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工程合同价款管理2004年案例分析试题试题一(20分)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施工合同中规定:(1)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施工单位安装;(2)建设单位原因导致的施工单位人员窝工,按18元/工日补偿,建设单位原因导致的施工单位设备闲置,按表l.1中所列标准补偿;表l.1 设备闲置补偿标准表(3)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其价款按建标[2013]44号文件的规定以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计价,管理费费率为10%,利润率为5%,税率为3.41%。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在土方工程填筑时,发现取土区的土壤含水量过大,必须经过晾晒后才能填筑,增加费用30000元,工期延误10天。
事件2:基坑开挖深度为3m,施工组织设计中考虑的放坡系数为0.3(已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施工单位为避免坑壁塌方,开挖时加大了放坡系数,使土方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超支10000元,工期延误3天。
事件3:施工单位在主体钢结构吊装安装阶段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缺少相应的预埋件,经查实是由于土建施工图纸遗漏该预埋件的错误所致。
返工处理后,增加费用20000元,工期延误8天。
事件4: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没有按计划时间到场,施工受到影响,施工单位一台大型起重机、两台自卸汽车(载重5t、8t各一台)闲置5天,工人窝工86工日,工期延误5天。
事件5:某分项工程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使用功能的调整,须进行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后,经确认人材机费用增加18000元,单价措施费增加2000元。
上述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造价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
问题1.分析以上各事件中造价工程师是否应该批准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说明理由。
2.对于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工程变更,造价工程师对变更部分的合同价款应根据什么原则确定?3.造价工程师应批准的索赔金额是多少元?工程延期是多少天?2004年案例分析试题一答案:问题1:事件1索赔不应批准。
因为这是一个有经验的施工单位能够预料的,属于施工单位的责任。
事件2索赔不应批准。
因为保证施工安全属于施工单位的责任。
事件3索赔应批准。
图纸错误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
事件4索赔应批准。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备未按计划到场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
事件5索赔应批准。
工程变更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
问题2:变更价款的确定原则为:(1)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计算、变更合同价款;(2)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此价格确定变更价格,变更合同价款;(3)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商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造价工程师确认后执行;如不被造价工程师确认,双方应首先通过协商确定变更工程价款;当双方不能通过协商确定变更工程价款时,按合同争议的处理方法解决。
问题3:应索赔的金额包括:事件3:20000×(1+10%)×(1+5%)×(1+3.41%)=23888(元)事件4:(86×18+1060×60%+318×40%+458×50%)×(1+3.41%)=2627(元)事件5:(18000+2000)×(1+10%)×(1+5%)×(1+3.41%)=23888(元)合计:23888+2627+23888=50403(元)2005年案例分析试题试题四(20分)某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工期为20个月。
在工程开工之前,总承包单位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各工作均匀进行(如图 4.1所示)。
该计划得到总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当工程进行到第7个月末时,进度检查绘出的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4.1所示。
E工作和F工作于第10个月末完成以后,业主决定对K工作进行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图纸于第13个月末完成。
工程进行到第12个月末时,进度检查时发现:(1)H工作刚刚开始;(2)I工作仅完成了1个月的工作量:(3)J工作和G工作刚刚完成。
图4.1施工总进度计划图(单位:月)问题1.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建设工期,在施工总进度计划中应重点控制哪些工作?2.根据第7个月末工程施工进度检查结果,分别分析E、C、D工作的进度情况及对其紧后工作和总工期产生的影响。
3.根据第12个月末进度检查结果,在答题纸图4.2中绘出进度前锋线。
此时总工期为多少个月?4.由于J,G工作完成后K工作的施工图纸未到,K工作无法在第12个月末开始施工,总承包单位就此向业主提出了费用索赔。
造价工程师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2005年案例分析试题四答案:问题1:为保证建设工期,应重点控制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即A、C、F、J和K工作问题2:(1)E工作拖延2个月,影响H、I、J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E工作有1个月的总时差,导致总工期拖延1个月。
(2)C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不影响F、G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总工期。
(3)D工作拖延1个月,影响G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D工作有2个月的总时差,不影响总工期。
问题3:此时总工期为19个月。
问题4:造价工程师应不予批准。
理由:K工作设计变更图纸于第13个月末完成,对总进度计划并未造成影响,故不予批准。
2006年案例分析试题试题四(20分)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固定总价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390天,合同总价5000万元。
合同中约定按建标[2013]44号文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计价,其中管理费费率为20%,取费基数为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规费税金综合费率为5%。
施工前施工单位向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图4.1)。
图4.1施工进度计划(单位:天)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事件:(1)因地质勘探报告不详,出现图纸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该障碍物导致工作A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2万元、材料费4万元、机械费3万元。
(2)基坑开挖时因边坡支撑失稳坍塌,造成工作占持续时间延长15天,增加人工费1万元、材料费1万元、机械费2万元。
(3)因不可抗力而引起施工单位的供电设施发生火灾,使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1.5万元、其他损失费5万元。
(4)结构施工阶段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4万元、材料费6万元、机械费5万元,工作E持续时间延长30天。
(5)因施工期间钢材涨价而增加材料费7万元。
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问题1.按照图4.1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该工程的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并说明按此计划该工程是否能按合同工期要求完工?2.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施工单位是否可以获得工期和费用补偿?分别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可以获得的工期补偿是多少天?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租赁土方施工机械用于工作A、B,日租金为1500元/天,则施工单位可以得到的土方租赁机械的租金补偿费用是多少?为什么?5.施工单位可得到的企业管理费补偿是多少?2006年案例分析试题四答案:问题1:该工程的关键线路为①—③—⑤—⑥,计算工期为390天,等于合同工期,按此计划可以按合同工期完工。
问题2:事件(1):出现图纸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是属于建设单位应承担的风险,费用索赔成立。
A工作的总时差为10天,所以工期索赔不成立。
事件(2):基坑开挖时因边坡支撑失稳坍塌属于施工单位的责任,所以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均不成立。
事件(3):不可抗力造成的人工费增加及其他费用损失,属于施工单位应承担的责任,所以费用索赔不成立和工期索赔成立。
事件(4):工程变更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所以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均成立。
事件(5):因施工期间钢材涨价属于施工单位应承担的风险,所以费用索赔不成立。
问题3:因建设单位原因造成工期延误导致总工期变为420天,所以施工单位可获得30天的工期补偿。
2007年案例分析试题试题四:(20分)某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人3月1日在指定媒体上发布了招标公告,3月6日至3月12日发售了招标文件,共有A、B、C、D四家投标人购买了招标文件。
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日(4月5日)前,四家投标人都递交了投标文件。
开标时投标人D因其投标文件的签署入没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而被招标管理机构宣布为无效投标。
该工程评标委员会于4月15日经评标确定投标人A为中标人,并于4月26 日向中标人和其他投标人分别发出中标通知书和中标结果通知,同时通知了招标人。
发包人与承包人A于5月10 日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合同约定的不含税合同价为6948万元,工期为300天;合同价中的管理费以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数,管理费费率为12%,利润率为5%。
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的关键线路上发生了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1)由于发包人原因,设计变更后新增一项工程于7月28日至8月7日施工(新增工程款为160万元);另一分项工程的图纸延误导致承包人于8月27日至9月12日停工。
(2)由于承包人原因,原计划于8月5日晨到场的施工机械直到8月26日晨才到场。
(3)由于天气原因.连续多日高温造成供电紧张。
该工程所在地区于8月3日至8月5日停电,另外,该地区于8月24日晨至8月28日晚下了特大暴雨。
在发生上述工期延误事件后,承包人A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向发包人提出了索赔要求,经双方协商一致。
除特大暴雨造成的工期延误之外,对其他应予补偿的工期延误事件.既补偿直接费又补偿间接费,间接费补偿按合同工期每天平均分摊的间接费计算。
问题:1.该工程在招标过程中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该工程的实际工期延误为多少天?应予批准的工期延长时间为多少天?分别说明每个工期延误事件应批准的延长时间及其原因。
3.图纸延误应予补偿的间接费为多少?4.该工程所在地市政府规定.高温期间施工企业每日工作时间减少1小时,企业必须给职工每人每天10元高温津贴。
若某分项工程的计划工效为1.50平方米/每小时。
计划工日单位为50元,高温期间的实际工效降低10%.则高温期间该分项每平方米人工费比原计划增加多少元?(费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07年案例分析试题四答案:问题1:(1)“招标人3月6日至3月12日发售了招标”文件妥当。
《招投标法》规定招标文件的发售日期不得小于5日。
招标人的发售日期为7日。
(2)“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日为4月5日”妥当。
《招投标法》规定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的时间,自招标文件的发售之日起至少20日。
从3月6日至4月5日共36天。
(3)“招标管理机构宣布投标人D的投标为无效投标”不妥。
应由招标人宣布。
(4)“评标委员会于4月15日经评标确定投标人A为中标人”不妥。
4月26 日向中标人和其他投标人分别发出中标通知书和中标结果通知,同时通知了招标人”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