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痛风的辨证及针灸治疗方法

痛风的辨证及针灸治疗方法

痛风的辨证及针灸治疗方法
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

辨证
早期仅有高尿酸血症,多无症状。

在有精神紧张、疲劳、饮食过多、酗酒等诱因存在下急骤起病。

多于夜间突感脚趾及手指等关节剧烈疼痛,显著红肿、发热及动作受限,患者同时可有高热头痛、心悸、疲乏等症状。

此种炎症表现可历时3-10天后逐渐消退,以后可反复多次发作,使关节逐渐发生畸形、僵硬。

此时进入慢性关节炎期,常累及肾脏、心血管,出现尿路结石、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

1.风湿热型相当于急性关节炎期,以关节红肿疼痛,局部按之焮热,喜凉恶热,伴全身发热、尿黄便干,舌红苔黄为特征。

2.痰瘀痹阻多见于关节畸形的慢性关节炎期,表现为关节疼痛固定不移,呈梭形肿胀,活动不利。

皮下可触及硬结,或伴面部暗滞,脚部刺痛。

初始腰痛如掣如绞,唇舌暗红,脉细涩或弦紧。

治则
痛风治宜舒筋通络。

急性关节炎期风湿热型兼以清热祛湿,慢性期痰瘀痹阻者配以祛瘀化痰、益肾养心之法。

针灸
主穴:受累关节局部取穴。

1脚趾关节:阿是穴、八风、内庭、太冲;2.踝关节:阿是穴、昆仑、丘墟、解溪、太溪;
3.掌指、指间关节:阿是穴、四缝、八邪、三间;
4.腕关节:阿是穴、阳池、阳溪、合谷;
5.膝关节:内外膝眼、阳陵泉、梁丘、委中、膝阳关、曲泉、足三里。

配穴:1.风湿热型:大椎、身柱、曲池;2.痰瘀痹阻型:膈俞、血海、脾俞、内关、膀胱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