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源《以生态文明引领国家公园建设》阅读练习及答案

温源《以生态文明引领国家公园建设》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顺应国际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潮流、承担自然生态保护历史责
任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规范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需要。
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首先要做的是完善保护机制。国家公园的最初称谓是“国
家自然保护区”,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公园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用来“被保护”的。然而,
自然保护与人类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需要
舒适;商人渴望利用公园、开发自然获得收益,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对自然造成破坏。但是,
天然性、原始性、珍稀性是森林公园最为宝贵的财富,容不得后天的破坏与践踏。
一些国内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力度不够,导致资源品位和质量下降;更有一些风景名胜区人
工化、商业化和域市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与自然保护的初衷背道而驰。必须认识到,国家公
园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当开发利用可能会损害保护功能的发挥时,要从属于保护。野生
动植物的价值不在于其皮毛和牙齿,它们活着,在这个地球上存在,本身就是一件最具价值
的事。人类能做的,除了保护还是保护。
其次,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凸显公益性的理念。一般来说,国家公园的基础设
施建设由国家投资,部分设施的运营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由企业来运作。但相关部门也
必须以保护资源的完整性为原则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同时,国家公园公益性的体现也离不开
相关法律的“保驾护航”。没有相关政策对商业行为的约束,没有具体法律来规范游客行为,
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国家公园中承载着大量人文信息,反映着区域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因此国家公园体制建设
要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准则,寻找一条兼顾保护自然与当地社区开发的建设模式。一方面,
要将国家公园内的自然保护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进行严格区分;另一方面,也要通
过合理的方式让区域内的原有居民在不破坏周边环境的前提下获得相应收益,实现生态保护
与社区发展的双赢。事实上,只有首先在当地人中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才
能更好地影响外来游客,带动更多人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国家公园不仅仅是一个名称,它代表着国家形象,是公众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载体。
从建设国家公园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需要我们在广泛借鉴国外经验、尊重本国现实的基础
上试点先行,不断探索经营发展的模式、相关立法和标准等,最终建立一套对自然区域进行
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管理体制。
(选自温源《以生态文明引领国家公园建设》,有删改)
2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森林公园的天然性、原始性、珍稀性被践踏,都是因为游客欣赏美
景,追求舒适,商人渴望获利。
B.国家公园首先体现保护功能,有一些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严重,这种做法都与
建国家公园的初衷背道而驰。
C.国家公园,应该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企业的商业行为,否则,实现国家公园的
保护与发展,将有一定的难度。
D.国家应提高区域内原有居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吸引更多
的外来游客,获得相应的收益。
2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论证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必要性,用大量篇幅论证如何建立国
家公园体制。
B.野生动植物的价值不在于其皮毛等而在于它们在地球上活着,为国家公园的保护和发展
提供了例证。
C.文章由主到次、条理明晰地论证了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两个
观念问题。
D.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探索中的兼顾自然保护与当地社区开发的国家公园建设模式的实
施构想。
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承担起自然生态保护的历史责任,才能避免对自然造成破坏,才能实现国家公园的
保护与发展。
B.国家公园及其体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是理解该工程的一
个视角。
C.如果国家公园内的当地人首先形成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就可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树
起环保意识。
D.国家公园代表着国家形象,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要建立一套生态保护与当地社区发展双
赢模式的依据。

【答案】
28.B
29.B
30.D
【解析】
2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
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

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都是
因为游客欣赏美景,追求舒适,商人渴望获利”以偏概全。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森林公园的
天然性、原始性、珍稀性被践踏,并不都是因为游客欣赏美景,追求舒适,商人渴望获利。

C项,原文第四段“没有相关政策对商业行为的约束,没有具体法律来规范游客行为,国家
公园的保护与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选项“将有一定的难度”与原文意思不相符。D项,
获得相应收益的是区域内的原居民,而非“国家”。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
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
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
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
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
的选项。
2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
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
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
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为国家公园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例证”错,
让野生动植物在地球上活着只是为国家公园的保护功能提供了例证,不包括“发展”。故选
B。
3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
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

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选项内容强加
因果,原文是“国家公园中承载着大量人文信息,反映着区城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因此国
家公园体制建设要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准则,寻找一条兼顾保护自然与当地社区开发的建设
模式”,而不是因为“国家公园代表着国家形象”。故选D。

相关主题