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古典诗词教学,实施高效 课堂?本人认为,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 地走进古代文化,走近作者,与诗人共 情,才能让古典诗词深深融入学生的“血 液”中,激发学生善良、勇敢、聪慧的 灵性。 1.借助图画增强美感,激发学生的 审美情趣 古诗词以它优美的意境,饱含情感 的意象吸引着无数的读者。在教学的过 程中,教师可借助图画创设诗歌的意境。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绘了人 生中最美好的良辰美景,由春天、夜晚、 江水、花树、明月构成了一幅清丽优美 的画卷,通过媒体展示与诗文解读,引 导学生去观赏、去体会诗中美景,在丰 富多彩的情感空间里去体验春江花月夜 的自然美景,去感悟诗人在这江天一色 的月光下,内心变得澄明清净,心与自 然的灵性交流。学生在头脑中就会逐渐 构成一幅幅意境优美的画面,刺激学生 的视觉器官,濡染学生的心灵,诱发他 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追 求和向往,更深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2.借助音乐营造气氛。引发学生内 心的共鸣 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用礼乐 来教化学生,可见音乐的教育作用自古 色之中,让人叹为观止。 听着这样的曲子,读着优美的诗篇, 学生的心灵怎么会不被这宁静而美好的 春江花月夜所“迷惑”呢?这就是内心 的震撼,这就是心灵的共鸣。 3.通过朗诵体会韵味。让学生感悟 诗歌的节奏 。- 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 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 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 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学生诵读。古诗教 学中,采取大声朗读、独自朗读、手势 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吟、诵 中体味,更能感悟诗的韵律美。如李白 的《将进酒》,以豪放的风格、洒脱的 情怀,再现了诗人放浪不羁的个性和浪 漫主义的诗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品读, 男生读得酣畅淋漓、豪情万丈。特别是 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优美的旋 律,跌宕的节奏,不羁的情怀。让人内 心生出一种豪情,想与诗人举杯执酒, 一醉方休。朱熹在谈读书时有这样一段 话: “凡读书须要读得响亮,不可误一 字,不可少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 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而 古诗词的朗诵,更是要放开胸襟,用饱 满的热情与诗人共情怀。所以在课堂上, 要多进行比读和品读。让学生在长期的 朗诵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 节奏和韵律,感悟古典诗词涵蕴的语言、 委婉的情感。 随着音乐的旋律,和着诗歌的节 奏,学生一般都能体会出杜甫诗的沉郁 顿挫,感悟到辛弃疾词的悲愤激昂,沉 浸于李清照诗的凄婉缠绵,向往着李白 诗的潇洒飘逸……并且能从朗诵中去体 会古诗词的美。 4.通过想象内化意境,让学生把握 诗歌的感情 “诗言志”,诗歌表现的是真性情, 它是一种活泼而充满灵性的文学样式。 而古典诗词更是注重诗情画意,注重情 感的表达。部分诗词诗画结合,音韵和 谐优美,营造出优美、幽深、凄清、磅 礴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得到情操 的陶冶、心灵的愉悦。所以,在教学古 诗词时,应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充 分把握古典诗词意象的内涵,内化于心, 充分领略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从而把握 作品的思想感情。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想象今宵旅途, 一叶扁舟临岸,酒醒梦回,习习晓风吹 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头, 佳人远去,情何以堪。意象简洁,画面 饱满,意境深远,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人情之冷落,风景之幽清,离愁之绵邈, 完全凝聚在诗词的意境之中。学生可以 根据画面的想象,进一步内化意境,把 握诗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痛苦和凄 凉,与诗人达成共情。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渔”。古代文化浩如烟海,古典诗词充 满灵性,它的美,教师是永远讲不完说 不尽的,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运用联想 和想象,调动自己的思维,运用自己的 智慧,去品读、去鉴赏、去记忆、去创 作,才能开拓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 灵性,滋养他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毕宝魁,艾丽辉.中国古典诗词鉴 赏【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 [2]谭新红,吴光正,陈文新.中国古 代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源县第九中学) 作者简介:谢瑶,女,湖南桃源人,高中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