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蒋拥军 黄云平
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12期
[摘 要]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经济及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
要的支柱作用。为了保证水稻的健康栽培,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
首先分析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控现状,然后介绍几种主要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最后对绿色防
控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12-89-2
1 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控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水稻产量及消费约占世界的30%。为了减少水稻
病虫害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我国各地正在不断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治理,
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大大推动了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的整体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
我国各地正逐步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控,包括无公害栽培技术、生
物防治技术、生态调控技术、科学用药技术等。相较于传统易引发环境污染、农药残留、能源
减少、病虫害再猖獗等一系列问题的化学农药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具有极大的优势,集中
体现在降低成本、提高病虫害防控工作效率、避免对农作物的伤害、降低环境污染以及增加农
民经济效益等。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目前,我国湖南、四川、浙江等多个省区正在大力推广使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取
得了显著的防控效果,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2.1 无公害栽培技术
无公害栽培技术,是指在无公害的特定环境下,从选种、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到结穗
整个过程采用一系列无公害的生产技术。例如,优质水稻品种的选样,要满足品质优、生育期
适中、抗病、高产和抗逆等多种优良特性;无公害环境,要选择生产能力可持续、远离污染
源、生态条件良好的稻田生产区域;灌溉水的pH值适宜控制在5.5~8.5,根据pH值的不同,
每升水重金属含量要求有所差异[1]。
2.2 生物防治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前较为成熟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有稻鸭共育控虫、投放稻螟赤眼蜂、使用植物诱抗剂、
农用抗生素生物制剂等。稻螟赤眼蜂防控技术主要用来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两类害虫。在
两类螟虫的发生高峰期,1 hm2稻田投放15万只稻螟赤眼蜂,分3次投放;防控效果调查显
示,稻螟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寄生率分别达60.34%、56.80%。另外,在水稻
移栽后7~10 d至孕穗期前(约50 d)采用稻鸭共育控虫技术,1 hm2稻田放75~150只雏
鸭,可以实现对二化螟等害虫的有效防治,减轻病虫害发生。根据2017年某地农作物重大病
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及评价数据显示,相对于非示范区稻田,示范区稻纵卷叶螟虫口密
度降低45.62%,虱虫口密度降低68.37%,整体病虫害发生程度较之以往得到大大减轻,绿色
防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2.3 生态调控技术
该防控技术主要从生态环境和病虫害发生的源头入手,通过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提高生物
多样性,同时采用自然天敌保护、健康栽培、抗病虫品种、翻耕灌深水等多种措施来对水稻病
虫害进行综合防治,从源头上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进而有效减轻水稻病虫害的发生[2]。
简单来看,就是根据当地水稻田的土壤性质、水质、环境气候等,选取适合的高产抗病水稻品
种,合理密植、施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稻抗病虫害能力。其中,在越冬代二化螟化蛹盛
期间,即每年4月进行翻耕,灌7~10 cm深水并保持5 d,使二化螟窒息而死。通过此举能够
有效减轻水稻一代二化螟虫害的发生。调查数据显示,与非试验区相比,深水灭蛹区二化螟基
数减少69.51%,水稻枯梢率降低57.29%。
2.4 理化诱控技术
该技术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使用杀虫灯、昆虫性诱剂、诱虫板等工具来实现的
[3]。在田间距离地面1.5 m高处安装辐射半径为100 m的频振式杀虫灯,当飞虫靠近杀虫灯时
就会被杀死,从而减少害虫数量。在二化螟羽化初期至末期,放置二化螟性诱剂,一般放置数
量为1个/534 m2。这种性诱剂对雄蛾有很好的诱杀作用,可以使雌雄娥比例失衡,进而减轻
二化螟虫害程度,降低水稻田虫口密度。目前,当地稻田已安装杀虫灯约720盏,防控面积达
1 564.82 hm2。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杀虫灯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害虫可以分别达到
58.57%、82.60%的控制效果。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应用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无公害栽培技术、生物防控技术、理
化诱控技术、生态调控技术等。随着绿色防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技术发展将迎来新的
阶段。例如,目前生物防控技术正与基因工程相结合,将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相结合,以求培
育出更多抗病性强的水稻新品种。同时,生态调控技术、科学用药技术、理化调控技术等其他
绿色防控技术也在不断优化革新,由以往单一的应用模式逐渐转变为集成化应用,实现从整体
上提高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平与实效。另外,通过将绿色防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
技术相结合,可研发预警决策系统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预警和诊断,并为病虫害防治提供导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可见,未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为我国水稻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
支持。
4 结语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具有显著优势,正在我国各地得到逐步的推广与应用。因此,水
稻种植户应减少对传统化学防控技术的使用,合理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病虫
害发生,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总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浪.霍山县山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现状与绿色轻简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
(13):112-113.
[2]陈海松,唐磊,高菊生.祁阳县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现状及对策[J].现
代农业科技,2017(12):132-133.
[3]傅苗良,周宇杰,徐铁平,等.诸暨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C]//现代植保建设创新与实践,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