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QQ号被判不构成盗窃罪 本报深圳讯 (记者王纳)昨日,记者从深圳南山区法院获悉,该院近日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盗窃QQ号码案作出了
一审判决,11名被告因侵犯通信自由罪分别被判处6个月至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案情回放 成立3个工作室 专放“木马”盗QQ 根据指控,2005年11月份开始,金某等人先后在辽宁省海城市成立了3个工作室,雇用多人为其从事窃取他人QQ号码的工作。金某向各工作室提供给 “挖掘鸡(机)”、“明(名)小子”、“大马”、“小马”、“木马”等软件程序,教授各工作室人员以上述软件进行网站扫描发掘漏洞,并且上传保存为TXT文本格式的“小马”、“大马”等后门程序以控制被其入侵的网站服务器;再利用其上传的“小马”和“大马”等后门程序,修改被黑网站的首页,使被黑网站的首页链接到其所有的服务器上页面,再用漏洞利用程序窃取对方QQ账号和密码。
然后,金某以盗取1个QQ号5厘钱的标准计算,发放各工作室人员的工资。其间,常某等人最高领取了人民币7000元的工资。
金某等人把盗取的QQ账号和密码销售给被告于某,于某为此先后支付了6万余元人民币。然后,于某又请人将这些QQ账号里携带的Q币集中到指定的QQ账号里,再将这些被盗Q币转卖给他人。
法院判决 QQ号码和Q币未纳入 刑法保护的财产之列 法院审理认为,依照法律规定,盗窃罪的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但在我国的相关法律均未将QQ号码、Q币等纳入刑法保护的财产之列。因此,QQ号码和Q币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财产保护对象。因此,公诉机关对被告人金某等人提出盗窃罪的指控,指控罪名所涉犯罪对象与法律规定不符,判决不构成盗窃罪。
法院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QQ因其在通信功能上所具备的方便快捷的技术特征,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已成为目前国内流行的网络通信方式。根据我国《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四条第(二)项规定:“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因此,通过QQ进行及时通信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被告人金某等采用非法技术手段,在明知QQ号码权属性质的情况下,仍然实施了窃取他人QQ号码的行为,使原注册的QQ用户无法使用本人的QQ号码与他人联系;于某等人采取非法技术手段将这些QQ号码中的Q币进行收集。因此,上述被告人的行为共同造成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后果,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且系共同犯罪。
据此,法院依法作出判决,11名被告分别被判处6个月至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男子开走前妻车被判盗窃罪 肇庆男子谭志坚在离婚后开走了前妻的车,案经一审、重审,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刑,谭志坚不服提起上诉。今年4月,广州中院再次将案件发回番禺区法院重审。从案发时到现在已两年多没有结果,谭志坚称自己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不敢再去出庭,而最近也连续失眠,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抑郁症”。 一年内发回两次重审 据了解,2007年10月15日,谭志坚与黄某领了结婚证,同年11月12日两人即离婚。 2008年2月25日凌晨,谭志坚将前妻的车开出小区。黄某次日报案称车被盗,谭志坚稍后在广州被逮捕。番禺区法院经一审以盗窃罪判谭志坚有期徒刑4年3个月,谭随后上诉,广州中院将本案发回重审,番禺区法院经重审改判谭志坚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宣判后,番禺区检察院以“量刑畸轻”提起抗诉,而谭志坚则坚称其无罪,向广州中院再次提出上诉。 今年3月9日,该案在广州中院二审开庭,谭志坚称其根本没有犯罪,是遭到了前妻的陷害。他把车开走时,前妻是知情的。 而公诉机关则表示,谭志坚没有证据证明他是经过黄某同意把车开走。因此,谭志坚的行为仍属于秘密窃取,构成盗窃罪。然而,至整个庭审结束,与案件相关的保险公司员工等关键证人并没有证言呈堂,且涉案的车钥匙的真假等也未能确认。 今年4月,广州中院对本案作出裁定: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再次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被告压力大患上抑郁症 谭先生称,事发后,他心理压力极大,睡不着觉,也不敢再去出庭。最近到广医二院检查,已被诊断为“抑郁症”。 谭志坚及其代理律师还表示,他们考虑就本案向广东省高院进行申诉,“广东高院曾经出台过指导意见,规定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二审、再审案件,只能裁定撤消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一次,不得以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理由再次发回重审。” 入室抢劫盗窃罪
【案情】 被告人:苏某,男,23岁,河南省汝州市人,农民,住汝州市小屯乡杨集村四组。1998年5月20日被逮捕。 被告人:丁某,男,20岁,河南省偃师县人,汝州市朝川矿物局待业人员,住偃师县城关镇新城村七组。1998年5月20日被逮捕。 1998年4月24日上午9时许,被告人苏某、丁某经过预谋,窜至洛阳市吉利区农村信用社家属楼三楼东单元西门,敲门后见无人答话,丁某用随身携带的身份证捅门锁未捅开,苏某跺开房门,二人入室行窃。正在卧室翻找钱物之时,户主曹爱品(女)外出回家。丁某从卧室窜出,捂住曹爱品的嘴将其捺倒在地。苏某从地上拣起一个酒瓶朝曹爱品头上砸了一下,见酒瓶破碎后,又从地上拣起一把菜刀,用刀背朝曹爱品的脖子、背部连砍两下,致曹爱品当场昏迷。苏、丁二人持窃得的手表二块、珍珠项链一条、玉制项链一条、玉手镯一对、飞利浦剃须刀一个、圆珠笔一支以及现金人民币105元仓皇逃走,至吉利区胜利路烟草专卖店门前被抓获。曹爱品受伤当天被送往吉利区医院治疗,至5月6日出院,又到洛阳市第二人民法院就诊一次,前后花去医疗费1142.20元,护理费240元,营养费240元,造成误工损失费750元。曹爱品的伤势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 【审判】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苏某、丁某犯抢劫罪向洛阳市吉利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诉讼过程中,被害人曹爱品又向洛阳市吉利区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其经济损失。被告人苏某、丁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均予供认。 洛阳市吉利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对本案进行了合并审理。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苏某、丁某秘密入室窃取他人合法财物,被户主曹爱品发现后,为抗拒抓捕、窝藏赃物,当场使用暴力将曹爱品打伤,其行为均已构成抢劫罪。二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积极主动地实施犯罪,都是主犯。二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打伤被害人曹爱品,给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和第四款、第三十六条、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五十五条第一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于1998年7月15日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苏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 二、被告人丁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 三、被害人曹爱品的医疗费1124.20元、误工费750元、护理费240元、营养费240元,共计2354.20元,被告人苏某、丁某各赔偿1177.10元,并互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宣判后,两被告人没有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 【评析】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苏某、丁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意见比较一致,但对其行为是否属于“入户抢劫”却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两被告人的行为只属于一般抢劫,不应以“入户抢劫”论处,可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处刑。因为两被告人入室的目的是行窃而不是抢劫,在行窃的过程中适逢户主回家,其打伤户主的行为是为了逃走。虽然其行为的性质已由盗窃转化为抢劫,但相对于那些明知户主在家而入户实施抢劫的情况,其主观恶性要轻,社会危害性要小,如果“入户抢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显然过重。因此,对本案林被告人的行为应按一般抢劫罪论处。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两被告人的行为应属“入户抢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为两被告人在入室行窃的过程中,先是用身份证捅门锁未捅开,苏某即将房门跺开,这一行动表明
他们的心理状态是室内无人则偷,有人则抢,主观上就有或偷或抢的两
种故意。不论其实施暴力的目的是逃跑还是窝藏赃物,均应按"入户抢劫"论处。更何况他们已经窃得了一些财物,其实施暴力的程度比较严重,按"入户抢劫"论罪也符合主、客观两方面的情况。当然,这种犯罪与明知户主在家而入室抢劫相比,情节要轻,应在上述量刑幅度内处以相对较轻的刑罚。 我们同意上述第二种意见。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抢劫罪定罪出发。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对一般抢劫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审判实践中,入户盗窃被人发现后由于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而转化为抢劫罪的情况比较常见,对这种转化型的抢劫罪是否按"入户抢劫"论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要区分入户时的心理态度是能偷则偷、不能偷则抢,还是单纯行窃而毫无抢劫的思想准备。这两者的主观犯意不同,社会危害性也不同,前者有入户抢劫的故意,应按入户抢劫论处;后者没有入户抢劫的故意,如果使用暴力不十分严重,则不应按入户抢劫论处。 (2)实施暴力的场所。一般说来,凡是在户内实施严重暴力的,不论其盗窃数额的大小,也不论其实施暴力是为了抢走财物还是为了脱逃,均应按入户抢劫论处。如果在入户盗窃被发现后逃到户外,为了抢走财物实施暴力的,应按入户抢劫论处;如果跑到户外是为了脱逃,为抗拒抓捕而实施暴力,应按一般抢劫罪处理,不以入户抢劫论处。 (3)实施暴力的程度。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而非法占有他人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