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互助土族导游词3篇
互助土族县旅游资源丰富,景色优美,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
的青海互助土族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青海互助土族导游词范文1:
互助土族名族村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
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
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
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
土族是我国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
自治县,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每年农
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
丹麻土族花儿会。
近年来,多数学者根据汉、藏文史资料的记载和群众的传说,认
为土族是吐谷浑人的后裔。唐时,留居青海的吐谷浑人,逐渐移居青
海东部地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吸收
了其他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轮子秋是一项土族体育项目的表演,其惊险刺激的场面令人瞠目。
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把卸
掉车棚的大板车车轴连车轮坚立起来,稳固住重心。朝上的一扇车轮
上平绑一架长木梯,梯子两端牢固地系上皮绳或麻绳挽成的绳圈。两
人相向推动木梯,使之旋转,然后乘着惯性分别坐或站在绳圈内,快
地转动起来,并表演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动作,令人喝彩。观
看的人还不时地帮推木梯,使之加速旋转。有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
男女青年在旁边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势如众星簇月。
青海互助土族导游词范文2: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
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
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
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矿产资源丰富,气候舒适,历
史悠久。
互助土族县旅游资源丰富。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即北山林场,面积
400多平方公里,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区内古木参天,
松柏香馨,山花烂漫,峡高谷深,危崖壁立,有十八盘、黄垭豁、湖
勒天池、老虎口、妖魔洞大呢感众多奇景。妖魔洞大呢感众多奇景。
此外,还有彩虹的故乡、土族的家乡——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国
家AAAA级旅游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助土族故土园内原始纯朴
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
的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力和竞争力。被开辟为国家森林公园的北山
国家森林公园、以山光水色取胜的南门峡风景区、以龙泉和歌会著称
的五峰山,还有湟北诸寺之母—佑宁寺、千仞绝壁上的白马寺、古朴
醇厚的土族民俗等,构成了一幅西部最具魅力的名胜画卷,常令人梦
牵魂绕。除此之外,南门峡水库、白马寺、佑宁寺、五峰山等也是旅
游好去处。
互助县四季皆宜旅游。互助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
年均气温℃,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冬不冷夏不热。
从互助县境内发现地大量历史文物及考古资料证明,早在5000
年前,互助地区就已经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与大自然进
行着艰苦地斗争,创造了自己地古老文明。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已进入
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使用磨制地生产工具石器,并学会制造日常生
活中地主要用具陶器。随着黄河和湟水流域人类不断地繁衍生息,社
会地不断推进,人们征服大自然地手段不断提高,约在公元前2000
年左右,湟水流域地人类即步入青铜时代。学术界认为,青海地区地
青铜器时代诸文化乃至新石器时代地文化均属于青藏高原古老民族
羌族的文化遗存。
青海互助土族导游词范文3: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总面积3360平方公里,总
人口万人,国民生产总值41600万元,财政收入9000多万元。是国
家确定的全国商品量基地县和生态建设示范县,也是青海省主要粮油、
生猪、禽蛋生产基地。
全县有耕地105万亩,主产小麦、青稞、蚕豆、洋芋、油菜等;
有160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森林面积196万亩,木材蓄积量名列青
海省第二。 互助工业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地方
特色的工业体系。现有酿造、建材、印刷、造纸、采矿、冶炼、搪瓷、
地毯、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企业,1997年工业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
农业产值,达33446万元。
该县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品种繁多的矿产和丰富的水利资源都有
待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公路、铁路四通八达,贯穿全境。
邮电通讯畅通,水电供应充足。 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弊端 来互助观光
旅游,投资开发办实业。互助正以崭新的面貌阔步迈向二十一世纪。
看过“青海互助土族导游词”的人还看了:
1.西宁五峰山导游词范文
2.鄂尔多斯导游词
3.内蒙古响沙湾导游词3篇
4.都江堰搞笑导游词3篇
5.都江堰导游词景点讲解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