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教法
第六章 逻辑基础与数学教学(10 课时) 1、教学内容
数学概念及其教学,数学命题及其教学,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 2、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及其反变关系,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定义方法,概念分类方法,数学概 念教学的方法和各教学环节的特点;了解数学命题的含义;掌握命题的运算,了解命题的构造;掌 握命题教学的一般方法;掌握数学中常见的推理,理解证明的基本规则,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
第九章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3 课时) 1、教学内容 数学教育评价的一般理论,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试题质量评价与方法。 2、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数学教育评价的过程、功能和原则,理解数学教育评价的方法,了解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 价的指标与方法,了解对数学试题质量评价的一般方法。
第十章 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育(2 课时) 1、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对数学 教育的影响 2、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趋势,了解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方法与步骤,了解网络教学的特
第四章 数学教学概述(3 课时) 1、教学内容 中学数学教学原则,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 2、教学目的及要求 理解几种基本的数学教学原则,初步体会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些原则;理解数学教学的意 义,了解优化教学过程的涵义,体会如何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第五章 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18 课时) 1、教学内容 中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改革,中学数学教材的新特点,备课与教案的书写与设计,数学教学的 基本技能,说课,中学数学的课外工作,中学数学的课外工作,中学数学的教学研究,教育实习。 2、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基本的教学模式,了解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点与缺点;掌握备课的各个环节:分析教材、确 定重难点、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了解说课的起源、概念与性质,掌握说课的 基本方法;掌握典型的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体会组织教学的技能;了解批 改作业的方法,了解课外辅导工作的基本形式,了解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的方法。了解中学数 学教学研究的方法,初步掌握写作一般教研论文的方法与格式;掌握搞好教育实习的方法,了解教 育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数学教育学的内容;了解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了解数学教育的研究 方法。
点与模式,了解数学教育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三、课程教学环节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形式上应灵活多样,课堂讲解、课堂讨论、计算机辅 助教学、课外试讲、课外见习等结合进行;在内容上一方面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另一方面从 提高学生教学能力和节约课时角度出发,对某些章节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自主学习,但应 把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放在首位;在教学互动上,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某些简单 的章节可由学生进行讲解,教师总体把握;另一方面注意多使用案例教学,进行课堂讨论;同时还 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就业需要,结合中学数学教材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在教学手段上,本课程应多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检测形式上,由于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因此可 采用技能考试确定成绩,也可笔试为主,结合学生实际能力确定成绩。
中学数学教学法
课程名称:中学数学教学法
课程编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数:64
学分:3
编写执笔人:杨建辉
审定人:刘晓华
编写日期:2005 年 4 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从内
容上讲,这门学科包含中学数学教育理论、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国内外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学
数学教育目的、中学数学教学原则、中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如何开展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学数学
逻辑初步等知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上,
依据学生的就业需要而设定的。它的任务是了解数学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为
教育实习和毕业后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做好必要的准备。
第八章 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的培养(3 课时) 1、教学内容 数学思维及其品质,数学创造思维及其培养,数学能力概述,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数学思维的主要特征,了解数学思维的分类,掌握数学思维品质形式,了解数学思维品质 的培养方法;理解数学创造思维的内涵,了解数学创造思维的培养途径;理解新课标下数学能力的 新内涵;了解传统的数学三大能力的培养,了解数学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概论(2 课时) 1、教学内容 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数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2、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数学教育学的内容,了解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了解数学教育的研究方法。
第二 中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和功能(4 课时) 1、教学内容 数学对象的性质、特征及存在方式,中学数学教育的功能,中学数学教育的目标 2、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数学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掌握数学教育的实用功能、育人功能、文化功能;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学数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的概况和发
展趋势,了解中学数学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掌握数学和数学教育的特点,掌握数学教学设计的
一般方法,能较好组织课堂教学,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教学要求,并能在教学中实
施、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适应数学课程改革,为教育实习做好准备。
四、课时分配及教学方式和手段
序号 课程内容 1 概论
理论教学 课 教学方式手 时段 数 2 自学为主
课内实践教学 课时数 教学方式
手段
0
课备 时注 小 计 2
2 中学数学教育的功能和目标 4 课堂讲授
0
4
3 数学课程概述 4 数学教学概述 5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
12 课堂讲授,计 0
12
算机辅助
4 讲授与讨论, 0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本课程作业应多样化,有书面作业,也有实践环节。书面 作业不宜布置过多(原则上每次作业不得超过 4 个题)。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本课程应安排以下实践环节:(1)为学生提供短期的教育 见习机会。(2)组织学生进行试讲试教以及试说。(3)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4)让学生设计几篇 较为合理的教案。(5)让上一届的优秀实习学生为本届学生上示范课,请中学教师为学生上几节示 范课,并做关于搞好教学工作的讲座。
教材教法是数学教育系列课程之一。中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和大学阶段的几乎所有课程,都主要 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为本课程的教学奠定基础。本课程是以教育学、心理学为基础,着力 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从本质上将,本课程和初等代数研究、竞赛数学教程、初等几何研究、中学数学解题研究都属 于教学法系列,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但它们又各有所侧重。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主要学习 数学教育理论、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直接为试讲试教和实习服务,侧重于教育理论和 教育教学技能的学习。初等代数研究和初等几何研究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完善知识结 构来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竞赛数学教程和中学数学解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也是初等数学系列, 但它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来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
4
计算机辅助
18 讲授与讨论, 2
讨论
20
计算机辅助
6 逻辑基础与数学教学
8 讲授与讨论 2
讨论
10
7 数学学习概述
4 课堂讲授
0
4
8
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的培养 3 课堂讲授
0
3
9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3 课堂讲授,结 0
3
合自学为主
10 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 2 课堂讲授,计 0
2
算机辅助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第七章 数学学习概述(4 课时) 1、教学内容 数学学习与数学认知结构,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建构学习与数学教学,数学问题解决。 2、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数学认知结构与数学知识结构的联系与区别,了解现代认知论的学习观以及对教学的指导 意义;理解数学概念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理解影响数学概念学习的因素,了解数学技能的学习; 了解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理解建构主义对数学教学的指导意义;理解问题解决中问题的含义, 了解问题解决的含义,了解一个好的数学问题的标准,了解数学问题解决教学途径。
六、教材建议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数学教育学教程,翁凯庆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 教学参考书: [1]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第二分册,赵振威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0. [2]数学教学设计,奚定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 [3]中学数学教学引论,范永顺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 [4]中学数学教与学、数学通报、数学通讯、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各种数学杂志.
教学目标的内容,能够具体的写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三章 数学课程概述(12 课时)
1、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的意义,中学数学教学目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学数学课程的设计原则,教师在 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2、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数学课程的研究对象;了解数学课程的类型;了解研究数学课程的目的和意义;高中数学 教学目的,理解“双基”、能力、个性品质等全新内容;掌握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新理念;了解影响数学课程设计的因素;了解数学课程的选材原则;理 解数学教材的编写原则;了解中学数学教材体系;理解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新角色,理解教师在数 学课程改革中的新角色;了解国内外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了解数学教育学的内容;了解数学 教育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