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臀肌挛缩的护理

臀肌挛缩的护理

臀肌挛缩的护理
发表时间:2009-12-15T11:06:37.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6期供稿作者:张烨
[导读] 专家认为开始肌注的年龄越小,发病机率越高,说明臀肌挛缩发病与婴幼儿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张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创伤一科河北保定 071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6-0166-02
1 概述
臀肌挛缩症是因臀肌及其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或瘢痕形成,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外八字”步态、“跳步症”、“蛙腿症”等症候群。

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医源性疾病, 常发生于儿童, 主要与婴儿期臀部反复注射药物有关, 故又称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2 病因
2.1先天因素原发性臀肌挛缩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些专家认为本病是先天性因素造成肌肉发育不良或发育不全所致。

2.2免疫因素专家认为开始肌注的年龄越小,发病机率越高,说明臀肌挛缩发病与婴幼儿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2.3遗传因素有报道部分臀肌挛缩症有家族史,认为可能是在某种环境因素作用下以不同方式进行遗传。

2.4注射因素大部分学者认为反复肌肉注射是引起臀肌挛缩的主要病因。

2.5瘢痕体质有学者认为臀肌挛缩症与瘢痕体质等有关。

2.6创伤因素臀部的外伤可致臀肌淤血、水肿,加上患儿伤后功能活动欠佳,从而造成局部瘢痕化,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

2.7手术因素主要为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并发臀肌挛缩症。

3 临床表现
可见皮肤凹陷成沟状, 臀部可触及条索状硬物, 有典型的外“八”字步态, 并膝不能, 下蹲呈蛙式蹲位, 跑跳受限, 划圈及交腿试验阳性, 髋关节屈伸有弹响。

4 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唯一的有效方法。

全程的护理和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5 术前护理
5.1心理护理患儿对住院环境陌生, 对治疗护理过程恐惧, 因病产生自卑心理, 家属担心预后, 因此, 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对待患儿,多向患儿及其家属解释病情, 告知手术目的和效果, 增强其对手术的了解和信心, 以取得合作。

5.2饮食合理膳食,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 增进营养。

5.3术前指导(1)训练床上排便, 并说明手术后排便的方法, 防止因排便不慎污染切口, 造成切口感染而影响疗效。

做好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的指导, 向患者与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目的, 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2)禁食:术前8h禁食、禁饮。

(3)术前用药:为缓解患者紧张心理, 术前肌肉注射镇静药。

5.4卧位术前3天开始训练床上俯卧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卧位。

6 术后护理
6.1病情观察对全麻患者应把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牙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

硬膜外麻醉患者也应平卧,禁食、禁水6h。

观察患儿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双下肢感觉运动、末梢血运恢复情况。

6.2心理护理因患儿对疼痛比成人更具有恐惧感,故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 让患儿及其家属知道术后医生、护士采取什么方法缓解疼痛和帮助顺利完成功能康复, 缓解患儿紧张心情, 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性, 从而很好地配合术后功能锻炼。

6.3饮食护理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6.4特殊体位术后用绷带或其他约束带绷拢双膝使双下肢成内收位, 并用软枕垫高双下肢, 使髋关节、膝关节呈屈曲位, 既利于臀肌的松弛也可减轻疼痛。

术后仰卧4h 后更换体位。

双侧臀肌挛缩症患儿仰卧与俯卧交替, 预防骶尾部压疮的发生。

6.5伤口护理由于臀肌挛缩松解手术创面大, 出血较多, 应重视伤口局部护理, 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

渗血多时可用沙袋置于伤口处以压迫止血, 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 以防创面积血导致伤口感染。

6.6术后功能锻炼一般在术后3至5天即可开始练习下地走路, 在锻炼过程中, 除进行方法指导外, 还需要帮助患者克服怕疼的心理, 树立持之以恒的锻炼决心。

具体如下:(1) 主动肌肉收缩运动;(2) 关节屈曲训练;(3) 步态训练;(4) 并膝下蹲训练;(5) 跷二郎腿;(6) 抱膝下蹲。

6.7疼痛护理术后用枕头将双下肢垫起使髋关节、膝关节呈屈曲位, 以减轻牵拉痛。

术后6h 开始给予50~100mg 曲马多口服, 每6 小时1次, 持续1周, 确保患儿在不痛的情况下进行功能康复。

7 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拆线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抱膝下蹲训练, 指导患者术后1个月后进行跑步、跳绳、原地跳跃等运动, 并巩固步态训练、下蹲训练及坐位、卧位交腿练习, 这样能进一步协调髋关节的功能,促进恢复。

由于后期巩固训练多在家里进行, 故应充分调动、发挥患者的自觉督促作用。

告诉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有利于疾病尽快恢复,利于巩固住院治疗及加强健康教育效果,从而进一步恢复健康, 应重点强调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 让患者注意肢体功能进展情况, 及时反馈信息。

8 健康宣教
任何注射用药物都有刺激性,但由于药物分子结构及分子团大小不同,对人体组织的刺激程度也各异。

因此,对儿童应尽量避免臀肌注射,尤其避免用苯甲醇做溶媒的药物注射。

同时做好家长的宣教工作、儿童的普查工作,以减少本病的发病率,保护儿童的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