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议投北京农业 不同花生种植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 肖成海1* 王忠义2 (1北京市密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101500 2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北京 100029)
摘要:花生是密云县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本研究通过分析三种不同花生种植方式(两年三种三收,即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春播花生—小麦—夏播花生;两年二种二收花生)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现,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模式虽然经济效益不及两年二种二收花生的种植模式,但其防风固沙的生态效益显著,建议在密云县库南地区进行推广。 关键词:花生;种植模式;产量; 经济效益
花生是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蛋白来源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出口农作物。目前国内的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值分别名列第七位和第五位,花生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种植面积约500万公顷,总产量在1400万t左右,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4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粮田套种花生是我国北方冬麦一花生主产区麦油两熟高产栽培主要种植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比较三个种植模式:1、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种植模式;2、春播花生—秋播小麦—夏播花生种植模式;3、两年二种二收花生的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试图找到适合北京密云县库南地区的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又好的一种种植模式,以便引导农民进行种植和推广,使之既能保护环境,又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而增收致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田概况 试验于2004—2005在北京市密云县河南寨镇平头村进行,试验地地处潮白河东岸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光照充足,雨量不均。年平均气温12℃,≥10℃积温4000℃,无霜期180天,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试验的土壤为潮褐土,土层1米左右,土壤有机质9.32 g/㎏,全氮0.71 g/㎏,碱解氮60 mg/㎏,速效磷35.7 mg/㎏,速效钾67 mg/㎏,表层土壤质地为沙壤,水源条件相对较好。 1.2试验设计 春播和夏播花生品种均为鲁花11,冬小麦为 9428优系,夏播玉米品种为唐玉10号。种植方式共设3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肖成海 通讯作者:王忠义(1965-),男,汉族,北京密云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参与了10余个重大推广项目,获得北京市、科技部、农业部等的“丰收计划”、“科技进步”和“推广”一、二等奖项5项。2007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现任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玉米饲料作物室主任,北京谷物协会监事长。E-mail: wzhy113@sohu.com 2
个处理,即两年三种三收制: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两年三种三收制:春播花生—小麦—夏播花生;两年二种二收制: 春播花生——春播花生。2004年4月下旬种春播花生0.4公顷,9月下旬花生收获后在原地种小麦0.2公顷,2005年春播花生0.2公顷。2005年麦收后,种植夏玉米0.133公顷,种植夏花生0.07公顷(此部分需要明确实验地的大小,是否有重复)。对作物各生育期主要生物性状观察记载,花生成熟后,收获前分别取样、测产、考种,分析结果。 1.3田间管理 基本按当地大田种植习惯,春播花生亩施有机肥3立方米,磷酸二铵10 kg。4月20日覆膜,23日播种,9月5日收获,期间除草1次,喷施多菌灵防病1次。冬小麦亩施有机肥2方,二铵15 kg,9月22日播种,2.5m畦内机播14行,灌水5次,春季施氮肥硫铵50 kg,6月18日收获。夏播玉米6月21日播种,机平播,随播种施种化肥(尿素)5 kg,生长期内间苗、除草1次,追肥1次50 kg(硫铵),10月15日收获。夏播花生6月21扣膜播种,随施磷酸二铵10 kg,尿素10 kg,生长期内防病1次,10月10日收获。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花生种植模式中作物产量分析 2.1.1 两年二种二收模式作物产量分析 表1 春播花生观察记载与考种表
年度 亩 穴 数 亩 株 数 株 高 cm 侧 枝 长 cm 分 枝 长 cm 结 果 枝 数 单 株 结 果 百 仁 重 (g) 出 米 率 (%) 果 亩 产 (㎏) 草 亩 产 (㎏)
2004 14075 22964 35.2 37.1 8 6 10 62.4 72.4 279.3 223.4
2005 13334 23335 39.2 39.5 6.4 4.3 12 70.4 77 312.68 250.1 2.1.2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模式作物产量分析 缺春播花生的数据 表2 小麦观察与考种表
基本苗 (万/亩) 冬前茎数 (万/亩) 返青茎数 (万/亩) 株高 (㎝) 亩穗数 (个) 穗粒数 ( 个) 千粒重 (g) 亩产 (㎏) 22.1 66.3 72.5 99 28.09 24.95 44.8 313.99 表3 夏播玉米观察与考种表 亩 株 数 (个) 亩 穗 数 (个) 穗 粒数 ( 个) 千粒 重 ( g) 单 穗 重 (g) 亩 产 (㎏) 5334 4667 484.2 303.6 117.6 548.8 3
表4 夏播花生考种表 (2005年度) 亩穴数 亩株数 株高(㎝) 侧枝长(㎝) 分枝 数 结果 株数 单株结果 百仁重(g) 出米率( %) 果亩产(㎏) 草亩产(㎏)
13114 24101 32.7 34.6 6 5 9.1 62 53 218.74 207.8
2.1.3春播花生—小麦—夏播花生模式作物产量分析 缺这种模式的数据
2.2不同花生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2.2.1不同作物的效益分析 表5 春播花生效益分析表 (㎏.元/667平方米)
年度 成 本 收 入 效益 种膜 肥料 水电 机械 人工 农药 小计 果实 草 小计
2004 172 100 20 20 200 5 517 1117.2 134.04 1251.24 734.24 2005 172 100 20 20 200 5 517 1250.7 150.1 1400.80 883.80 注:花生果2元/㎏ 花生秧0.6元/㎏ 表6 小麦效益分析表 (㎏.元/667平方米) 成 本 收 入 效益 种子 化肥 农药 水电 机耕 人工 小计 产量 单价 小计
50 100 5 100 100 80 435 313.99 1.4 439.5 4.55 表7 夏播玉米效益分析表 (㎏/.元/667平方米) 成 本 收 入 效益 种子 化肥 水电 机械 用电 小计 产量 单价 小计
14 60 0 25 100 199 548.8 1.00 548.8 349.8 表8 夏播花生效益分析表 (2005年度) 成 本 收 入 效益 种膜 肥料 水电 机械 人工 农药 小计 花 生 草 小计
172 100 20 40 250 5 587 831.21 124.68 955.8 368.89 注:花生按3.80元/㎏ 花生秧0.6元/㎏ ,(单位:㎏.元/667平方米) 4
2.2.2不同花生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表9 2004—2005年三种种植模式效益比较表 单位:元/667平方米 模式 春播花生 小麦 夏播玉米 夏播花生 春播花生 合计 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 734.24 4.55 349.80 — — 1088.56
春播花生—小麦—夏播花生 734.24 4.55 — 368.89 — 1107.68 春播花生——春播花生 734.24 — — — 883.78 1618.02 (存在问题:不同处理的春播花生效益不可能一样) 从以上结果看到在两年一核算的周期内,第3种模式即两年二种二收制收入最高,第2种植模式即两年三收花生制“春播花生—小麦—夏播花生”纯收入居第二,第1种模式即两年三种三收制“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纯收入居尾。 2.2.3不同花生种植模式的社会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指防风固沙、覆盖农田土壤,防止扬尘,环境保护方面的效益,狭义的讲是指对农田覆盖的天数。在本研究周期中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种植模式的整个生育期总计为511天(春播花生以扣膜第2日算起至收获日为138天;冬小麦以播种后第7日算起至收获日为263天;夏播玉米以播种后第7日起至收获日为110天)。而春播花生—小麦—夏播花生种植模式中春播花生覆盖日为138天,冬小麦覆盖日为263天,夏播花生以扣膜日起为111天,整个生长季总计512天。春播花生—春播花生种植模式中整个生长季仅为266天,其中2004年覆盖日为138天,2005年为128天(见表10)。 表10 两年三种种植模式覆盖日期比较 模式 二年日数 覆盖日数 占百分率 裸露日数 占百分率
1 731 511 69.90 220 30.10 2 731 512 70.04 219 29.96 3 731 266 36.39 465 63.61 从以上结果看在两年的时日内,以1和2种模式覆盖时间为长,防风固沙保护环境功效为高,以第3种模式覆盖时间为短,裸露日占了63.61%,防风固沙保护环境功效当然为小。
3.结论 3.1两年二种二收花生模式收益好、但生态效益较低 如果单纯的从某局部地区农户经济利益方面考虑分析,两年二种二收花生模式应是首选。以后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