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百泉村(四章)》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百泉村(四章)》教学设计

《百泉村(四章)》教学设计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九集镇涌泉完全小学 卢绍翠

教材分析:
《百泉村》(四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篇选
读课文,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金波先生写的。金波的作品构思新巧、文采绚
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他的作品以情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从远到近,依次写了百泉村的山、泉、小小山村
和家,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很有特色,整篇文章分成四个部分,
分别安上了一个小标题。四个部分既可单独成文,又是前挂后连的完整的统一体,
共同体现了百泉村环境优美的特点。作者四部分的写法总体上看是类似的,但随
着情感的变化也有相应的变化。本篇课文语言也很有特色:大量的短句、短段,
大量的比喻、排比、拟人和想象,语言就如诗一般美妙,作者用词准确,比如“涓
涓的细流”,“暖暖的泉水”,“青青的小草”,都用了叠词,就如泉水一般充满节
奏,具有韵律美,再如对村内环境的描写所用的“铺”、“盖”、“砌”、“垒”等动
词,用得非常贴切、精妙。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比如,能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能通过强调重点词,突出语调高低变化等,做到有感情地朗
读,但是,这一年级的学生对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语言表达形式的把握需要进行提
示和训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百泉村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百泉村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百泉村的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
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文学习目标、重点语句、小练笔要求等显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情导入
1、欣赏音乐《泉水叮咚》片段,说说自己听出了什么。
2、一起朗读、积累与泉有关的诗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百泉村看一看。(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你们预习了课文,那你知道作者抓住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百泉村的吗?(山、
泉、小小山村、家)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篇幅较长,你怎么知道课文是从这四个方面写百泉村
的?
师:这篇课文分成了四个章节,并安上了四个小标题,使我们一目了然地知
道课文大概写了什么内容,这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点。(板书:四章)
三、学有目的,认定目标
学习这篇课文要达到的目标是:
1、了解百泉村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百泉村的情感。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生动的方法。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由于课文篇幅较长,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每个小组选定一个章节进行具
体学习,请各组组长选择内容。
2、请大家按学习提示学习本组所选章节。
山:读“山”这一章,找出写山的特点的关键词句,思考:作者是怎样介绍
山的?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泉:读“泉”这一章,找出描写泉的关键语句,体会泉有哪些特点?思考作
者介绍泉用了哪些方法?
小小山村:读“小小山村”这一章,找出写小小山村特点的语句,概括出特
点关键词,体会作者所用的描写方法。
家:快速浏览“家”这一章,找一找家中最让作者留恋的是什么?作者是怎
样介绍的?
3、小组成员互相读一读所找的重点句,交流阅读感受,选派代表把讨论结
果板书在黑板上。
五、细读感悟,体会特点
1、了解小小山村的特点。
师:百泉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村子呢?下面请同学们跟随作者的语言文字,
去细细领略百泉村的美丽。让我们跟随作者先走进这小小山村。
小小山村在哪儿?
小小山村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结合小组的板书,引导学生交流句子)
预设一:小小山村很小。
从哪儿看出山村很小?
出示句子,齐读:它那么小,即使你走进群山的怀抱,你也不容易发现它。
还有哪些体现山村小的句子?
出示:家家户户像贴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
体会“贴”字的好处。
预设二:小小山村很美。
大山之中的村子,给人的最大印象什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
用石头修路叫做——铺;用石头建房子叫做——盖;用石头造围墙叫做——
砌;用石头造猪窝、鸡舍叫做——垒,这里用了不同的动词,体现了用词的准确。
接着老师的提示往下读,看看你还发现了什么特点?
师引读:村里,路面是——,房屋是——,围墙是——,猪窝、鸡舍是——
体会排比句的好处。
请学习这一章节的同学说说从这一句中体会到了什么美?
村里还有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我们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师:同学们,你们爱我们这小而美的山村吗?开头问,结尾答是问句的哪种
类型?
2、感受泉的特点。
师:再次读课题,从题目你会想到这个村有什么特别之处?
作者介绍了哪些地方的泉水?着重介绍了哪儿的泉水?指名读,你体会到了
什么?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体会儿化的作用。
感受到这么美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朗读是体会和表达情感的好方法,请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句子。
不同地方的泉水还不一样呢!
出示句子:是的,这儿山崖的石缝里,有涓涓的细流;山脚的深潭里,有暖
暖的泉水;泉边,即使是在冬天,也长着青青的小草。
指名读,你体会到泉的什么特点?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指导朗读:涓涓,
读细一点,慢一点;暖暖,读美点,舒服极了;青青,很清新,读得可爱一点。
完善板书)
一齐带着这样的体会读。
师:这就是叠词的妙处,更加接近我们儿童的语言,不仅让我们体会到景物
的特点,还能让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有韵律美,这也是文章的一个语言特色。
再读句子,加深体会。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泉吗?难怪作者会说:我想,你会爱我们这山
中的泉的。
3、品读山的姿态美。
师:住在山里的人称泉水为山泉,可见,泉来自山里。让我们去欣赏这儿的
山吧!学习山的小组的体会是——(结合板书引导),请问,哪个自然段写了这
个特点?请这个小组的同学一起给大家朗读,说说你们怎么有这样的体会的?
此时,你想到了哪些体现这个意思的词语?
注意读出轻重缓急的变化,让我们再次感受山的姿态万千。
这儿的山是光秃秃的吗?(体会山碧绿的特点)
总结:我们感受到了山的独特风姿,难怪作者会这样说——我想,你会爱我
们的山的。
4、感受家中有泉的快乐。
百泉村有山有水,可以说山清水秀,作者就曾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快乐的生活,
让我们到作者家里去,看看有哪些让作者难忘的回忆呢?
因村里泉多,家中最让作者留恋的还是——泉。
出示句子:它离地面只有一尺深,灿然如一块明镜。泉边铺着一圈石头,脚
常踩的地方,磨得光光的;水常浸的地方,长着厚厚的青苔。
齐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由“光光的”你想到了什么?
我儿时最喜欢在泉边干什么?
出示并齐读:我总喜欢伏在泉边,照个影儿,清清亮亮的;喊几声儿,嘤嘤
嗡嗡的。
结合前文的学习,这句话哪些写法再次出现?(儿化、叠词)
师:作家金波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他善于用儿童的眼光观察事物,用儿童
的语言描写事物,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建议大家多读一读金波的作品。
这眼泉水带给作者的不仅仅是能照个清清亮亮的影儿,也不仅仅是喊几声之
后嘤嘤嗡嗡的回应,令他痴迷的还有——他在泉边汲水时的无限快乐。
总之,作者的童年充满快乐,因为什么才如此快乐?(完善学生的板书)
请问,你爱我们的家吗?(生齐读:不用问,你也会爱我们的家的)
六、总结写法,升华情感
1、此时,从这一问一答的相似句式中,你们一定也体会到了作者所表达的
情感,那就是对百泉村的——热爱。
整篇文章作者其实就在诉说着一句话,就是——
出示并齐读:不用问,你一定会爱我们的百泉村的!
2、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结构上:一问一答,首尾呼应;修辞上:多处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用词上:恰当使用叠词和儿化)
七、练笔活动,迁移运用
仿照本文每一章节一问一答的特点,用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恰当运
用叠词和儿化,写一写“我们的校园”, 要抓住校园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抒发
自己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8、百泉村(四章)
山 千姿百态 、绿
泉 多、温暖
小小山村 小、美 热爱
家 因泉而快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