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以及展望
人口老龄化是 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老年人口 最多,
发展最快的国家。 2006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 1.3亿,且以每年 3%左右的速度递
增。据预测,到 2050年将达到 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 25%。老 年人是社区的特殊人
群,因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会适 应能力降低,健康问题突出,
对护理需求量很大 。
据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社会都不可能 投入
大量资金建设较多的养老机构,绝大多数老年人惯用传统家庭养老方式。 因此,开展
社区老年护理,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维持老年人健康,改善其生 活质量,将成为社区
护理的工作重点。
1 社区老年人护理现状
1.1 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对社区护理的需求 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 明,无重
要脏器疾病的所谓健康老年人仅占 20%~25%。
随着传统家庭结构变化,空巢老年人增多,孤独、贫穷、社会角色缺如等 因素,使
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抑郁症状加重。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 50.47%,且受生理、心
理、经济、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单靠家 庭无法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
需要医疗、社区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极大促进作用,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越 多,心理
障碍就越少。老人社区护理需求占 70.1%,其中城市老人的需求为 50.38%,农村需求
率为 78.7%。老人主要希望提供家庭访视服务,部分希望提 供老年公寓式服务,既能
满足自己的社会交往需求,又能减轻子女负担,有利 于提高生活质量。
1.2 目前国内社区老年人护理形式 1.2.1 建立社区老年人档案社区 老年人护理
管理以社区服务中心 (站 为基础,以入户建档形式,为所辖社区内 老年人建立健康档
案,筛选老年病人,并根据所患病种分类排序,掌握第一手 资料。
社区护士进行分片管理,对社区内 60岁以上老人实行三级预防服务,一 旦老人
生病住院就会迅速得到关于老人病情治疗、预后及家庭状况的信息,对 出院转入社
区的老人也可实行连续跟踪护理。
1.2.2 开设家庭病床家庭病床是老年人社区护理的主要形式。老年人由于 行动
不便、固执、恐惧、经济等原因而不愿去大的医疗机构诊治,更愿意在社 区及家庭
中接受帮助。
1.2.3 目前,国内常见的其他形式有:
(1独立老年病院,主要服务对象是医院所处地域的社区人群,并对本院出 院后的
老年人进行家庭访视等。
(2独立的老年人社区保健诊所,不依附医院,受社区综合管理,为所在社 区所有
老年人建立档案,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健康服务,如上门打针、换药、定 期体检、临终
关怀等。
(3老人院、老人公寓护理中心。
(4老年日托护理中心,可以将老年人送到老人日托中心由专门的社区护理 人员
对老人进行照顾。
1.3 社区老年人护理存在的问题 1.3.1 老年人社区护理资源配置不平衡 老年人
社区护理资源趋向城市集中,农村社区护理尚未引起关注,存在区域、 城乡差别。我
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老年人社区护理资源 (包括 人、财、物、技
术、信息 的配置集中在东部地区、大城市、大医院。家庭病床 利用主要是家庭住
址离医院较近,干部、工人多,城市居民多。
1.3.2 社区护理工作缺乏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 虽然卫生部颁发了有关 发展社区
护理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为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但是 并没有制定具体
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目前的社区护理机构都还没有形成独 立的社区管理体
系。
2 老年护理展望
2.1 重视发展农村社区护理,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我国人口有 9亿分布 在农村,
全民保健的重点也应放在农村。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外流,许多上了 年纪甚至患病的
老人在农村依然是家庭生活主要劳动力,农村养老问题困难突 出。
2.2 建立科学的社区护理体系及护理法规 国家已将老年人的预防保健 工作纳入
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社区护理逐步向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有关管理部门
可根据社区护理的特殊性制定出社区护理人员应遵循的道德法规、 社区护理质量
指标、绩效考评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使社区护理人员工作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考评。
2.3 健全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 发展老年社区服务的最大困难是经济问 题,老年
人是医疗保健高需求人群。政府应将社区卫生服务属医疗保险的服务 项目纳入医
疗保险支付范围。
08级涉外护理一班
200806050106
林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