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播音主持的主持风格与基本素质 21世纪到来前后,受香港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凤凰早班车》的影响,各省市的上星电视台相继开播了“说新闻”的节目,如上海卫视的《上海早晨》、浙江卫视的《阳光直播室》、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湖南收视的《晚新闻》。这种独特的演播方式一经出现,立即如一夜春风,在全国电视界一特别是省市级电视台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与此同时,传统的节目与主持风格却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与冲击。当电视从业人员惊奇于“新闻也能这么播”时,各台的“说新闻”节目收视率在节节攀升。如今,“说新闻”可以说遍地开花,“说新闻”的出现,使电视新闻的传播理念向广播化迈进了一大步。如今,更加轻松、更加细腻的“聊新闻”又悄然出现,中国的传统电视新闻正逐渐被迫走下“神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电视新闻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中前进,而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说新闻”,更是把电视新闻的传播理想推向新的前沿。如今,一种新的“聊新闻”又悄然兴起。 一、这里的所谓“说新闻”,是区别于传统的“播新闻”而言。过去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新闻演播方式,严格遵循广播电台的播音规范,正襟危坐,字正腔圆,节目内容也强调教育和宣传功能。而“说新闻”则以主持人取代了播音员,以通俗时尚的市民化语言取代了过去权威化的话语,由“说话”取代“播音”,节目内容更加生活化、平民化,节目风格则体现为轻松、幽默。 从实践看,随着社会文化和电视事业的发展,传统而单一的演播方式已无法满足电视观众的个性化需求,那种板若面孔、居高临下的播音已让电视观众啧有微词。媒体间的激烈竞争,迫使电视新闻工作者不得不思考:“观众喜欢什么样的新闻节目?观众欢迎什么样的主持人?”于是,变严肃庄重的“播”为亲切随和的“说”,变说教为闲聊——“说新闻”也就应运而生。 由于“说新闻”的快速发展,使电视新闻制作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主持人演播方式开始了个性化、平民化的认同。大量口语、甚至方言的应用,拉近了观众与主持人、与电视节目之间的距离,一些风趣幽默、个性鲜明的主持人,相比“正规”的播音员,更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观众把他们当做可信赖、最亲近的朋友,有心里话愿意向他们倾述,他们在节目制作中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过去被动的念稿播音变为主动创作和个性发挥。可以说,“说新闻”才使主持人地位的真正确立了起来,有人甚至戏称,“说新闻”使荧屏中主持人实现了由神到人的转变。这也使主持人逐渐成为一个栏目的品牌和核心,这为电视节目栏目发展、品牌化经营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说新闻”节目也为记者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宽阔的空间,选题的宽泛性,同期声、背景音乐、各种镜头的灵活应用,使记者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更加宽松、更加自由的领域,这非常有利于电视新闻圮者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 由于“说新闻”的出现也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加丰富多彩,过去时政新闻一统天下的新闻节目,如今增加了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凡人小事、奇闻趣事,普通群众的“上镜率”越来越高,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新闻线索不断,栏目的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提升,电视新闻也逐步摆脱了“报纸+广播+画面”的模式,自身的电视特色得到充分的张扬。“说新闻”的出现,还有利于电视新闻社会功能的不断完善。
二、因为我国电视特有的相互克隆现象使“说新闻”几乎一夜之间遍地开花,几大卫视开始“说”后,各地方台的新闻主持人也相继跟进。很多同类节目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只是演播方式上的简单模仿,干瘪的内容硬要披上调侃饶舌的新衣,仿佛蹩脚的相声演员,观众不乐非要惹人乐,大有“画虎不成反类犬”之嫌。其主要表现为:(1)新瓶装陈酒。节目还是原来的节目,模式还是原来的模式,新闻视角还是原来的视角,只是主持人风格的硬性改动,机械地为“说”而“说新闻”。这样既破坏了原有节目的风格,又使新的节目不伦不类,让人看上去啼笑皆非。(2)指导思想模糊,节目定位混乱。应该说,现在“播新闻”还是占主导地位,很多节目适于“播”而不在“说”。“说新闻”应有特定的栏目,以保证节目风格的完整与统一,而不少电视媒体为了赶“说新闻”的时髦,把“说新闻”硬性加在传统新闻栏目中,随意编排,一会儿是严肃的时政新闻,一会儿又是嬉笑怒骂的社会新闻,使整档节目像个杂乱、松散的拼盘。更有的节目选题庸俗不堪,单纯猎奇,事实报道不够全面,甚至出现假新闻。(3)主持人选择不当。主持人与栏目之间很难说谁依靠谁,总体上说,栏目既要有目的的选择主持人,又要为主持人量身定做相应的节目,最终目的是保证主持风格与栏目风格的完美统一。而在“说新闻”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不少播音员也丢下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业务优势,非要“说”一把新闻,结果成了东施效颦,既影响了自己在观众中的形象,又影响了栏目的形象。 三、“聊新闻”相对于“说新闻”而言更向生活化、平民化迈进了一步。主持人已不再是自顾自言,而是和观众面对面的聊天,仿佛优秀的戏剧演员,在舞台上一亮相就使全场观众以为在和自己单独沟通。因此,“聊新闻”对主持人的要求是更好地与观众沟通,使每个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变为自己的特邀嘉宾。以央视新闻频道的《社会纪录》为例,主持人阿丘操着不太规范的语言,完全市民化的行体动作,嬉笑怒骂,挥酒自如,看似东拉西扯,实际形散神聚,这种演播方式,我们姑且称之为“聊新闻”,聊者,茶余饭后闲聊天之意。“聊新闻”无疑使电视传播迈向一个更为广泛的天地。 首先,主持人的“聊”突破了电视自身缺憾对节目的束缚。电视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影”,而对于一些稍纵即逝的新闻事件,电视新闻往往因为没能拍下画面而无能为力。“聊新闻”的出现正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主持人可以说出记者的所见所闻,可以借助平面媒体做报刊摘要。可以说,“说新闻”主要表现在演播方式上的突破,而“聊新闻”更多的是在新闻内容上的突破。 其次,“聊新闻”更是对传统祈闻观念的突破。“聊新闻”是在聊天,除了新闻事实,也有思想的火花、自由的想像,主持人仿佛一名多彩多艺的演员,有噱头,抖包袱。如北京电视台《第七日》中,主持人元元说到:“北京到处都有麦当劳,人家的标志是M,有人受到启发,也开了家快餐店,标志竟是W,把那个M倒了过来,我们的同事就在闲聊,看那个M还能折几个个,可都不适于快餐店。E,人家还以为你是卖电脑的;反E,人家肯定会拿你当作眼镜店,因为视力表上都是那种符号。”这种开胃酒似的闲聊你能说它是新闻还是访谈类节目? “聊新闻”是对电视传播理念的改变。从“播新闻”到“说新闻”,再到“聊新闻”,我们可以看到:电视新闻越来越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越来越走向平民化的道路。在不断强调新闻要群众化、生活化、平民化的同时,我们是否忽视了作为播音主持人最基本的条件素质。 播音是通过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一门艺术,素质对播音主持人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部思想内容深刻文采飞扬并经过反复推敲的作品,会因为没有选择到合适的播音员使播出效果逊色。相反,一部相对平庸的作品往往会因为播音员对稿件内容恰当到位的处理和表达而增色。在全球化、数字化的环境下,更高层次的广播电视新形态已经出现,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尤其是更高层次的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才将是促使广播电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大任务。一名好的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素质。
一、思想道德素质 播音员、主持人要向受众传播新闻,说明事理,传播知识。在荧屏和话筒前面,他们是电视台、广播电台的代表。台长们走不到荧屏前面来,也不出来对着话筒跟全国人民说话。大量幕后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要通过他们最后创造性的劳动得到体现。采编工作、技术工作、组织工作、导播工作等等好不好,最后都体现在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工作之中,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政治上要坚定。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作为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必须要在政治上坚定,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播音员、主持人面对亿万群众,要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去教育和影响人民群众。作为播音员、主持人自身来说,必须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要对我们党的领导,对党的方针政策,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有坚定的信念,充满信心。自己有崇高的信念,才能够影响广大受众。再次,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为人,如何处事,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良好的修养。为人要正,为文要正,为事要正。为人要正:如果播音员、主持人在荧屏上挺像一回事儿的,结果一下了荧屏,在社会上做一些与你的形象、身份很不相称的事,甚至做出些荒唐的事情来,或者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来,那你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就要大受影响。为文要正:你写的东西,你的作品要正派、正直,不能搞斜的歪的。为事要正:你要处理很多事情,同样要公道、公正。所以,对播音员来说,这一条很重要,这是德的要求。
二、扎实的播音品质 要想当好节目主持人,拥有更多的听(观)众,必须要讲好普通话,正确掌握语音的声、韵、调,做到发音准确清楚。不论是听众、还是观众,人们终究还是喜欢听悦耳动听的声音。这就要求我们的节目主持人先要有较好的声音天赋。主持人的声音虽然不要求向传统的播音员那样吐字必须清晰、音质必须优美、声音必须富于活力和感染力。播音是个难度很大的“技术活”,要想达到一定的播音水平,仅靠天赋是不行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播音理论和技巧,也就是要求我们的节目主持人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播音理论和技巧,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人体发声器官的构造,发声原理,运气吐字的方法,情、声、气综合处理的技巧,话筒镜头前的感觉,“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把握等等。如果能按这个要求去训练自己,我们节目主持人才能准确、优美、流畅、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使自己的播音进入一种声情并茂、训练有素的境界,才能悦人耳,动人情,才能使整个节目“锦上添花”。播音不仅是难度很大的“技术活”,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丰富的经验对于提高播音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要想提高自己的播音水平、理论素养、技巧训练,相应的实践经验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我们的老一代播音员都是在话筒前工作了几十年,才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播音经验。尽管我们不必要求节目主持人个个都成为“播音大腕”,但是要想当好节目主持人,在播音时发挥运用自如,相应的播音经验是不可缺少的。
三、扎实的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 实际工作中,往往有部分播音员认为,作播音工作不同于记者,编辑要写稿,只要相貌端庄,声音条件好,即使文化功底与文学修养差些,一样可以完成播音任务。产生这种错误看法的原因,缘于对播音工作的实质了解不够深入。从这几年从事播音工作的体会来看,我个人的感觉是,电视广播是一个让人给予付出,尤以脑力付出为突出的综合艺术载体,没有扎实的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时时会有一种被淘空的感觉。事实上,文化功底的深浅,是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