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浅析
摘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巨大的争议。
中国转基因食品市场化的现状。
中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
转基因食品在中国市场化任重道远。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争议、态度、市场秩序、市场化、标识管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巨大的争议,标识管理制度不可或缺
目前,转基因作物在世界广泛种植,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为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大的国家。
我国转基因作物作为种植量居世界第四。
但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目前国际上还没有达到共识。
各个国家的政府与人们也存在着不同态度。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转基因生产国,生产的小麦等已经大量商业化;但是欧盟、印度、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却强烈抵制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
关于各国的做法,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
的确,转基因作物可以大大增加作物的产量,同时也减少了投入成本。
但是,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大都持抵制态度,认为“吃转基因食品就是灭子绝孙。
”这种说法依据的就是转基因食品改变了作物的基因,也就是“基因污染”。
那么,食用转基因食品的我们,根据食物链的作用,自身内部的基因也很有可能被改变,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然而,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他们很早以前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了转基因食品,当然,这就是中国转基因食品市场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国早已于2002年3月20日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自2002年3月20日起,市场上出售的转基因食品都要加贴明确的标识,以方便消费者选择购买。
目前我国消费者日常接触到的转基因农产品主要有棉花及其加工品、大豆油、大豆制品、油菜籽油、番木瓜,对于转基因产品今后的发展规划,我国的基本方针是“加快研究,推进应用,规范管理,科学发展”;而对于这部分食品的标识,我国采取的方式是对转基因产品进行“部分强制性标识”。
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从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出发、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转基因食品的市场安全管理条例的必不可少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标识制度如果不落实的话,根本无法区分转基因及非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就没法得到维护了。
中国转基因食品市场化的现状,标识管理制度难以全面推行
尽管已经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市场上的很多转基因食品是否遵守这个条例,连很多长期从事生物研究的专业人士也是一头雾水。
而另外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截至目前,这份名录在过去的9年时间内,并没有进行更新,也没有更为详细的名录表。
如果消费者要参考这份名录进行选择,基本上没有可以操作的可能性。
国内绿色食品工程、放心食品工程、有机食品工程、食品准入制度等正在大力推行,但为何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却迟迟得不到有效落实?实施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相关可操作性细则要进一步完善。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施近10年了,虽然农业部门正逐步加大市场的监管力度,但现在市场实际情况反响不一,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敬而远之,生产销售单位由此产生疑虑而不愿标识,倒是非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时常出现。
对生产者来说,标识制度增加了生产成本,更重要的事考虑到消费者的谨慎态度,还有承受巨额经济损失的危险。
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当初选了《转基因植物及生物多样性》这门课之后,听老师说我们市场上流通的金龙鱼油就是转基因大豆制成的。
于周末前往武商量贩看看传说中的转基因标识。
我在与同学说:“这是转基因的”之后,两人就开始搜寻转基因的标识,终于在角落里发现了小小的“转基因食品”。
然而,导购员却走过来对我们说:“看看这边的非转基因油,今日有活动,买……”我们才发现在这里,非转基因油比转基因油贵出许多,而且非转基因油是有大大的标识的,买油的人基本上都是网那边走,转基因油似乎无人问津。
大家几乎都有一种从众心理,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为什么要拿自己的健康去做挑战呢?因而,在我国市场上,转基因食品是远远不及非转基因食品畅销。
从欧盟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浅析,中国未来转基因食品市场化任重道远
虽然我国已实施了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估办法,但当今转基因食品已日趋增多,国外转基因产品及含转基因成分的产品不断进入我国市场,安全开发、安全性评估、检测研究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实施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必须加强市场监管,就算是专业人士,对于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食品的区分也是难以说得清的。
这就涉及到转基因食品的正确识别和快速检测,特别是在基层,如果缺少有效快速检测的方法,市场监管难度较大。
因此要使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走上健
康安全的道路,建立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估中心和相关技术体系势在必行。
那么,从欧盟现行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剖析,他们的做法主要有三点:1、标识适用对象2、标识内容及方式3、转基因食品可追踪性及标识。
转基因标识制度与追踪制度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政府及时有效地处理转基因食品的意外侵害事件,更有助于对转基因食品侵权责任的理清。
当然,由于我国与欧盟各国的国情及对转基因态度的不同,标识制度也不可能同一而就。
但是,就民众态度来看,全世界各国人们对转基因食品都有一种恐慌心理,不管怎么样,转基因食品在中国的公开市场化是不可行的。
更应该注重的还是在研究技术方面,安全性问题还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至于对转基因食品就算要上市也要明确标识,标识符号应该更为突出明显。
摘录:1、《加强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势在必行》(人民网,市场报,第九版、产业农业化;2003年7月23日)
2、转基因食品目录9年未更新消费者知情权难保
/nongye/nygd/20111221/140311033921.shtml
3、《欧盟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浅析》
/p-181294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