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促进钙吸收的因素

促进钙吸收的因素

促进钙吸收的因素:维生素D通过增加肠粘膜上皮细胞中特异钙结合蛋白的合成,增加钙的主动吸收。

根据对新生儿钙平衡的研究,母乳中钙吸收率高于牛乳,分别为25% ~ 66 % 和5%~38%。

乳糖发酵导致pH降低或乳糖水解产物均能促进钙吸收。

乳和乳制品中蛋白质可增加钙吸收。

通常当蛋白质摄入量从缺乏到适宜水平时,钙的吸收增加;但是当蛋白质摄入量超过推荐供给量时,就没有进一步的影响。

在通常钙摄入量,磷对钙吸收和储留没有显著影响,除非存在过多的植酸盐与钙形成复合物,抑制钙吸收。

长期摄入过多的磷,每天1.0~1.5克(钙磷摩尔比值<1:3) ,可损害平衡机制,改变钙代谢,引起低钙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1989年美国推荐的理想钙磷比值为1:1,但实际的钙磷比值男性1:1.6,女性1:1.6。

来自我国的调查结果,平均成年人膳食钙磷比值为1:3.2,孕妇膳食钙磷比值为 1 :1.5~ 1 : 2.5,不利于钙的吸收。

抑制钙吸收的因素:包括食物中含有的草酸、植酸、脂肪酸和钠(盐)等。

草酸可与食物中钙形成不溶性钙盐,抑制钙吸收。

由于蔬菜中含有较多植酸,故蔬菜中钙的生物利用率非常低。

当同时食入牛奶和苋菜时,导致钙吸收率降低。

有人比较了健康成年人对菠菜和牛奶中钙的吸收率,牛奶显著高于菠菜,分别为27.6%和5.1%。

虽然植酸对钙的吸收有抑制作用,由于植酸在肠道可被植酸酶水解,所以除非钙的摄入量非常低时,植酸对钙利用率的影响才显得重要。

脂肪酸(尤其饱和脂肪酸)在胃肠道可与钙形成不溶性肥皂,使钙的吸收率降低。

在8~13岁迅速生长期间的女孩,高钠摄入可降低钙在骨骼中的存留,伴随骨密度的降低。

水产品中小虾皮含钙特别多,其次是海带;豆类及其制品及油料种子和蔬
菜含钙也不少,特别是黄豆及其制品,黑豆、赤小豆、各种瓜子、芝麻酱、海带、发菜等钙含量均丰富。

另外,婴儿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也会影响吸收。

建议补钙的同时补充一些肠道有益菌,如妈咪爱、合生元等(放心,有益菌不是药,是多多益善的),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也是诱发小儿湿疹的根源,所以说小儿的大多数病,改善胃肠道是关键。

补钙还有一个吸收的问题,补得再多,不吸收也是白搭。

关键是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最好的办法就是晒太阳,可以说,小儿佝偻病不仅仅是缺钙,还有缺“晒”。

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使骨骼坚硬。

具体情况应视季节而定,婴儿皮肤娇嫩,应注意保护。

夏季可选择在树阴下或打把伞,或在太阳刚出来、日落前进行;春秋季节可常带孩子到户外玩耍。

冬季在风和日丽时可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晒晒太阳,以中午前后为佳。

此外,还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通常为400国际单位/天。

早产儿应提早在出生后2个星期开始补充,足月儿则在满月后开始。

生后3个月内可用到每天800国际单位,以后减至每天400国际单位。

同时适量添加钙粉。

2、3岁以后,小儿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一般无需再服用维生素D。

补充钙剂的注意点
1.补钙必须要加维生素D适当补充维生素D能促进钙剂的吸收。

如果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只有10%。

所以补钙的宝宝一定要添加维生素D(鱼肝油、伊可新等)。

不过目前有一类钙制剂,如氨基酸钙、苏糖酸钙、维生素C钙等可以被人体主动吸收,不需要维生素D的帮助。

……>>>单纯补钙并
不能治疗儿童缺钙
2.不要服用含磷钙剂磷的摄入量过多,就会结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钙排出体外。

必然导致钙的流失。

而因为食物和水源的问题,国人磷的摄入量已大大超标,因此妈妈选购补钙产品时一定要看清钙剂成分,千万不要给宝宝服用含磷的钙补充剂!
3.镁影响钙的吸收镁过量不仅能够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还会引起运动机能障碍。

对于婴幼儿来说,体内的镁含量通过食物摄取已足够,不需要额外补充,建议不要盲目补充含镁的钙剂。

4.食物少盐,有利钙的吸收钠摄入量高时,人体就会减少对钙的吸收。

因此正在补钙的孩子应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每天喂1-2次稍有咸味的食物即可。

5.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像菠菜、竹笋、苋菜、毛豆、茭白、洋葱等食物中含草酸或植酸过多,不仅食品本身所含钙不易被吸收,而且还会影响钙剂的吸收。

因此在烹调这些蔬菜之前,可先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烫一下,去除其中的草酸和植酸。

6.钙与奶制品不可同服如果在牛奶中加入钙片,奶和钙很容易相结合形成凝块,不仅钙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喂奶后1-2小时,胃内食物大部分被排空后再给孩子补钙。

7.钙剂不可与油脂类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奶块,不容易被肠道吸收,最终随大便排出体外。

2岁以上无需加服钙剂
无需补钙剂的原因
1.成长速度与0-2岁的婴幼儿相比已减慢。

2.牙已经基本出齐,咀嚼能力大大增强,逐渐从爸妈喂过渡到自己吃,只要饮食合理,营养全面均衡,就足以通过食物来补充一天所需的钙质了。

3.户外活动及运动的机会增多,皮肤受阳光照射后会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孩子对钙的吸收。

最宜通过运动和饮食补钙
1.皮肤受阳光照射后会合成维生素D供人体利用,因此要坚持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每天0.5至1小时;即使在冬季,只要没有风,早晨9点钟以后也可到室外晒太阳。

如果在室内晒太阳,一定要把窗子打开,因为玻璃会阻挡住紫外线的穿透。

2.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这里介绍一些富含钙的食品:
乳类与乳制品:牛、羊、马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冰激凌。

鱼虾蟹类与海产品: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

肉类与禽蛋: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猪肉松等。

豆类与豆制品: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100g豆腐干可补充200mg钙)、豆腐皮、豆腐乳等。

蔬菜类:芹菜、油菜、胡萝卜、芝麻、香菜、雪里蕻、黑木耳、蘑菇等。

水果与干果类: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桔饼、桃脯、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花生、莲子等。

3.妈妈在日常烹调过程中,还要注意减少钙的损耗。

如食物应保鲜贮存;
牛奶加热时不要搅拌以免造成钙的流失;菜应先洗后切,不宜切得过碎,炒菜要多加水,烹调时间不要太长。

贴心提示
补钙过头无益处
婴幼儿加服钙剂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过量对生长发育会造成极大危害。

·补钙过多可使婴儿囟门过早闭合,头颅不能随着脑的发育而充分增大,一方面形成小头畸形,另一方面限制脑部发育;
·骨骼过早钙化闭合,使身高受到限制;
·骨中钙的成分过多,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
·吃太多的钙还会使孩子食欲不振,也影响肠道对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
·少数孩子长期严重补钙过量,还可能患上“鬼脸综合症”:长着一张大嘴,上唇突出,鼻梁平坦,鼻孔朝天,两眼距离甚远,表情也怪异。

这类孩子往往还伴有消瘦、智力低下、心脏杂音等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