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苏种植方法

紫苏种植方法

紫苏种植方法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v
ar.arguta Benth.Hand-Mazz.〕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赤苏、红
苏、香苏。全草名全苏,具散寒解表、理气宽胸之功能。紫苏的果实,
叶片和茎干燥后分别称苏子、苏叶和苏梗,均作药用。苏子具润肺、
消痰的功能;苏叶和苏梗药效同全苏。主产河北、河南、江苏、浙江
等省,全国各地广泛栽培,长江以南有野生。

(一)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株高l-1.5米。茎四棱形,直立,被细毛紫色或
绿紫色,多分枝。叶对生,有长柄,叶片椭圆形至宽卵形,先端突尖
或渐尖,边缘有锯齿,两面紫色,被柔毛。轮伞花序组成偏向一侧的
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每花有一苞片,卵圆形,先端渐尖;花萼钟形,
先端5裂;花冠二唇形,紫红色或粉红色;雄蕊4,2强;子房4裂,
柱头2浅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二)生长习性
紫苏对气候、土壤条件适应性强,但在温暖湿润、土壤疏松、肥
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旺盛。

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5℃。种子寿命为1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上种植
为好。每亩施入2000-3000千克农家肥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
作成80-100厘米宽的畦。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l)直播 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50
-60厘米开0.5- 1厘米的浅沟。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
播时将种子拌上细沙,均匀地撒入沟(穴)内,覆薄土,稍加镇压,
每亩用种子1千克。播后5-7天即可出苗。

(2)育苗移栽 苗床宜选向阳温暖处,施足基肥,并配加适量
过磷酸钙,于4月先浇透水,然后撒种,覆细土约1厘米。如果气温
低,可覆盖塑料薄膜,幼苗出土后揭除。苗高5-6厘米时间苗,苗
高15-20厘米时,选阴雨天或午后,按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移
栽于大田,栽后及时浇水1-2次,即可成活。

3.田间管理
(l)间苗、补苗 条播者,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30厘
米定苗;穴播者,每穴留l-2株。如有缺苗应予补苗。育苗移栽者,
栽后7-10天,如有死苗,也应及时补苗。

(2)中耕除草 封行前必须经常中耕除草,浇水或雨后如土壤
板结,也应及时松土。
(3)追肥 苗高60厘米时,每亩追施1500千克的人畜粪,配
施15千克的尿素,施后培土浇水。

(4)排灌 幼苗和花期需水较多,干旱时应及时浇水。雨季应
注意排水。

4.病虫害防治
(1)斑枯病 6月始发,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0%
代森锌胶悬剂干粉喷粉;或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2)欧洲菟丝子 6-9月为害地上部。防治方法参见丹参。
(四)采收与加工
采收期因用途不同而异,一般花穗抽出1.5-3厘米时,植株含
挥发油最多,因此,8-9月花序初现时收割全草作全苏用。枝叶繁
殖时采叶阴子即得苏叶。果实成熟时全株割下,晒干,打出果实即为
苏子;茎下半部除去侧枝即为苏梗。

(五)留种技术
留种株宜稀植,以株行距50厘米×80厘米为宜,种株宜选健壮、
产量高、叶片两面都是紫色的植株,待种子充分成熟呈灰棕色时收割
脱粒,晒干,去杂,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