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霍桑红字赏析

霍桑红字赏析

霍桑《红字》赏析
《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同时也被称为是美 国的第一
部象征主义小说。小说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期的美洲为背景, 围绕
着四个主人公之间的爱恨、善恶、惩罚与报复而展开,同时揭露了 19世纪资本
主义发展时代的美国社会法典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
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女主人公海斯特和丈夫从英国移居当时尚属英殖民地的 美国波士
顿,中途丈夫被印第安人俘虏,海斯特只身一人到美后,与一青年牧师 狄梅斯迪尔相爱并
生下一女。此事,被当地虚伪的清教徒社会视为大逆不道。当 局把海丝特抓起来投入监
狱,游街示众,还要终生佩带象征耻辱的红色的 A字
(Adultery:通奸女犯)。她失踪的丈夫罗杰出现后,决心查出她的同犯以报此仇。
狄梅斯迪尔牧师由于怯懦而隐瞒罪责, 在精神上备受折磨,加上罗杰的迫害,牧 师终于
登上了示众台上,坦白自己的罪过后,心力交瘁地死在海丝特怀抱中。罗 杰也在一年后郁
郁而终。若干年后,珠儿长大成人,安了家立了业,海丝特却一 人再回到波士顿,仍带着
那个红色的 A字,直到老死。
小说的主人公海丝特以一个饱受舆论、世俗观与宗教谴责唾弃的犯有通奸罪
行的少妇出场。她的不幸的婚姻,加之两年中丈夫音讯皆无,谣传他已葬身海底, 这个孤
苦夫依的少妇与才貌相当的狄梅斯迪尔牧师的爱情显得合情合理。 事情败
露后,她被迫终身佩戴红字,为了爱人的名声,她独自承担了全部罪责与耻辱。
这个勇敢的女性还精心刺绣那红字, 着意打扮她的小珠儿,不仅出面捍卫自己教 养她的
权利,而且尊重孩子狂野的天性,努力培养她成人。在远离社会,远离人 群,受尽屈辱的
处境中,海丝特孤苦顽强地生活着,全仗刺绣为生。她生活中的 惟一支柱是抚养掌上明珠
般的女儿珠儿。海丝特虽然含垢忍辱,却敢于面对现实、
乐观人生。她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只有觉悟却毫无后悔。 她的坦然与坚强、勇敢 与超脱
刻画出了一个超越同类的新殖民地女性的不俗性格。 她的思想中饱含着强
烈的反抗与挣扎精神,已表现出鲜明的反清教反世俗的立场。 在海斯特看来,追 求爱情
这是个人的事,与社会、道德、宗教无关。所以她形式上虽然接受了惩罚 胸前佩带红色A
字,而在思想上“却没有接受惩罚她的那些社会道德规范”。而且 这一罪之罚的形式标志
A字也被她绣得光彩夺目,并成为“她进入别的女人不敢 涉足的领域的通行证”。由此可
以看出霍桑对清教历史、清教徒是进行了否定与憎 恶的剖析的。海丝特是有形的红字。在
作者的笔下,海丝特远不只是个争取个性 解放的女人,她还汲取了“比红字烙印所代表的
罪恶还要致命”的精神,把矛头指 向了“与古代准则密切相关的古代偏见的完整体系 一
一这是那些王室贵胄真正的 藏身之地”,称得起是一位向愚昧的传统宣战的斗士了。 这
样的高度,是很多文学 作品中的妇女形象所难以企及的。
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狄梅斯迪尔牧师自始至终都备受良心的谴责和对自己 不负责任的
行为给她人造成的恶果的愤怒及对自己无限敬仰的上帝的信念的徘 徊迷惘。狄梅斯迪尔牧
师,这个受过良好的教育,文雅而持重的年轻牧师,在教 区中担任至高的社会责任,是教
区里德才出众的人物,自认自己是教区中最神圣 的人,并笃信自己是“受上帝的招呼”,
作为上帝的替身来从事牧师工作的,自然 应该被仰慕、被爱戴。他忍受严酷的精神折磨是
为了维护加尔文清教教义并奢望 通过为教民们超渡、赎罪、布道以达到内心平安,但七年
过去了,这种奢望却一 天也未得到满足,最终以死亡来向上帝谢罪。从这一点来看,狄梅
斯迪尔牧师已 失去人的自然属性,成为清教教义的工具。 他的所有个人言行无时无刻不
在受
着《圣经》制约,他不得不用神职人员的教理来规范净化自己的品德与心灵,他
对上帝的虔诚与忠实不允许他出卖自己的灵魂、 背弃自己的信仰、搪塞自己的过
失。与她的情人海丝特相比,身为牧师的他实在是谨小慎微到不敢面对现实却又 在痛苦埋
怨的折磨中不断自惭的地步。所以,牧师虽然隐藏了七年通奸的罪恶, 但他内心所受的折
磨与打击其实要远盛于海丝特。他并非不想公开仟悔自己的
“罪孽”但他的这种愿望过多地同“赎罪”内省”等宗教意识纠缠在一起,因此行动 上
也只能处处受其局绊。他既要受内心的谴责,又要防外界的窥测;他明明有自 己的爱,却
偏偏要把这种感情视同邪魔。 他在痛苦中挣扎了七年,最终虽然以袒 露胸膛上的“罪
恶”烙印,完成了道德的净化与灵魂的飞升,但他始终没再气承认 自己爱的正当,更谈不
到与旧的精神体系彻底决裂, 与海丝特相比,似乎更加映 衬出后者的高大。
霍桑还在文中巧妙地安排了一个处心积虑却也同样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罗
杰。作为海丝特的丈夫,在得知其妻的通奸罪恶事实后, 所逐步表现出来的老谋 深算、
恶毒狡诈的对情敌狄梅斯迪尔的复仇计划,实在令人发指。即使当最后牧 师心力衰竭步向
天堂之际,罗杰仍不忘对牧师咆哮,大概对狄梅斯迪尔没有死在 至少没有完全死在自己精
心报复安排之下仍有很大的不甘于不平。 本来作为受害
者出场的罗杰却导演着整个故事的发展流向并最终成为一名害人的恶魔。 罗杰自
书中开头体察出牧师与其妻情感的微妙关系后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失常的心态与 恶毒的计
划,其心何其孽也,全为“情”字所困。罗杰是红字的制造者。他那丑陋 的外貌和畸形的
躯体,正是他丑陋和畸形的灵魂的写照。 他选择了让狄梅斯迪尔 话着受煎熬的复仇手
段,实际上成了阻止他赎罪的恶魔。他和海丝特的结合虽然 出于他追求家庭温暖和个人幸
福的一已之私,但毕竟是一种爱,原也无可厚非; 但当这种爱转变成恨,把复仇作为生活
目标,以啮噬他人的灵魂为乐之后,反倒 由被害者堕落成“最坏的罪人”不但在失去复仇
这一生活目标时结束了自己的生
命,而且死后也不会得到新生。 罗杰,表面上看他在维护婚姻的社会地位,主
张妇女坚守妇道,向情敌复仇以讨回自己做丈夫的权力及尊严俨然一个道德裁判 者的形
象。这也是其社会属性的外在表现。但内心是在满足其报复的私欲和在心 理上,精神上折
磨别人的快感。这是他自然属性中最阴险的一面。
珠儿是海丝特和狄梅斯迪尔牧师通奸的产物。小女孩是天真无辜的。作为 一个还在
懵懂之中的儿童,珠儿不理解母亲海丝特胸前绣着的红字的含义。 但却 始终对红字充满
了好奇与向往,甚至当海丝特一次扔掉红字后大显脾气表达出极 度的不习惯。作为两位主
人公悲剧的结晶物,她在天真中深刻而又缓慢地体察着 这个奥妙无情的世界,她对红字还
不能理解透彻。小珠儿是活的红字, “是另一种
形式的红字,是被赋予了生命的红字!”这个私生的小精灵和她母亲胸前的红字交 相辉
映,既是“罪恶”的产物又是爱情的结晶。海丝特把红字用金色丝线装饰得十 分华美,小
珠儿也给打扮得鲜丽异常。她的美与罗杰的丑形成强烈对比, 小珠儿 是“天使(Angel),
A”字在她身上,从而具备了更积极的意义。
《红字》是一首燃烧着人类理想的生命颂歌。 霍桑竭力通过海斯特所遭受的 迫害来
谴责教会对人性的残酷摧残,暴露了政教合一体制下殖民地社会的冷酷虚 伪,探讨了有关
罪恶和人性的道德、哲理问题。对主人公纯洁高尚的爱情给予赞 赏,对其争取人性的自由
与解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