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的起因

浅析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的起因

1 目 录

绪论 .............................................................. 2

一、中印边界战争过程 .............................................. 3

二、中印边界战争起因 .............................................. 3

(一)历史余毒:英国殖民者的卑劣勾当 ............................... 3

(二)根本原因:尼赫鲁政府奉行扩张主义政策,妄图称霸南亚次大陆 ..... 4

(三)外部动因:美苏大国的支持和默许 ............................... 5

(四)重要因素:中国政府的一再忍让和无果的和平努力 ................. 6

三、结语 .......................................................... 7

参考文献 ......................................................... 7

2 浅析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的起因

**,历史与社会学院

摘 要: 1962年,中印两国发生了一场边境战争,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中印友好关系不复存在,这种敌对的双边关系直到80年代末才有所改善,两国爆发战争的原因备受国内外关注。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印度尼赫鲁政府的扩张野心以及对中国领土的步步蚕食是根本原因,同时战争与美苏两大国的支持和默许也密不可分,中国政府的一再退让更是战争发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中印边境战争;尼赫鲁;起因

Analysis of Sino-Indian border war causes

Wei Qia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Sociology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India has never been officially demarcated

country boundary line, but a from both sides has administrative jurisdiction formed by

the traditional line, divided into the western, middle and Eastern, full-length 2000

kilometers. The Sino-Indian border war is not accidental, it has deep historical roots

and complex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from the British colonial era left this world in

India history, Nehru's expansionist ambitions this fundamental reas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two big country support and the acquiescence of the

external reasons, Chinese government not in th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four aspects to

analyze the Sino-Indian border war.

Key word: Sino-Indian border war Nehru cause

3 绪 论

中印两国之间阻隔着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但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两国人民友好相处,互通有无。而在1962年,两国却发生了一场边境战争,中印关系由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高峰跌到谷底,这种敌对的双边关系直到80年代末才有所改善,跌宕起伏的中印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界的关注点。50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印边界争端的研究成果很多。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对中印边界纠纷和历史渊源的考察,从历史和法律的层面对中印边界问题进行研究,如利用已解密的英国官方档案,对中印边界历史作了阐述,力求还原历史真相。

二是印度对华政策决策分析,从印度政府决策的角度从体系层面、组织过程层面以及政府政治层面探究中印边境冲突的原因。突出的有雅科夫•弗尔兹伯格尔和帕尔莫达•库马•班达,他们主要从印度决策的角度加以论述,分析印度在1959~1962年对华政策决策过程和决策中的错误认知,认为,印度决策者尼赫鲁对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地区环境、印度国内环境以及中印双边环境存在认知上的错误和偏差,从体系层面、组织过程层面以及政府政治层面探究原因。

三是关于国内政治与中印领土争端的研究,分析意识形态因素、印度议会与媒体舆论以及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等因素在中印领土争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如印度学者莫汉•拉姆探讨了“中印对抗的政治学”,认为印度是美苏利益对抗的交汇点,是意识形态对抗和冲突的中心,这种政治本性不可避免地导致同中国发生碰撞。海外华人学者钟建平则从印度国内的政治发展,特别是印度议会在对华政策决策上的作用、反对派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等层面来考察中印边境领土争 4 端,认为国内政治的强大压力促成了印度政府日趋强硬与僵化的对华政策,这也是部分中外学者的共识。

四是关于国际环境与中印领土争端。刘学成对于“中印边界争端与中印关系”的论述尤其值得关注。他把中印边界争端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的国际背景中,着重从中美苏“大三角”和中印巴“小三角”的权力结构入手,对中印苏、中印美、中印巴、美巴中等相互作用的三角关系进行分析。[1]

在研究方法上,大部分学者采用的是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考据)、历史分析法、统计方法、计量法等等,也有少数学者采用的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中印边境战争进行综合研究。中外学界的主流方法还是强调物质层面的因素,多从战略利益、权力结构、地缘政治角度来分析中印关系,而很少有学者去关注非物质层面因素(如政治学或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对中印关系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的还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搜集史料和考订史料,通过调查相关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探讨中印边境问题。

一、中印边界战争过程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 年10 月至11 月结束,历时1 个月,经历两个阶段。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是战争的第一阶段,中国边防军暂时攻占了藏南和达旺地区。11月16日至21日为战争的第二阶段,中国边防军在东段和西段驱除了入侵印军,印度军队在东线藏南、西线新疆全面溃败。1962年11月,美国介入并以物资支援印度军队。中国边防军宣布停火,此后两国即以麦克马洪线为控制线,但此后中印边境领土争端持续至今,从未平息。 5 中印边境战争源于边界问题,在历史上中印两国从未正式划定国边界线,但存在一条由双方历来的行政管辖所形成的传统习惯线,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全长2千公里。西段北起喀喇昆仑山口,沿喀喇昆仑山口至西藏阿里与印辖拉达克、喜马偕尔邦三处接壤处为止,是中国新疆、西藏同印度克什米尔占领区拉达克接壤部分;中段北起西段的南端,往东南行至中国西藏阿里与印度北方邦和尼泊尔三国交界处的里普列克山口附近;东段西起中国、印度、不丹交界处,东至中国、印度、缅甸交界处。但中印在边界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在西段,争议主要是阿克赛钦的归属问题,在东段争议最大,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 本文就从英国殖民时代的遗留这一历史余毒、印度尼赫鲁政府的扩张野心这一根本原因、美苏大国的支持和默许这一外部动因、中国政府的一再退让这一重要因素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印边境战争的起因。

二、中印边界战争起因

(一)历史余毒:英国殖民者的卑劣勾当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中印在边界问题上存在分歧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是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在印度独立以前造成的后果,可以说是英国殖民政府留给中印两国人民的共同“遗产”。英国自十七世纪进入印度洋后,就致力于构建其东方殖民体系。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国殖民主义者征服了整个印度,并把印度作为其进一步向东扩张的基地。英国为了拱卫这颗“英王皇冠上最亮的明珠”,从其地理特点和周边环境出发,制订了所谓印度安全策略,即“一个内湖、两个同心圆和三个缓冲区”。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具有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历来战略 6 家们都认为,谁占有西藏,谁就能控制次大陆。因而,英国把西藏列为维护印度安全的缓冲区之一。它认为控制了广阔的青藏高原,不但使印度拥有了安全的天然屏障,还可遏制沙俄势力南下,并可通过藏传佛教影响蒙古,削弱俄国在该地区的势力,另外,通过控制青藏高原,英国可与缅甸侵入中国云南的势力相配合,进一步将自己的势力深入到长江上游地区,最后与东南沿海入侵的势力连成一片,控制大半个中国。[2] 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清政府无暇顾及西藏,而沙俄为取得不冻港和出海口正在从陆路向南扩张,随着清政府势力的衰弱和俄国势力逐步东侵,英国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在先后控制尼泊尔、不丹后,把目标指向西藏,企图把中国西藏变成受其控制的独立缓冲国。1888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西藏的“隆吐山战役”,正式揭开了武装侵略西藏的序幕。趁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际,1903年英国又发动了第二次侵藏战争,并逼迫清政府驻藏大臣与其签订了《印藏条约》,随后,又拉拢利诱十三世达赖和一批大农奴主搞“驱汉事件”,策划“西藏独立”。1914年英帝国主义一手策划了分裂中国西藏的“西姆拉会议”。会上,英方代表亨利•麦克马洪在随意画了一条线,把中国西藏地区近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一个浙江省的面积)划入了英统治下的印度版图,这条界线就是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在法律上是非法的,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内维尔•马克斯韦尔曾指出:“所谓‘麦克马洪线’,是1914年西藏一个地方代表团与印度外交部长亨利•麦克马洪爵士在德里所做的一桩未经授权的秘密交易的产物。麦克马洪威逼利诱(表示愿意支持西藏反对中国中央政府)的手段,说服西藏人同意了一条边界线的划法——把边界向北推移了大约100公里”。[3]由于“麦线”的非法性,使得它的炮制者英国不敢公开承认它的合法存在,这条线一直没有被公诸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