芝萍,江苏省如东县植保植检站,226400, E-mail:rdszp@163.corn 金建国,赵建,陈迎春,如东县植保植检站 收稿日期:2011-03—03 

—42一 ①露地秋熟作物如冬瓜、棉花等作物成虫7 月上旬始见.发生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上 

旬,9月中旬后秋熟作物渐渐成熟,叶片衰老,食料 条件不利其生长发育,成虫又转向取食早秋播作物。 ②早秋播作物 如花椰菜、大白菜等作物成虫 发生高峰有2个,一峰出现在8月下旬,二峰出现 

在9月下旬,以二峰为主,1O月气温下降成虫量开 始下降.渐渐转移到大棚继续为害。 

③保护地 烟粉虱迁移至大棚主要集中在茄 果类、瓜类蔬菜继续为害、越冬,至翌年气温回升烟 粉虱在棚内开始活动,6月又陆续向外转移。大棚内 

发生高峰出现在l0月中下旬。 

不同年份不同作物成虫高峰出现的时间略有 变化。这与不同年份的气候及作物的生育期有关。 1.3发生区域强 ①本地高效农业设施栽培示范园区炯粉虱发 生量大于大田作物区 一方面由于高效农业设施 

表l

 2008年不同作物上烟粉虱成虫量比较 ! ! !!! ! ! 竺! ! 竺墨竺兰 ./:・ 

表2不同年份烟粉虱成虫量比较 头/百叶 

栽培示范园区经济作物集中,适合烟粉虱发生的寄 

主多:另一方面由于高效农业设施栽培示范园区内 

设施面积大,是冬季烟粉虱越冬场所,为来年烟粉 虱发生的虫源地。每年都形成以高效农业设施栽培 

示范园区为核心向周边扩散的由重至轻的辐射的 特点。如2009年8月初调查棉花烟粉虱百叶虫量, 靠近长沙镇港城村设施栽培示范园区(有冬暖式大 

棚)棉花平均103头、略近的苴镇棉花平均40头, 

远离的掘港镇棉花平均6头。 ②东部旱粮棉区重于西部水旱轮作区 主要 

是东部旱粮棉区以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适 合烟粉虱生存的寄主面积大;而西部水旱轮作区是 

以水稻为主.适合烟粉虱生存的寄主面积小。 1.4近3年来发生量呈下降趋势 

2008—2010年定期调查发现。冬瓜、丝瓜等葫 芦科作物每年8月下旬百叶成虫量分别为1 123, 

284,157头;大白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作物每年9 月下旬百叶成虫量分别为1 283,592,455头;棉花 每年9月上旬百叶成虫量分别为1 082.515,341 

头(表2)。 3年来露地烟粉虱发生量呈下降趋势.主要与 

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寄主植物变化及防治有关。 ①气候不利于烟粉虱的发生2009年7月下 旬、8月上旬如东县平均气温分别为25.5,25.8℃, 比常年低2.3,1.9 ̄C。20天中14天阴雨,总降雨量 

485.6 mm.比常年高399.7 mm,低温和降雨影响了 烟粉虱的发生。2010年7,8,9月3个月虽然气温 

高于常年。但雨水也高于常年.3个月总降雨量为 725.3 mm。是常年的1.7倍,其中大于50 mm的暴 

雨日共出现4次,7月中旬2次、9月上旬2次,高 温高湿及暴雨的天气不利于烟粉虱的发生。 ②寄主不利于烟粉虱的发生2009年7~8月 

严重水灾,水淹导致花椰菜等作物生长比常年迟近 

一个月,适生寄主如花椰菜、大豆、芋等旱作物生长 

均受影响。2010年高温(7、8月温度分别比常年高 

1.2.2.8℃)高湿天气又使早秋播作物育苗连续失 败,寄主减少,不利于烟粉虱的发生。 ③农民防治水平提高,减少了烟粉虱的发生 近年来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烟粉虱为害性.普及烟粉 虱防治技术.提高了农民对烟粉虱的认识和防治水 

平,从而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烟粉虱的发生。 

2 防治方法 

2.1 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 近年来.结合“科技入户工程”在东部沿海烟粉 

虱发生重的地区如长沙、大豫、苴镇等镇及高效农 业示范园区.与农民面对面地进行技术培训;利用 

广播讲座、896农民热线等途径进行广播宣传;利用 

电视预报、电视讲座等形式进行电视宣传;利用报 纸、送科下乡、印发材料等形式宣传;利用会议对农 技人员、村组干部进行培训等等。通过多种途径宣传 

普及烟粉虱防治技术,从而提高农民的防治水平。 2.2多种措施综合防治 ①推广应用防虫网覆盖技术 近年来在小青 菜、花菜、大白菜等作物上应用防虫网进行覆盖,有 

效地阻止烟粉虱飞人作物上为害。 ②采用黄板诱杀 利用黄色对烟粉虱成虫有 

强烈的诱集作用,采用黄色纸板涂抹油膏,诱杀成 虫,降低基数。 ③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根据系统监 测和普查情况,每年发布烟粉虱的病虫情报3~4 

期,及时指导,统一防治时间和药剂。 a.统一防治时间。全县每年7,8,9月3个月结 

合红蜘蛛、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及盲蝽蟓等多种害 虫对经济作物上的烟粉虱进行防治。烟粉虱发生重 

的镇及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每隔5~7天防治1次,连 续防治2~3次。有设施栽培的镇在春季和秋季遵循 

“治早治小”的原则进行防治,以达到“治虫源、压基 

数,控蔓延”的目的。 b.统一防治药剂。全县用1.8%阿维菌素乳油 

2 000倍液,25%吡蚜酮悬浮剂2 500倍液,10%烯 啶虫胺可溶液剂2 5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湿性 

粉剂1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统一应用专业队进行防治。 

..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